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完成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方法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科学的,并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教育方法,是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依托和主要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竭力克服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矛盾和困境,不失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杨微 《学理论》2012,(29):251-25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具有强大民族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其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高校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途径: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明确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内容;拓宽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六中全会《决议》明确肯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要求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觉得,(决议)所强调的自立自强精神很值得我们深思。富裕可能导致软骨病。英国和北欧一些国家,多年来实行“从摇篮到坟墓”都由国家包起来的高福利制度,直接后果是国家和民族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逐渐消减,以致于西方人自己也慨叹说这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段朝霞 《学理论》2009,(25):60-61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强化大学语文课程在培养军校学员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文章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并具体分析了怎样结合教学内容培育军校学员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蓬勃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正席卷全球,改革已成为一场世界性的革命,在这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对现实,研究各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尤其是经济大国对我们的启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些国家的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动因就是民族精神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力与影响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与各国交往的扩大,中国青年在现实的感受和历史的沉思中深切地认识到,吸收世界  相似文献   

6.
论学校教育中的精神虐待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学校中的肉体虐待现象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 ,但精神虐待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从对精神虐待的界定开始 ,探讨了这种现象在学校环境当中的具体表现 ,分析了精神虐待对学生所产生的种种伤害 ,并提出了避免此种现象发生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高校培养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构综合性、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全方位、制度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在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田燕春 《学理论》2009,(18):247-248
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双重语境下,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突出表现在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冷淡和排斥。高校培养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建构综合性、系统化的德育内容体系。建构全方位、制度化的德育实施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育人效用,在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基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里强调的是“极为重要”,而不是一般的重要。既然是极为重要的任务,就要有极为深刻的认识,就要采取极为有力的措施,就要取得极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15)
强化民办高校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从制度着手,实行党组织负责人委派制,也要解决机制问题,科学定位党组织在学校中的地位,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把政治核心作用寓于具体工作之中,实现党组织工作制度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2.
黄亚利  李佳 《学理论》2012,(22):231-232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和精髓,是民族的精神血脉.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如何,直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高校应充分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切实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形势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确立,需要每一个人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同和对中华文明史发自内心的钟爱,这些都需要依靠教育的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加强对他们关于民族精神的教育,关系到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随着科学技术、全球化浪潮的迅猛发展,导致部分学生的传统文化观念淡漠、民族精神逐渐失落,继而影响到他们对民族的认同和责任感。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5.
路旭 《学理论》2013,(21):374-375
针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理清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内涵,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冲击和挑战进行分析,探索与研究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具体内容和适合的途径,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而且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既注重理论上的梳理,增强大学生的理论思考能力,又追求项目研究的实践价值,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研究,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实际的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相似文献   

16.
学校国防教育的关键在于国防精神教育,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及集体主义教育。语文课程在推进这三方面教育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应该深入分析教材,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内涵,探索多种教法,抓好课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国防精神。  相似文献   

17.
那威 《学理论》2012,(19):260-261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教育所讲授的内容,更是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寄寓和载体。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现代史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拓宽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姜素勤 《理论探讨》2005,(6):99-10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我们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明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坚持以人为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以法治为保障,大力弘扬中、外优秀文化,注重中国革命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教育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全过程,并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团结和动员全国人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阐述了党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问题上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主张。他开宗明义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贯穿新世纪文化建设的一条红线,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文化上的要求和体现。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范畴。它来自社会实践,服务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这是民族精神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当遵循这个规律,结合社会实践来进行,方能取得最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