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1994年起 ,由于市场的全面开放及企业体制等原因 ,使水运企业出现了连续的行业性亏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水运企业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 ,合理运用资产 ,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使企业摆脱困境 ?近年来 ,梧州港航集团公司在这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根据市场的形势 ,结合本单位的实际 ,采取了调整运力结构面向市场求适应、盘活资产转变经营求生存、保水走陆多种渠道求发展的做法 ,使水运企业开始重现生机。1998年比1997年减亏137万元 ,实现了梧州市政府下达的控亏目标。今年1到9月 ,又比去年同期减亏247 2…  相似文献   

2.
1999年,铁路系统提前一年摘掉了亏损的帽子,在国企三年脱困的天平上添上了一个重重的砝码。这其中,不能不提一提在全路亏损最早、亏损额度最大的沈阳铁路局。 8000多公里铁道,38万职工,上百亿元固定资产,构成了沈阳局的“家底”。1999年,全国铁路扭亏目标9个亿,沈阳铁路局就有6个亿。但沈阳局不甘当全路的包袱,通过背水一战、咬紧牙关,在消化近5个亿增支因素、完成铁道部下达的扭亏任务基础上,又追加减亏1亿元。亏损就是国有资产流失,扭亏首先要守住国有资产 1994年以来,东北经济低速运行,沈阳铁路局运…  相似文献   

3.
岳阳石油化工总厂是一家集炼油、化工、化纤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度过连续8年亏损的艰难日子之后,近三年来,岳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产品年生产总量从24万吨增加到了140万吨,年销售收入从15亿元增加到46亿元。进入2001年以来,总厂党委抓住生产经营和效益稍有好转的契机,结合“十五”发展目标,及时提出“最根本的是发展,最紧迫的是效益,最关键的是改革,最重要的是稳定”为治厂理念,创新企业各项工作,企业呈现勃勃生机。回顾总结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最大的感触是,注意根据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实际创新企业各项工作,并…  相似文献   

4.
唐敏 《瞭望》1998,(30)
纺织业扭亏,下半年进入攻坚阶段唐敏前不久,纺织工业总局公布了今年1-5月纺织业改革调整的有关数据,压锭280万,下岗分流人员40万,减亏近1个亿。从压锭和分流人员的数字看,纺织业调整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但头5个月减亏近1亿元,与今年纺织业减亏30亿...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从1995年至1998年累计亏损1 37亿元 ,资产负债率达到75 2 %。面对困境 ,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职工不等不靠 ,不怨天尤人 ,立足深化改革 ,从严治厂 ,走出一条自己解放自己的扭亏之路。1998年大幅度减亏后 ,去年7月份实现利润252万元 ,企业一举扭亏为盈。企业发生巨额亏损后 ,职工收入下降 ,技术人才流失 ,不少职工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 ,发出了“南钢”是“难钢”的哀叹。为了振奋精神 ,坚定大家的扭亏信心 ,我们向职工讲明厂情 ,分析利弊 ,两次发起“度难关、争生存、求发展”的大讨论 ,引导职工不断认识南钢扭亏解…  相似文献   

6.
阿源 《瞭望》1999,(35)
编者按: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使大多数国有企业摆脱困境,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确定的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今年是完成这一目标的第二年,也是关键的一年。从上半年的情况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5538亿元,增长7.6%,同比提高4%。l-5月份,实现利润由去年同期的净亏损14.6亿元转为盈利131亿元,减亏增利145.6亿元,扭转了近两年来出现的上半年国企净亏损的局面。这说明,通过深化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扭亏脱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所有这些,…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目标 的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 一年。开局不久,即从西北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工业大省陕西省国有工业结束连续6年亏损局面,脱困曙光初露。这标志着陕西工业开始走出谷底,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信心。 陕西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表明,今年1─4月,陕西国有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近196亿元,同比增长21.9%;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0.16亿元。医药、电子、石油、天然气等优势行业利润均大幅增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实现利润92亿元,居各行业之首。食品、饮料、服装等行业扭亏为盈,煤…  相似文献   

8.
我们焦作矿务局是全国现有煤矿中几个最老的矿区之一,迄今已有94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年实际生产能力380万吨,职工6万人,离退休职工2万多。进入70年代后,由于矿井逐渐衰老,亏损逐年增大,到九二年亏损额达14814万元。九三年以来,我们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转换经营机制,连续三年实现大幅度减亏,去年4月份实现了23年来首次不亏,之后增盈势头强劲。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听  相似文献   

