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华沙专电 波兰总统瓦文萨、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韦尔和匈牙利总理安托尔10月6日在波兰故都克拉科夫市举行会晤,共商三国在华沙条约和经互会两组织相继解散后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这次会晤是近一年半来三国领导人第三次工作性会谈。前两次会晤分别于1990年4月在捷克斯洛伐克和1991年2月在匈牙利举行。此间舆论界认为,这种多边会谈对解决三国面临的共同难题“非常有益”,对三国的生存和发展是“十分需要的”。  相似文献   

2.
纽约专电 安哥拉、古巴、南非和美国的代表从7月11日至13日在纽约再次举行关于解决西南非洲问题的谈判,就和平解决这一地区问题的基本原则达成了协议。 这是四方举行的第3轮谈判。前两轮会谈分别在伦敦(5月初)和开罗(6月下旬)举行。这次是高级专家级谈判,目的是为正式会谈准备基本文件。 会谈是在纽约港外总督岛的海岸警卫队基地举行的,美国助理国务卿克罗克作为调停者主持会谈。与  相似文献   

3.
伦敦专电 日本和欧洲共同体7月4日在伦敦举行首脑会谈,重点讨论了如何减少日本对欧共体的巨额贸易顺差和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的问题。会谈取得了成果,英国首相梅杰称这次会谈为“有价值的”讨论,日本和欧共体将“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 这次会谈是在日本宫泽首相访问美国同布什总统会谈之后和西方七国慕尼黑首脑会议召开前进行的。这是日本和欧共体之间的第二次首脑会谈。第一次于1991年7月在荷兰海牙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海  相似文献   

4.
正当中东和平进程陷于僵局、以色列同某些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又趋紧张的时候,以色列总理西蒙·佩雷斯突然从七月二十一日到二十三日访问了摩洛哥,就中东地区的形势和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途径等同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进行了“探索性”会谈,讨论了佩雷斯提出的为举行阿以谈判停止中东暴力活动一年的新建议。这是以色列在职总理首次公开访问一个与之尚未结束战争状态的阿拉伯国家,而哈桑二世国王则是在埃及已故总统萨达特之后第一位同以色列领导人进行直接会晤的阿拉伯国家领导人,是阿拉伯一以色列关系史上又一起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中东和平进程正在加速。随着和谈的深入,有一系列具体问题要解决,首先提到日程的是难民问题。根据巴、以华盛顿协议安排,今年5月,以色列将与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进行多边会谈,讨论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是中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48年以来,阿以之间进行了四次战争,造成一百多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这一百多万难民分散在加沙和约旦河西岸,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务卿舒尔茨五月十日到十三日访问中东,分别同以色列总理佩雷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等,主要就目前中东出现的探索和谈的新势头以及美国如何在这一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的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舒尔茨从一九八三年以来第一次涉足中东地区。在这之前,美国负责中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墨菲曾在中东七国之间往返穿梭达半月之久,进行了试探摸底。美国这种频繁的外交活动表明,  相似文献   

7.
黄灵 《瞭望》2002,(14)
为期两天的阿拉伯联盟第14届首脑会议3月28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闭幕,22个阿拉伯国家的领导人或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这是自去年关国“9·11”恐怖事件发生以来在中东地区举行的第一次首脑级会议;而在此前一个多月,沙特王储又提出有关解决巴以冲突的新建议并提交大会讨论,因此这次阿拉伯领导人的聚会备受外界关注。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首脑会谈,就以色列进一步从约旦河西岸撤军等问题,达成临时和平协议,标志巴以和谈朝着最终解决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这也是中东和平进程的又一重要成果。巴以首脑会谈是在中东和平进程严重受...  相似文献   

9.
华盛顿专电 第六轮阿以中东和谈8月24日开始后,迅速进入实质性会谈。在经过两周的紧张会谈后,由于双方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急需同本国政府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进行紧急磋商,决定在9月3日后休会一周。下阶段和谈将于9月14日复会。 这轮和谈是以色列6月大选后举行的第一次会谈。以色列新总理拉宾上台后曾多次表示要积极推进中东和平谈判,采取“灵活态度”,“尽力为谈判注入新动力”。以色列新政府还宣布冻结被占领土的移民点扩建活动,取消尚未开工的移民住房建设。在会谈开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总统里根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本月十一日和十二日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会晤以失败而告终,不欢而散,会晤后双方互相指责。这再一次表明当前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尖锐性和对话的复杂性。 戈尔巴乔夫和里根在两天里先后举行四轮共长达十一个多小时的会谈;两国外长举行数小时单独会谈;双方的高级助手十一日还组成两个小组,分别就军备问题以及“人权、地区性冲突和双边关系”通宵达旦举行会谈。但结果不仅未能就军备控制与地区性冲突等问题达成协议,而且连原定戈尔巴乔夫今年访美举行两国首脑第二次正式会晤的日期也没有定下来。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在裁减战略武器和中程导弹问题上曾一度达成协议,但是会晤还是以失败告终。  相似文献   

