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层形式主义是一种痼疾,悄无声息地消解着政策的效力和瓦解着政府的公信力。从制度视角分析,形式主义是对制度、政令的背离,表现为制度无效。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由制度自身、制度环境以及制度相关者构成的制度体系及其运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问题,都将降低制度的效力,导致制度执行过程中形式主义的出现。制度的有效运作首先要求制度自身是合理的、可执行的;与制度同存的政治、文化及社会环境也制约着制度运行及其效果的实现;同时,制度落地的各环节都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人,人的认知、能力、情感等都影响着制度的运行。为此,杜绝形式主义可从完善制度体系入手,提升制度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实现制度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视阈的信访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也是我国法律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众多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信访制度已经滞后于时代发展,表现出对解决社会问题的严重不适应。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应对信访制度进行大力整合,以制度创新来回应现实的严峻挑战。一是建立健全信访预警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依法信访工作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操作规范、运转有序的信访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3.
制度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的文化蕴含与全体社会成员文化之间的耦合程度决定着制度的运行成本及其绩效。因此,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社会成员的文化禀赋及其分布,使制度尽可能地符合和满足社会最广大成员的文化意志和需要,否则依靠强制力量将会付出高昂代价,而制度的文化宣示、整合和灌输功能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结构型社会资本理论把社会网络作为研究的核心,通过对社会网络的历史考察、类型甄别和功能解析力图发现社会资本与制度绩效的关系。从渊源来看,历史传统和制度政策相互配合共同构造了社会网络与民主制度的良性循环系统。从类型甄别看,那些具有水平结构、弱关系、包容异质成员的连接性社会网络更易于增加社会资本存量、提高制度绩效水平。从功能上而言,社会网络具有培育公民精神、制约行政权力的效用。社会网络为制度绩效的提高提供了强大动力,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肥沃土壤。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成因的社会资本理论日益受到重视。理清社会资本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是研究社会资本的核心命题。社会资本作为必要的中间转化要素,通过推动物质资本投入、提升人力资本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替代或补充,并与正式制度相互制约共同推动着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务员录用的非正式制度内生于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在公务员录用制度形成的同时,非正式制度也相伴而生。由于中西方社会文化和历史传统存在差异,因而非正式制度亦存在着诸如“高道德自律”与“低道德他律”、“官本位”与“商官二元化”意识形态的差异等。这些非正式制度差异深刻影响着中西方公务员录用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末,发端于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变迁,其核心是农村土地改革.这一政策性的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据林毅夫测算,由生产队体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制度变化,使产出增长了48.89%,大约相当于投入的总效应,由此带来了农村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农产品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3,(15):19-20
受政党及政党制度最早产生于西方国家这一特殊历史背景的影响,社会上存在着把西方政党制度看做是具有“普世性”的现代政党制度的误识,特别是把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视为现代政党制度,更是错误的。这既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探索实施的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党的社会化工作方式的成功实践,包括了服务型、榜样、精英型和资本型的工作方式。可以说,党员责任区制度是对社会转型期党的基层工作的创新;是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执政的重要工作形式之一;它为基层党组织社会化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闸北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0.
引咎辞职制度的运行和发挥效用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每个因素都对引咎辞职制度绩效提升与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聚焦我国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实施的实际情况,制约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观念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讨薪路径可分为制度内路径和制度外路径。通过对2003~2017年公开报道的90个制度外路径讨薪案例的研究发现,制度外路径主要包括围堵式讨薪、创意式讨薪、自杀式讨薪、网上讨薪和暴力式讨薪等形式。经济环境、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压力对两种讨薪路径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制度外路径的各种讨薪方式在成本、收益和风险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2010~2017年与2003~2009年两个时间段相比,自杀式讨薪数量呈现减少趋势,暴力式讨薪数量没有明显变化,而围堵式讨薪、创意式讨薪和网上讨薪呈增加趋势。为促使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采用制度内路径讨薪,需要调整政策导向,将维护农民工权益作为最重要的目标;同时需要畅通制度内讨薪渠道,强化守法压力和道德压力。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绩效的提升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是观念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等三个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在的制度并不少,但很多制度难以真正实施、执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社会生活中存在很多潜规则。潜规则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同时它对正式制度的实施、执行起着阻碍甚至对抗作用。增强制度执行力,必须减少潜规则,消除潜规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房博 《实事求是》2008,(3):27-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它的提出,在于打破当前社会中的非正式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作为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能够大大提升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15.
论制度信任及政府在其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任发生和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的有漫长的历史,信任关系的建立大大增进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利。给予信任,尤其是对那些嵌入制度的陌生人给予信任,使得跨越大的时空范围的行动得以协调,这必然也使复杂、分化和多样化的社会的种种好处的实现成为可能。在当今社会,制度信任的建立需要政府有效发挥作用,不断加强信任的制度建设,从而促进信任这一社会资本的积累,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梁 《世纪桥》2009,(11):127-128
教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研究与社会生产力、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科学技术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决定教学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而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学研究的发展起制约作用,而教学研究的发展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制约着教学研究的发展,而教学研究的发展对科学技术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诗洋 《新视野》2007,(3):21-23
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信用制度的缺失和监管制度的不健全,造假、欺诈等违背诚信的行为屡屡出现,威胁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阻碍我国市场经济改革,而且可能诱发金融风险,危害到社会稳定。本文对资本市场的信用现状与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资本市场的诚信制度的相关对策,以推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崔恒  陈君 《学习月刊》2009,(16):5-6
政治制度对政府效能的影响早已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制度绩效理论。“这种制度的‘成功’意味着.在给定行为者的偏好存在差异的条件下.它使行为者能够尽可能有效地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制度与制度绩效研究者给予制度绩效以极大的重视.他们甚至认为民主政府的成功与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制度之绩效的高低。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已由注册资本制过渡至授权资本制,在现行资本制度下,如何对债权人的利益进行保护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我国资本制度改革的评析和现行资本制度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探讨,分析现行资本制度改革对债权人利益保护影响的原因和现行资本制度改革下债权人利益保护制度的缺陷,提出我国现行资本制度下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孙国华 《世纪桥》2011,(3):81-82
政党政治是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找到正确的政党制度关乎到我国政治体制能否实现良性运转,关乎到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协商制度。本文从社会结构、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的角度并结合选举制度论证了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合理性,以坚持社会稳定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作为基本理论支撑点,与此同时,还就政党制度的发展作了适当描述即坚持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政治协商,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有序扩大政治参与,逐步充分发挥人大的基础性作用,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