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传染病犯罪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法则为根据的传统因果关系理论,难以胜任传染病犯罪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因而必须借鉴域外的疫学因果关系理论来推定该类犯罪的因果关系。疫学的因果关系论,是以疫学统计为根据,以流行病学为基础的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对被害人为不特定的案件,应根据“疫学4要素”来认定因果关系;对被害人为特定的案件,应根据“密室犯罪原理”来认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环境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犯罪因果关系认定的环节上,中国的刑事立法尚未对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予以规定。司法实务在追踪环境犯罪和违法行为时,大多采用推定原则来确定因果关系,进而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此种做法有悖于罪刑法定原则,因此,欲将疫学因果关系引入中国环境刑法理论,并用于司法实务,可取的方法是对中国现行环境刑事立法进行技术性修改。  相似文献   

3.
在确认环境犯罪的因果关系的问题上,我国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面临一定的挑战。借用日本及欧美各国的相关理论和原则,在危害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上,应当引入推定原则。有限地运用与合理地延伸因果关系推定原则是对刑法因果关系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论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认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中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加剧 ,因公害而产生的环境侵权成为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所以认定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 ,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就日显其重要性 ,然而传统的因果关系的认定方法难以胜任对环境侵权的因果关系的认定 ,故本文在分析优势证据说等先进因果关系认定理论的同时 ,提出我国应引进这些学说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只能由作为构成 ,不能由不作为构成 ,不应设立行为犯。立法上应设立危险犯 ,以便在危害结果还没有发生时提前介入 ,防患于未然 ,更大力度地保护环境。着重分析了疫学因果关系 ,并指出其有促进环境和生态保护、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减少并防止污染发生的作用 ,符合我国刑法的目的 ,所以是摆脱司法困境和打击环境犯罪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在我国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有无、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根据和不作为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性,对案件的定性具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玩忽职守罪中存在因果关系。对其的认定,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采用中断理论来加以判断。而监督过失理论对监督者疏于监督的行为进行了否定性评价,这种否定性评价并非仅从危害结果着眼,还由此向前寻找引发危害结果的原因。其比中断理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处理社会矛盾的需要,更加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不作为因果关系是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难点,以往的研究局限于哲学因果关系的窠臼,其结论往往难以自圆其说.从规范刑法学的角度出发,借鉴客观归属论的框架,不作为的因果关系的构造模式为:不作为因果关系的存在前提(刑法规范)--条件关系--危险增加--规范保护目的.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面对的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面对这样严重的生存环境问题,不能置之不理,应当积极去探索,积极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将目前我国法律中暂时没有规定的危害环境的危险犯罪形态规定到刑法中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充分预防环境犯罪,使存在的环境问题防患于未然,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治的发展要求对人的权利给予充分的保护。随着社会的进步、侵权行为的频频发生 ,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的侵权方式已引起法律界的普遍重视 ,却因其责任认定中的因果关系的复杂性而变得复杂 ,从而成为一个难题。相当因果关系学说的引入使人们得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分析环境侵权行为人的责任承担问题 ,这更有利于保护个体的权利 ,从而体现法律对人性的关爱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境污染犯罪的日益繁多和复杂,我国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制度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取向是遏制环境污染犯罪,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和保护公民环境权。  相似文献   

12.
西部是保障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要害地区,西部环境保护涉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西部经济开发与环境犯罪预防之间存在诸多冲突,西部脆弱的环境受到环境犯罪的严重威胁。采取新的环境犯罪预防战略,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环境犯罪预防机制是走出西部开发中环境犯罪预防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环境犯罪这一特殊性犯罪现象其成因复杂.人的价值观念、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责任及其环境法制观念的缺损是导致环境犯罪的重要原因,而价值观念的调整则是预防环境犯罪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环保工作由于政府的重视而逐渐进入了法制的轨道,大量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但目前仍存在大量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这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危害。为了适应惩治环境犯罪的需要,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作为新增罪名被写入97刑法中。目前法学界对该罪仍存争议,从犯罪构成要件入手对本罪主、客观要件作一些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犯罪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造成,另一方面是科技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我们要预防环境犯罪的发生,就必须以增强公民环境意识为切入点,从而规范人的行为,提升人的素质,实现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环境犯罪的出现及其严重性引发人类对环境变化的思考,发展环境对人类的有利方面,防止、克服环境对人类的不利方面,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环境犯罪的预防就是根据对环境犯罪原因的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有效控制、减少环境犯罪发生的社会活动。环境犯罪应当说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综合病症之一,是多种条件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主要的决定因素为经济诱因和社会现实因素。《刑法》对于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即刑罚,在种类选用上应突出自由刑和罚金刑的适用,不适用死刑。另外,还应当注重非刑罚措施的适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国家本位环境犯罪治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欲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就必须转变环境犯罪的治理模式。公众参与型犯罪治理模式在整合治理主体、保障提升非刑罚手段的治理效果以及推动治理的主动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动公众参与型环境犯罪治理模式的建设,应该培育公众参与环境犯罪治理的意识与热情,建立环境犯罪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环境刑事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不作为是行为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作为的复杂性需要从因果关系进行单独考察。不作为犯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是具有危害性的不作为之行为与严重危害性程度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可能条件下的作为义务违反说”,是真正的不作为行为的原因力。研究不作为犯罪的起果性与防果性因果关系,可以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保险诈骗罪是我国修订后的刑法所规定的一种新罪,学者们一般承认本罪存在犯罪的未遂形态,但是,对本罪的着手认定存在"开始实施法定行为说","虚假信息传递说","索赔说"三种观点。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索赔说"的观点应当更有利于司法认定,即应当以行为人开始向保险人申请给付保险金时为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