11.
八月底在日内瓦举行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外长间接会谈,由于苏联对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仍无诚意,在关键性的苏联撤军问题上仍然没有达成协议。这是一九八二年六月以来由联合国秘书长及其私人代表、负责特别政治事务的联合国副秘书长迭戈·科多维斯居间传话的阿富汗问题第五轮间接会谈。会谈是今年六月底阿巴外长在日内瓦举行第四  相似文献   

12.
平壤专电 从去年12月12日以后一直处于中断状态的朝鲜北南方高级会谈,10月22日终于复会。以延亨默总理为团长的北方代表团和以郑元植总理为团长的南方代表团聚首平壤,举行第四次北南方高级会谈,商讨实现民族和解与国家统一的大计。 这次会谈同前三次会谈相比,  相似文献   

13.
华盛顿专电 美国国务卿贝克和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9月23日在美国西部怀俄明州的杰克逊结束为期两天的会谈后宣布,布什总统和戈尔巴乔夫主席将于1990年春末或夏初在美国举行两人的第一次最高级会晤。 这次被此间新闻界称之为“次最高级会谈”的美苏会谈,是从谢瓦尔德纳泽21日在华盛顿会晤布什总统开始的。而美苏五个专家工作小组——军控、人权、双边关系、地区冲突和跨国问题小组早在18日就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7月8日至9日在巴黎举行了两天会议,讨论中东地区的军备控制问题。会议结束时通过了一项《关于中东军控、军品转让及武器不扩散问题》的文件,对当前武器扩散的趋势表示关切,认为应在全球和区域范围内采取公正、合理、全面、均衡的防止武器扩散和控制军备的措施,并主张对武器出口采取负责的态度。文件还表示支持在中东地区建立无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区,赞成对中东地区实行会面的军控方案。 在海湾战争结束不久,中东地区出现了新的军备热,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此时举行这样一次会议,并就中东的军控问题初步达成了一些原  相似文献   

15.
莫斯科专电 来自中东大多数国家、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共同体、日本、加拿大等19个国家和方面的代表1月28日和29日聚集莫斯科,共同探讨解决中东地区问题的方法,为已经开始转动的中东和  相似文献   

16.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代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经过两天的会谈后,1月18日发表联合声明,承诺将继续推动印巴和平进程。印巴为解决两国间争端问题于1998年10月举行第一次会谈,当年11月举行了第二次会谈,但均未取得实质成果。此次第三轮会谈最后发表联合声明,标志印巴和平进程向前跨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相似文献   

17.
天问 《瞭望》1994,(35)
世人瞩目的朝鲜和美国高级官员会谈,迄今已经举行了三次.两国最新的一次高级官员会谈是8月5日至1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这次会谈就双方关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达成了协议,被称为取得突破性进展,将对朝鲜半岛以至东北亚地区产生深远的影响.关于朝美关系正常化问题,美国长期以来持强硬态度.前两次高级会谈没有就这个问题取得什么成果.但是,在第三次高级会谈中,作为实现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的第一步,双方将分别在对方的首都建立外交代表处,并将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为实现朝美关系正常化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这是美国对朝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此举为朝  相似文献   

18.
巴黎专电 西哈努克亲王、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总理宋双和金边政权总理洪森11月7日和8日在巴黎以北的费尔昂塔德努瓦镇就柬埔寨民族和解问题举行了秘密会谈。这是继西哈努克亲王和洪森在1987年12月和今年1月两次会谈后第一次举行的柬埔寨三方会晤。 据透露,三方就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对撤军实行国际监督、柬四方在未来政府中的地位和组织大选的程序等阐述了各自的立场,交换了意见,但对实质性问题没有找到共同的看法。正如宋双总理在会谈结束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的:这次会谈未能取得预期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国务卿贝克在海湾战后的4次中东之行中,都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如今,贝克在叙利亚宣布接受美国召开中东和平会议的建议之后匆匆第五次来到中东。这一次,对贝克来说,机遇是比较好的。因为,阿拉伯国家为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再次作出巨大努力。 7月17日,首站叙利亚。贝克同阿萨德总统会谈后说,阿萨德无条件接受美国建议是“非常积极的  相似文献   

20.
阿尔及尔专电 历时5天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20次会议9月28日在阿尔及尔闭幕。这次会议经过激烈的辩论,终于就巴勒斯坦参加拟议中的中东和会的原则基础通过了一项政策声明,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今后参加中东和会确定了方针和原则。它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斗争和巴勒斯坦问题的解决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海湾战争以后,中东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原有的阿一以矛盾更加突出。美国为了维护它在该地区的利益,在海湾战争后趁势提出按照联合国安理会242、338号决议和以“土地换取和平”的原则解决中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