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已颁布。这个条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监督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明确要求。 贯彻落实好这个条例,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对于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标志着党内监督工作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的新阶段。要从政党政治运作的最基本规律的角度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进一步加深对《条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对《条例》意义的认识。《条例》的主线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实行党内民主是克服同体监督局限性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2003年1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发布实施。经过近十三年的实施,它对于我们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起到重要作用。随着新形势下新问题的出现,2016年10月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提出一系列新的理念,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一、正式条例对试行条例的传承与发展制定一部新的条例,并不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是—个执政了60年和拥有7600万党员的大党,要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关键是要健全党内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党内监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明确突出了“创新”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最近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巡视条例》),是更好地完善和创新党内监督制度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巡视工作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5,(12)
<正>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准则》和《条例》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对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党内监督,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中共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加强党内监督、促进党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加强干部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武器。学习贯彻执行好两个《条例》是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注重抓好以下几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制度化成果。它融党内监督历史经验和创新实践于一体,坚持继承传统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成为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与2003年党中央颁布的相同监督条例相比,新的条例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党内监督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党内监督制度,既是强化党内监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体现,又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内监督制度化建设经验的提炼。强化党内监督是党中央巩固转变党风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的战略考虑,新的条例对强化党内监督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8.
《党内监督条例》是我们党自身纠错的一项重大创举,也是为了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但在落实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因此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很重要,落实《条例》采取过硬措施也是必须。  相似文献   

9.
孟红 《党政论坛》2010,(10):55-55
六、第一部党内监督法规的出台 2003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制定出台。该条例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执政54年来制定的第一部党内监督条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严重政治风波,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中央明确提出要办几件让群众满意的事。  相似文献   

10.
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是总结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根据党内监督的现实需要,着眼于解决党内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制定的党内首部监督大法。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党内监督由此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新阶段。一、《条例》是党内监督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党执政以后,就对党内监督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指出:“执政党的地位,很容易使我们同志沾染上官僚主义的习气。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危险,对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来说,不是比过去减少而是比过去…  相似文献   

11.
没有以监督为保障的制度难以贯彻和执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也是软弱无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加强党内监督,确保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法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要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还需要在实践中处理好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党的组织监督与普通党员民主监督、惩治和预防监督等等相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生命之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顶层设计,《条例》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3.
加强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贯要求,是党建工作的基础工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构建了完备的党内监督体系,提供了以制度刚性和法治精神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党中央循序渐进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智慧、坚定决心和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这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刻领会加强党内监督的重大战略意义,准确把握党内监督对党的建设的重要影响,消解党内  相似文献   

15.
<正>没有以监督为保障的制度难以贯彻和执行,没有以制度为载体的监督也是软弱无力的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加强党内监督,确保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严格遵法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要贯彻和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必须重视发展党内民主,必须确保党务公开,必须增强监督制度的执行力。同时,还需要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内涵丰富,亮点纷呈,体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全面分析研究《准则》《条例》的突出亮点,对于严格遵守、深入贯彻《准则》《条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准则》《条例》的突出亮点体现为"四个结合"。一、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习近平在关于《准则》《条例》的说明中指出:"党中央决定同时制定准则、修订条例,这是着眼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4)
<正>在全面深化改革、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党召开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为重点,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高度自觉,充分体现了党对国家、对民族命运的使命担当。全会取得的政治成果、思想成果和制度成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7,(7)
<正>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是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提出的共同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强调,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从领导干部抓起,以高级干部为重点。新《准则》中有两处提到"主要领导干部"、23处提到"高级干部",新《条例》中有两处提到"主要领导干部"。这些新变化、新规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21,(3)
正为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党中央印发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推动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面向新时代全面谋划统一战线发展,是统一战线领域的基础主干党内法规,是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20.
<正>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两个重要文件,即《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简称《条例》),都着重把高级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突出出来。《准则》第一部分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条例》专门就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并列为监督对象的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