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要更好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落实到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具体实践中去。一、要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要怀有深厚感情。感情问题就是立场问题。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表明了我们党全…  相似文献   

2.
在新的形势下,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讲正气”,大力弘扬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和革命气节,就必须切实把握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要忠诚人民、关心群众。忠诚人民、关心群众,这不仅是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的应有感情问题,而且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讲正气”的基本的观点和立场问题。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要经常倾听群众的呼声,尊重人民的意志,把“群众赞不  相似文献   

3.
陈克福 《四川党史》2002,(3):29-29,28
执政党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好党同老百姓的感情问题。感情问题解决好了其他问题都好办。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天职,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拥护不拥护,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评判一级党委、一方政府执政和为官综合能力的砝码和尺度。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履行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实现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最基本的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敞开心扉,启动心智,在感情上同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融为一体,心中要时时刻刻明白自己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时时刻刻告诫自…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讲政治,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作风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 一、思想上摆正群众的位置,心里头时刻想着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态度问题。试想,一个领导干部若思想上看不起群众,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他又怎么能够心系群众、与群众患难与共呢?认识到位,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一要从政治的高度理解党的群众路线。纵观古今历史,“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二要从党性的高度,摆正群众的位置。党的总纲规定:“党在  相似文献   

5.
王厚明 《先锋队》2015,(7):42-43
作为党员干部,尽管职务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使命,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评判标准,那就是"让群众满意"。一、强化为民服务的党性修养,增强基层至上、群众第一的政治自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的党性担当,服务群众、排忧解难是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这些都决定了群众满意要成为领导干部的价值归宿,而群众满意是一项"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需要领导干部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15):4-5
贯穿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内容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增强贯彻执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正确把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位置,“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爱民、为民、利民,就是以民为本。这是新时期党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我们贫困地区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基本准则和不懈追求。爱民,就必须牢记党的宗旨,着力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和世界观的改造问题。这是为民、利民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爱民,才能为民,才能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爱民不仅是一个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也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只有牢固确立起爱民的情感,才能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才  相似文献   

8.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也是我们党亲民、爱民、为民根本立场的生动体现。充分认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真正树立以民为根、以民为本、以民为天的思想,是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一个重要前提。以民为根,一切相信群众。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其创新和发展同样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9.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这一切就是要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亲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赢得民心。  相似文献   

10.
商兆鑫 《唯实》2014,(5):76-78
<正>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贯彻群众路线,执政为民的群众观是前提,求真务实的作风观是表现,廉洁从政的权力观是核心。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无条件地践行好党的宗旨,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争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为民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必须增进群众感情、坚持群众路线、把握为民关键。增进群众感情。有了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央领导要求,围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改进作风的根本就是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说到底,我们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好务。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这一切就是要视人民群众为父母、把人民当亲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为实现两个提高再立新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尤仁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总书记一再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治。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就是讲政治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钱霭忠 《实践》2004,(3):11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最要紧的是身体力行“执政为民“,也就是说,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亲民务实,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连松 《求是》1999,(13)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河北省委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一些干部在实践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严肃的政治要求。我们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在思想感情上同人民群众融为一体、心心相印,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为人民谋利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稳定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5.
“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一个党的领导干部,首先必须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搞清究竟谁是主人,谁是“公仆”。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就能把献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可以说,郭文虎同志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求真务实的作风,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个注解。希望各级领导干部能从他的“注解”中寻找出自己最完美的答案,从而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围绕带领群众不断前进,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实践者。  相似文献   

16.
真正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要牢固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这些权力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变成统治人民的工具,更不能用来欺压人民,牟取私利。能否树立服务的观点,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键取决于对人民群众有没有深厚的感情、真挚的感情。有了这样一份感情,你就能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当前,领导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首要的是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着手,从群众最期盼解决的问题做起,速议速办,“言必信,行必果”,以此来取信于民。在实际工作中,凡事多同群众商量,倾听群众的呼声,特别…  相似文献   

17.
情为民所系     
本刊这期刊发了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的重要文章《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张学忠同志在文章中饱含深情,紧密联系当前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实际,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自觉增强同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极端重要性,突出强调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必须落实在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鲜明提出要把是否对人民群众有感情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优劣的重要标准。近段时间以来,张学忠同志无论是在省委和各部委召开的各种会议上,还是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都反复强调了这一重大问题。2004年是全面建…  相似文献   

18.
情为民所系     
本刊这期刊发了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的重要文章<领导干部同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张学忠同志在文章中饱含深情,紧密联系当前工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实际,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自觉增强同人民群众深厚感情的极端重要性,突出强调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必须落实在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上,鲜明提出要把是否对人民群众有感情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优劣的重要标准.近段时间以来,张学忠同志无论是在省委和各部委召开的各种会议上,还是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过程中,也都反复强调了这一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干部自身行为的作用问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言论和行动,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具有重要的影响.领导干部的价值取向,决定着干部思想行为的目标和方式,关系到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望,也对群众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切向人民负责,是充分体现共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标志。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跨世纪的宏伟任务,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应在“三讲”中,解决好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问题,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向人民负责。向人民负责,翼解决好公仆与主人、权力与服务的关系问题。党的各级干部不论职务高低、资格多老都是人民群众的勤务员。对于一个人民公仆和勤务员来说,权力就是服务,为群众谋利益是权力最本质的应用,也是行使权力的根本内容。如果一个领导干部受权于人民,却把自己凌驾于群众之上,置群众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