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指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绩”,“真正的政绩应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的,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树立正确政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其落脚点就是牢固树立科学的政绩观.首先,要明确"政绩为谁而树".领导干部真正的政绩是造福百姓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应该能够经得起群众、实践、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决策,只有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顺利推进;其次,要明确"树立什么样的政绩".经验证明,深刻认识省情、市情、县情,认清发展目标,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实绩.如果不切实际,不顾民力,乱铺摊子,就会劳民伤财,造成"个别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再次,要明确"靠什么树立政绩".实践证明,树政绩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可走,惟有脚踏实地,始终从群众最关心的、最迫切希望解决的事情做起,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正确政绩观的深入人心,近几年“政绩工程”犹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笔者认为对政绩工程的批评过多过滥,不利于激励和保护领导干部创造政绩的积极性。只有对“政绩工程”做出新解,正确宣传,才有利于领导干部为人民创造出更大的政绩。政绩工程应该是一个褒义词。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是为党和人民踏实工作的实绩,这是褒义的。政绩工程正如幸福工程、希望工程、民心工程等,也应是褒义的。然而,现在政绩工程成为了贪图虚名、劳民伤财的代名词。有些正常政绩如招商引资、修路建桥,也被扣上“政绩工程”的帽子加以批评。久而久…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同志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也是干部是否优秀的试金石。干部的政绩是干部德才素质的集中表现和综合反映,是使用干部的基本依据。因此,贯彻《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落实“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必须把干部的实绩考实、考准。在实际工作中要正确处理好六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显性实绩与隐性实绩的关系。显性实绩是指那些令人瞩目、短期内便可见效的政绩,如招商引资、教育、交通与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隐性实绩是指那些容易被忽略、有潜在效应的政绩,如环保、卫生、精神文明建设等“软性”工作,事做了不少,却很难留下看得见、…  相似文献   

5.
政绩是领导干部德才素质在工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从政为官有政绩,既是党和人民群众对干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每个党的干部应有的意识。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大多数领导干部勤奋工作,开拓创新,取得了很多名副其实的政绩。但少数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却出现了偏差,把政绩变成了“政疾”。  相似文献   

6.
张柏安 《实践》2005,(9):11-12
一、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 政绩,是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实践中德才素质的体现,是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创造 出来的、为广大群众所认可的成绩和贡献。领导干部树 立正确的政绩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法,全面准确地把握政绩观的科学内涵。要用政治的观 点看待政绩,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政绩观的灵魂 和指南;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 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 绩,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 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 实现政绩的重要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 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根本尺度。 干部追求政绩,不仅没有错,而且应当大加提倡。  相似文献   

7.
洪涛 《廉政瞭望》2006,(6):10-11
科学制定政绩考核评价标准政绩观是官员的行动指南。畸形的政绩观是导致招商异化的根源。温家宝总理曾经说,创造政绩是为了发展,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要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要的政绩是,为了实现这样的发展而创造的政绩。因此,要用全面的、实践的、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其实,政绩观转变,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的改变。如果对干部的考核仍然是以“GDP”定英雄,招商异化的行为就很难真正扭转过来。因此,在制定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标准中,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别、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不…  相似文献   

8.
凭政绩用干部,这是干部工作的一条根本原则。评价干部的实绩,应坚持全面、系统、真实的原则。在实际考察中,由于每个干部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责任不同,对政绩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确保考察质量,考察者要树立科学的实绩观,真正把握住实绩的内涵,才能在政绩中鉴别实绩,在工作中认识实绩,这是“凭政绩用干部”的思想基础。正确地考察和评判实绩,应强化责任追究机制,即无论选了人才还是用了庸才,对推荐者、考察者、组织决策者、执纪监督者都要有一个“说法”。选准了人才应予奖励,选了庸才要实行有效的责任追究,这是选人、用人的…  相似文献   

9.
追求什么样的政绩,是衡量一名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作为民兵预备役系统领导,要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不求做大官,但求做大事,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断推进部队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说政绩     
“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对于强化重在实绩的导向,形成重在实绩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意义。人们所说的政绩,就是指党政干部的实绩。但是,什么是政绩,要出什么样的政绩,怎么去考核政绩,是需要弄清楚的。  相似文献   