9.
《疏导》1999,(5)
广西国有企业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整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工业特别是国有工业的发展势头明显变好。今年1-9月,规模以上口径的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同比增长7.6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幅为8.04%,走出了自1984年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滞后于非国有企业的“怪圈”;二是1998/1999年度榨季的扭亏增盈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上个榨季,共亏了9.57亿元;本榨季正逢开展企业改革整顿,仅亏1.59亿元,取得了减亏8亿元的好成绩。实际上远不只这个成绩,本榨季如果不搞企业的改革整顿,不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就至少…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是一特大型石油联合企业,有职工近7万人。自1964年1月投入勘探开发以来,如今已成为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原油加工、机械修造、科研设计、施工作业、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基地,形成了年产430万吨原油,近4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和2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原油价格体系不顺,油田连续6年亏损,1992年亏损额达3.47亿元。在油价调整、产量上升后,1994年实现利润852万元。油田被确定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后,在不断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重庆特钢由于种种原因,曾累计亏损15.8亿元.1997年上半年连续5个月没发工资,人心涣散;生产几乎全停,处于破产边缘。去年初,在国家经贸委、冶金部、中国工商银行、重庆市政府、邯钢集团派出联合调研组进行咨询诊断后,调整了领导班子,当年企业就发生了巨变:与上年相比,钢产量、钢材产量分别增长137%和115%,销售收入增长98%,可比产品成本降低39.1%,减亏3.63亿元,减亏率70%。今年情况继续好转。抓住“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努力营造一个奋发向上、艰苦奋斗、立志扭亏的人气氛围,是我们的突破点。围绕“重特要扭亏解困,钱…  相似文献   

12.
低谷高歌     
我们八面通林业局诞生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出生就与贫弱连在了一起。建国前,林木资源饱受日俄掠夺性采伐,林相残破。建局时,投入先天不足,再加上过量采伐,又后天失调,年年亏损。到1987年,木材产量减少了五分之四,是全省森工系统亏损的“头名状元”。到1991年,企业累计亏损6470万元,被林业部和省认定为特困企业。在这要么倒闭,要么撤销合并,要么自强自立的三岔路口,我们义无反顾地举起了二次创业的大旗。 经过五年努力,企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消化增支因素近千万元的基础上,实现减亏600万元;森林资源实现了长大于消,1995年完成了人工林保存面积、抚育面积的“双百万亩”,被称为龙江大地上的又一座“绿色丰碑”;先后被授予减亏有功企业、先进企业、先进党委、文明单位标兵等二十几个荣誉称号。1996年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亏损、辽河油田亏损、胜利油田亏损、华北油田亏损…… 在原石油部基础上组建不久的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王涛谈到,我国石油工业首次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亏损总额预计达14亿元。 为何出现亏损“黑洞” 解放初,我国石油工业年产原油12万吨,1988年达到1.37亿吨,40年保持了年均340万多吨的增长速度,使我国从一个“贫油国”跃入了世界产油大国前五位的行列。 但是,随着我国六、七十年代开发的一批主力油  相似文献   

14.
998年1—5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累计亏损24亿元,石化行业陷入空前危机。由于国家采取紧急宏观调控措施,当年6月亏损势头得以遏止。年底算总帐,石化集团公司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920亿元,实现利税265亿元,实现利润34.2亿元。若论当今中国的国有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习惯于年终算总账。1988年过去了,在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账面上,山现了两组令人费解的数字。第一,1988年中国石油和天然气都完成了国家计划,生产原油13702万吨,比上年净增290万吨,增长2.16%;生产天然气139亿立方米,比上年净增4亿立方米,增长2.78%。第二,1988年石油工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亏损额达14亿元左右。 该怎么解释这笔账呢?  相似文献   

16.
太钢是一个具有70多年历史的老企业,是我国特大型钢铁企业之一。近几年来,太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了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1003亿元,实现利税96.09亿元,利润63.69亿元,全年不锈钢产量202万吨。太钢先后荣获全国20家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全国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企业等殊荣.  相似文献   

17.
邯郸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国有特大型钢铁企业,现有职工2.8万人。1991年,在冶金行业效益普遍下降的情况下,他们主动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深化企业改革,创造了“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的经营机制,被国务院领导称赞为“国有企业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有效途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八五”期间,年产钢由100万吨增加到215万吨,销售收入由10亿元增加到53亿元,实现利润由5020万元增加到7亿元,企业总资产由22亿元增加到77.17亿元,5年间实现的钢产  相似文献   

18.
牡康奇迹:南北联手的扭亏佳作李春雷几乎还是原来那班人马,也没添太多的设备,连年亏损、负债5000万的牡丹江电视机厂仅仅一年时间就起死回生了。1993年,原来年产值只有2000万元的“牡电”实现产值1.6亿元;1994年上半年,这个厂已实现产值2.2亿...  相似文献   

19.
何为“玉兰现象”? “玉兰”是河北省保定卷烟厂的系列产品品牌。保烟人近两年来在困境中崛起、迅速扭亏为盈并实现超常发展的奇迹,引起了企业界和经济界的普遍关注,被称之为“玉兰现象”。 保定卷烟厂是一家建厂56年的老企业,现有职工 1700人,离退休职工 800人。从 1990年到 1998年,保烟连续9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1.07亿元,亏欠原材料款1.81亿元,最多的时候一年就亏5000万,综合效益指数居烟草行业倒数第二。为了扭转局面,上级部门在9年内调换了10届厂级领导班子,在“换人”频率上创了纪录。 …  相似文献   

20.
鞍钢是我国最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曾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1994年底出现亏损。然而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鞍钢又在困境中奋起,迈出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关键性一步。1995、1996两年在分别消化减利因素35.67亿元和21亿元的条件下,连续盈利3.32亿元和3.5亿元,上交税金分别为22.39亿元和25.71亿元。今年1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考察鞍钢时指出:“鞍钢是国有企业的代表,鞍钢搞不好,就等于国有企业搞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