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马法上的解除约款在我国称之为流质契约,大陆法系国家承袭罗马法传统,大多对其持禁止态度。近来有学者从对自由意志之维护和担保权实现之效率角度出发,要求废除解除约款之禁令。我国目前保障制度不健全,商品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但诚信制度建设缺失,允许解除约款易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有失公平。  相似文献   

2.
经历千余年发展进步的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精邃的理念深深地征服着后世各国民法学者,被称作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罗马法为法律行为制度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必要条件和客观条件,探究罗马法在法律制度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将有助于我们深刻地领会和理解法律行为制度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追溯契约法的发展史直将其推至古希腊法、罗马法时,发现私法精神始终蕴涵于契约制度之中.私法是调整私人财产关系的法,而契约债权在私人财产关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旨在通过对大陆法系契约法律制度与社会交易关系进行历史考证,利用获取的古典法学中私法发展的历史经验,从而巩固运用私法维护社会交易关系中契约债权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4.
“契约自由是合同法的灵魂和生命。”它发源于罗马法,确立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进入20世纪后,随着其产生之社会基础的变化.各国普遍对契约自由给予一定的规制,以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契约公正。从契约自由原则的兴起、确立及现代社会对其的规制,宏观把握契约自由原则发展的历史进程,并洞见其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5.
近代国际法体系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各种历史上的资源。其中,罗马法为近代国际法的成长奠定了理论、制度和法律精神上的深厚基础。首先,近代国际法的概 念和范畴与罗马“万民法”息息相关;其次,罗马法中民事权利主体平等、契约自由、保护私 产、侵权责任等重要的私法原则和制度经由格劳秀斯等近代国际法学家的移植、解释与演绎逐渐演变为近代国际法中的重要规则;更为重要的是,源自罗马法的平等、公平正义等重要法律理念和法律精神在罗马法和国际法的互动影响中,引领着近代国际法在数百年间向着文明与和平的主题不断进化和发展。探讨罗马法对近代国际法成长历程中的多元影响,对于理解国内国际法律秩序,丰富国际法话语体系的内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治方向有重要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私主体,也就是私法中的人,在罗马法上对其约束主要体现在身份制度上,而随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契约化思想逐渐取代了身份制度,成为规范私主体的主要因素。这使近代的私法将人作为抽象的平等主体来对待。但随着私法的发展,契约化思想并不能够解决日益尖锐的私主体实质上不平等的问题,结果产生了由契约到身份的回归思潮,而对近代私法中主体的泛平等化现象加以限制。  相似文献   

7.
罗马法上的人格概念,是依附于人(主体)又区别于人的概念,在罗马法中人的身份作为生物人与自然人的连接点,充当了界定适格者并使其成为法律主体的前提与方法。市民社会中的身份制度为罗马法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适合的土壤,这使得古罗马法中的人格成为了组织社会身份制度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作为大陆法系起源与根基的罗马法,其所倡导的法学思想仍然对大陆法系国家的地下空间立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追本溯源,从罗马法出发,探寻大陆法系国家地下空间权制度构建的模式,结合我国现状,为我国城市地下空间权制度之构建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公元12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罗马法复兴运动,对世界近现代法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考察罗马法复兴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之后,探讨罗马法复兴运动在法国、德国、英国、荷兰以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传播状况,最后总结罗马法复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物权制度是人类社会最早产生的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国家的物权制度主要是承继了罗马法上的物权观念而形成的。我国历史上也有着实质上的物权制度,但无形式意义上的物权法。我国形式  相似文献   

11.
与罗马法受到高度关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马法中法律解释权的配置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根据罗马法的分期来归纳,其法律解释权的配置状况可以概括为:王政时期与共和国前期僧侣团掌握法律解释权,共和国后期法学家实际上拥有法律解释权,帝政前期法学家公开掌握法律解释权,帝政后期法律解释权由法学家转至皇帝。罗马的司法者一度拥有法律解释权。纵观罗马法中法律解释权配置的演变可以看出,罗马法的发展与法学家掌握解释权具有相生相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罗马法发展过程进行考察和评析的基础上 ,分析了罗马法在形成中所具有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特征 ,进而结合现实的立法情况探讨了上述特征对中国民法法典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萨维尼是19世纪历史法学派的核心人物。在他的主要法律著作中,《中世纪罗马法史》尚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兴趣,无专门介绍,这实是一大憾事。因此,梳理法国著名学者基佐对该书的解读思路,可为我国学界进一步研究萨维尼及其学派提供某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永佃权系罗马法之用益物权,其充分保护了罗马时期的财产关系并扩大了其所有权权能。我国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缺陷已迟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故亟需加以改进;鉴于我国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与罗马法永佃权存在天然的相似性,故充分借鉴该制度以完善现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极具现实可行性,此举对最终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乃及农村城镇化均有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罗马自然法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马自然法思想的最早渊源可溯及古希腊哲学.罗马法中所包含的自然法思想对罗马法的发展和完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罗马自然法思想对人类的贡献主要表现为它为人类提供了一种价值观念.罗马自然法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为①法律的价值分为实然价值和应然价值;②法治不仅是手段,更重要的是目的.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和现实形态是一种现代现象 ,它培育了近代民法的自由、平等和私权神圣的精神 ,这并不是罗马法的基本原则 ,罗马法的主要成就是发达的法律技术 ,而非精神内涵。罗马法的身份性和权利的保护方法说明私权的确认和维护不是罗马法的出发和归宿。原因部分在于罗马人的实用主义态度 ,部分在于罗马人不擅长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7.
罗马共和国是继雅典共和国之后世界上最早采用民主共和制度的国家之一。在近代罗马法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欧美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借鉴罗马共和国的宪政模式和理念来组建自己的国家机关,罗马法亦成为世界宪制的母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