11.
党建短波     
正富裕县年度干部考核坚持"三突出"富裕县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纳入乡镇(街道)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突出"民生相关",综合考评保障幸福感的客观实绩。在干部考核中引入幸福感指数评价指标,使一些群众期盼已久的民生实事得到较好解决。突出"满意调查",科学调查反映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在实绩考核的同时,委托第三方统计部门独立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突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评价,客观全面地反映干部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切实树立提升幸福感的政绩导向。工作中注重引导、强  相似文献   

12.
孙建国 《实践》2008,(2):22-22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托克托县在坚持好原则、执行好标准、履行好程序的基础上,注重群众公论,以政绩论英雄、用实绩评干部,把群众拥护并且真正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到了领导岗位上,树立了良好的干部选任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1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干出 党和人民所需要的扎实政绩,才能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先进文化的进步,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4.
正"注意力政绩",乃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新表现。"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这是"注意力政绩"者所谓的"政绩逻辑"。"看似新表现,实则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纠正‘四风’不能止步"的重要指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注意力政绩"从根本上颠倒了党和人民的关系问题,是彻头彻尾的形式主义的新表现、新变种。  相似文献   

15.
信息集锦     
实行干部政绩行为终身负责制 江苏省盱眙县委强化凭实绩重用、重奖干部的导向,近年来先后提拔了一批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重奖了一些企业领导班子成员。为了充分发挥重用、重奖应有的政策激励作用,防止弄虚作假现象,该县实行干部政绩行为终身负责制。一是将“公示制”引入实绩考核。每年年底,把有关乡镇和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初步核查情况,通过新闻媒体公示10天左右,接受群众监督,群众举报不受公示时间限制,长期有效。二是实行政绩认定中介机构负责制。县委组织部委托审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对有关的单位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严格审计…  相似文献   

16.
也说政绩观     
怎样看待政绩,这是领导干部党性修养的重要体现,是衡量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的试金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领导干部来说,通过扎实勤奋的工作,为党和人民作出突出贡献、建立突出政绩,这是奋发有为的领导干部的应有追求。不树立正确的政绩  相似文献   

17.
政绩是领导者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级党政组织对领导者的政绩要求越来越高,在人才的启用和选拔方面,把政绩是否突出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如何对待政绩这个问题就很现实地摆到了各级领导者面前.当前,在鼓励、倡导领导干部创实绩、留业绩的前提下,要防止领导干部在追求政绩过程中走火入魔,变形走样,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18.
由于形式主义属沉疴顽症,"病因"复杂,所以,只有用多味猛药施治才能收到良效.在此,笔者斗胆为根治形式主义开出"六剂药". 第一剂药:科学评估干部政绩.应着重把握三条:一是看实绩,不看"虚绩".所谓实绩,就是实实在在的政绩:所谓"虚绩",就是徒有其名的"泡沫政绩".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11,(12):64-64
画外音:又到岁末年终,各级各部门又要忙着总结工作了,每每此时,总有一些领导和部门要浮夸摆功,让人生厌。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虚绩还是实绩,是“黑色政绩”还是“绿色政绩”,群众心里有杆秤。老百姓可能不懂某些统计方法和经济计算公式,但他们懂“菜篮子”、“米袋子”,能识别环境污染和蓝天白云。所以说真正的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干部的政绩究竟如何,群众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20.
八面来风     
奈曼旗粮食系统党委对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奈曼旗粮食系统党委坚持对企业领导班子进行全面考核,依据各企业领导人的管理能力、工作政绩,廉洁自律情况和群众信任程度,将领导干部排出位次,作为干部升降任免的依据。1997年在16个企业中,共调整班子成员38人,其中,提拔14名,调整7名,免职10名。通过实行动态管理,优化了领导班子结构,促进了领导班子建设。(卜范勤)阿右旗对干部实绩考核提出新措施一是把干部实绩考核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对干部实绩考核负总责。二是科学合理分解考核目标。要求各苏木镇、旗直部门对旗委、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