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瞭望》1998,(18)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发展真理——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编者按:20年前那场激动人心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冲破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樊篱,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前提。正是在这场讨论开始的几个月...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已是不必争论的问题。但是,在现实社会活动中,实践是怎样检验人们的认识(包括理论、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是真理,实践本身的正误、成败是否也存在着一个检验标准。本文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1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在显现...  相似文献   

3.
<正>在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四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都是与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路线为我们提供的认识论上的强有力的保证作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4.
真理标准讨论运动作为当代中国史上的一个亮点,引起相当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如果以现代化进程为大背景,以抽取精神内核法为主要方法,去考察真理标准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会发现:真理标准讨论运动传承于"五四"运动,而又有所不同.贯之于真理标准讨论运动始终的精神内核是要求发扬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发展与创新精神.而这些现代精神的培养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条件.由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缺乏现代精神因素,因此重视倡扬这种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实践检验真理标准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著作中都有论述,他们分析了实践活动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机制,在揭示人类实践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真理性的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全面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的标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系统,尤其是二十年前关于真理问题的大讨论,更是在理论上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但是,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如何在实…  相似文献   

6.
《求知》2000,(4):43-43
陈挺、赫克撰文说,现代经济的发展与增长,40%来源于信息产业。西方发达国家信息产业产值已占GNP(国民生产总值)的45%至60%,而发展中国家仅占1%左右。在全球信息产业中,CPU(中央处理器)的产量美国占92%,系统软件生产量占86%,目前因特网用户达1.13亿,世界性大型数据库在全球近3000个,70%设在美国。  相似文献   

7.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四人帮”被粉碎,广大群众欢欣鼓舞,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从此峰回路转,迎来一个重大转机。但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同志却抛出了“两个凡是”的口号,强调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凡是毛主席的指示,都要“坚决维护”、“始终不渝地遵循”。这就意味着我们党过去所犯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团结》1998,(5)
翁结 进步 走向新世纪何警厩舻如础岔瓠彳毽蹲想灾事姨纛晾^敏。7,瓣披露想,裒季求是哩埒玄魄拭,扬蚣分孤它疆锻、《tlBs}目i蟹 } q胡0姜艮 ~。广矗百 /以讥心餐1幺露移定啄采放寺 ≈≯ ,毪篇q嗥《>长篓、了神j半吸泞瞅羹誊墓芝蚕蚂钓真理遴j-赫i蔽京:穗j。文酒鸽。蝻神孛 翻故饩 叫 盹筘,够哥居嫩莩哥擞话盼鬟岛拗缔f 9 9导1,?貉梦一适x抟坼黟史一‰∥k备争、,,绝;丫髻露彳舞专教扔纪念真理标准讨论和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题词  相似文献   

9.
《瞭望》1988,(19)
为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周年,日前,本刊在中共中央党校邀请部分人员座谈。发言者一致认为,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贯彻党的十三大精神,当前十分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在中国发生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也是一次广泛深入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再学习、再教育,对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全党工作重点的历史性转变,开创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发挥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从此,中国人民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取得了包括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11.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过程,其主要原因是: 第一,实践的主观性。实践是人的实践,因此它既有客观性的一面,也有主观性的一面。这里的主观性是指人的知识背景、价值爱好等。受主观性的影响,人们往往不能从实践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例如,英国的化学家普利斯特里,把汞锻灰(氧化汞)放在玻璃器皿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真理“人化”形式的讨论,尝试将真理与实践主体的整个系统结合起来,对真理的实践检验进行重新阐述。  相似文献   

13.
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思想路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20世纪80年代以后,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邓小平分别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拥护标准".这是对实践标准的丰富和展开.新时期我们只有把三个标准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坚持改革开放,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相似文献   

14.
《理论参考》2008,(7):60-64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一八四五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对真理标准理论的贡献贾文炳真理标准问题,是各派哲学争论了两千多年一直得不到正确解决的一个老大难问题。1845年,马克思在创立了唯物史观之后,第一次提出:“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长达半个世纪的实践过程中,进一...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荡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固有阵地,结束了长时间的“左”的束缚,使中国重新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短短的二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国际社会誉为最辉煌的时期。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效应?究其原因,就在于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们的党和人民摆脱了“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领域的根本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中…  相似文献   

17.
1978年5月11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文)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文章一发表,立@叼D起I各方面的强烈反响,逐步发展成为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现实价值极大和历史意义深远的席卷神州大地的大讨论、大争论。20年过去了,今天回忆这场十分激烈的大讨论,深感讨论开展之艰难,成果来之不易,影响之深远。一这场大讨论是胡耀邦同志通过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动的,并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冲破巨大压力逐步开展起来的。《理论动态》是胡耀邦同志调任中…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利益集团若干认识误区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集团、分利集团、既得利益集团是内涵、外延以及功能等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区别的概念 ,我们不应把它们混同。只有各社会成员都能通过利益集团参与政治且各利益集团都能公平地获取与其自身属性相应的政治影响力时 ,利益集团的存在及其活动才维护和实现着民主政治。在当代中国 ,随着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发展 ,利益集团的活跃有一定的必然性 ,对此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 ,以限制其消极影响 ,利用其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9.
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G DP的认识误区误区一:要反映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似乎首先就要计算绿色G D P,环境经济核算也就是绿色G D P核算。实际上,统计要描述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并非就是计算二个孤零零的绿色G D P总量。就像G D 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产物一样,绿色G D P来自所谓环境经济核算,代表其最终形成的一个总量指标。计量G D P,首先要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 A),同样,要想获得绿色G D P,也离不开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的建立。通过这样一个核算体系,可以提供一整套反映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数据,为决策和分析提供依据。那种将环境经济…  相似文献   

20.
十年前的五月掀开了震动全国的真理标准讨论的序幕。这场讨论,恢复了实践的权威,为真理的发展扫清了思想上的障碍。诸如“两个凡是”、“唯书、唯上”这些条条框框,统统丧失了貌似真理的那点儿虚假的光环。人们的思想豁然开朗,得到了解放,开始真正实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