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之作,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宣战的勇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即"两个必然"的重要结论。"两个必然"论断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而"两个必然"的实现又需要相应的历史条件。对于这一论断,我们需要根据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给出新的时代解读,这对新时代我们继续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仲兆华 《理论探讨》2005,1(1):20-22
"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两个重要的思想原理.它是我们认识当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的理论依据,使我们既坚定共产主义必然胜利、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信念,同时又充分认识到这一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只有深刻理解"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的科学内涵,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才不会盲目乐观和悲观失望.  相似文献   

3.
谭美微 《学理论》2011,(20):21-22
《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思想时至今日仍然绽放光芒,指引着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重温历史看这一思想在当时对资本主义进行犀利的批判和揭露;正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观这一思想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蕴含着社会主义的因素;而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思想更是对其的继承和发展,自从迈出了那历史性的一步,社会主义的种子就在我们的国土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两个必然"思想是与时俱进的,是发展的理论,不存在过时的说法。我们坚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相似文献   

4.
殷陪霞 《学理论》2010,(22):276-277
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理论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160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当中,共产主义运动有凯歌行进的高潮时期,也有苏东剧变后的低谷慢行。在21世纪如何面对新形势,彰显理论的科学性是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从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落后国家实现和苏东剧变,科技革命和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以及与时俱进的理解"两个必然"的历史进程和实现途径方面对其科学性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5.
李晓燕 《理论导刊》2008,1(2):29-31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榕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历史命运的科学判断,将这一判断释义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原意.与此相关,在"两大主义"尤其是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上,"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这一判断,比"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表述,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也更符合<共产党宣言>的有关思想.  相似文献   

6.
眼下如果有人说共产主义正在取得胜利,恐怕很少有人相信。苏东剧变、中国改革、资本主义世界稳定、美国称霸世界,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哪里有什么共产主义的胜利?相反,有人断言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已成定局,历史终结了。实际上,对于认识当今世界的历史趋势而言,以上事实都只是现象,只要不为这些现象所迷惑,我们就可以看到,《共产党宣言》所说的“两个必然”——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正在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7.
时雪 《学理论》2012,(23):23-24
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马克思曾经就此问题提出过著名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学说,生动有力、科学坚定地提出资本主义最终必然会走向灭亡.立足于“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一词,针对理论界对“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界定,结合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及资本主义的现状,以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辩证关系及两种不同社会主义的区别,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从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8.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敲响的资本主义丧钟。虽然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资本主义仍有相当活力,但是只要我们辩证阅读《共产党宣言》,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连贯起来思考, 就会发现"两个必然"仍有其合理性、真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1)
"两个不可避免"论断是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两个不可避免"论断面临着新的情况,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相似文献   

10.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象征着马克思主义的问世,为无产阶级实现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提供了思想武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的基本思想仍然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特别是"两个必然"理论,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增强人民信仰的力量,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资本主义虽有许多新发展 ,但依然无法根本解决其经济危机、精神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等三重危机 ;而社会主义在正确处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中 ,加快改革进程 ,积极参与全球合作与发展 ,显示出光明的前景。这证明马克思的“两个必然”理论没有过时 ,仍具有现实的真理性。  相似文献   

12.
"两个和解"是指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两个和解"思想的形成条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人与本身关系的激烈冲突。"两个和解"的价值目标是人类由自我占有走向全面发展,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实现"两个和解",必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3.
蒋姣艳 《学理论》2010,(1):72-73
《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诞生160年以来,其核心理论"两个必然"思想一直在接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检验。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仍然在稳定中发展,而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引起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产生怀疑。在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关键时期,应正确认识"两个必然"思想,增强社会主义制度必胜的信心,不断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和丰富马克思恩格斯的"两个必然"思想。  相似文献   

14.
《学理论》2014,(27)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自由解放指明道路的一篇重要文章。它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是新时期中国人民新的"宣言书",是《共产党宣言》中国化的产物。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具体表现在《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必然"理论是"三个自信"坚实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的核心思想"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三个自信"的必然追求。  相似文献   

15.
唐月慧 《学理论》2011,(34):45-46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对我国历史上朝代更替规律的正确认识,对我国革命斗争胜败曲折的科学总结,是适应革命形势和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现实要求。同时,它也为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先进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两个务必"的理论力量将日益彰显。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两个必然”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一生都充满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这“两个必然”的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当今的社会现实及所产生的问题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两个必然”的理论所依据的历史条件有着巨大的差别,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的结论受到严重挑战。现在必须根据变化了的历史条件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西方对“两个必然”的研究成果,鱼龙混杂,瑕瑜互见。现从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  相似文献   

17.
曾艳 《学理论》2010,(18):15-16
从《共产党宣言》中的两个"彻底决裂"思想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将是长期的和异常复杂的原因:一是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将仍然长期并存;二是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所有制结构还是意识形态都具有特殊性。最后提出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依旧是当代世界两大主要对立的社会形态,"两制"互鉴将长期贯穿于社会主义实践过程,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制互鉴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鉴于现实社会主义还处在落后于现实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而不是"后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处理"两制"互鉴问题的关节点是必须解决好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鉴别、认定和承续问题,必须解决好社会主义超越替代资本主义的方式、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36)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从马克思主义否定观角度来看,"三个自信"是对资本主义否定的必然,是对苏联模式否定的必然,是对我国"文革"否定的必然,是对马克思主义新的肯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人不懈的精神追求,揭示了新形势下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政党、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就会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