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当前我国土地制度必须实现相应的变革,以实现土地领域更多的价值创造,并使价值的分配更有利于农民群体。从政治过程的视角看,土地制度安排是在一定的政治决策机制下各政治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其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城市利益团体、农民群体各自的目标需求与实际拥有的资源决定着它们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与能力。因此,土地制度的变迁近期需要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长期则必须增强农民群体的组织能力与资源,以实现政治过程中主体力量对比格局的改变。在这两个阶段,各种关键行动者都发挥着原动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与效率增进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制度和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 ,可以发现在中国给农民创造一个好的制度环境 ,并力求增强土地制度的绩效是十分重要的。为此笔者认为 ,家庭承包制并不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终结 ,而仅仅是改革的开端 ,家庭承包制本身要完善 ,要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是“非帕累托创新” ,只有在土地制度立法 ,稳定土地承包制关系 ,培育农民利益团体并增强其谈判力等方面充分发挥国家的作用 ,才能真正增进土地制度效率 ,促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变迁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包括资源稀缺、利益诱导、经济激励以及人们偏好和其他因素的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遵循制度变迁的一般路径,变迁过程由政府第一行动集团为主导,以农户第二行动集团为主体,通过确权到户、配套改革和规范流转等重要环节,共同实现改革与变迁目标。深化林权改革的主要路径是构建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完善林权改革的配套政策、优化林业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4.
正制度创新对一个地区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制度创新本质上是制度变迁,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在人类社会经济变迁的过程中,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和自然禀赋状况,制度变迁对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制度经济理论认为,制度的创新与变迁  相似文献   

5.
在农地制度和政府角色双重视角下的征地制度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现行征地制度的重大缺陷导致土地市场失范无序、社会矛盾多重积聚.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中国现行农地制度事实上否定了以家庭承包经营权为核心的土地他项权利的存在,制度环境的不成熟使得地方政府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约束条件下,在征地过程中表现出过分掠夺的行为特征,导致农户和国家利益双向受损.重新安排与土地征用相关的制度,必须改革和完善农地集体所有制;回归政府角色,改革官员考评制度,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事求是地解决现行"公共利益"征地问题;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和强大化,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  相似文献   

6.
土地经营权流转涉及诸多社会行为主体的利益.因而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供给过程,必然是一个多元利益主体的博弈过程.本文基于对义乌土地流转现状的考察,比较了义乌市2007年和2008年的土地流转状况,分析了义乌市政府、各镇街、村级政权等基层组织为推进土地流转所进行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在变迁过程中,各流转主体在利益极大化原则下,采取的多元博弈策略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作者的一些不成熟看法.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辉煌一时的山西票号在向现代银行过渡中曾出现过两次机遇,但都没能把握住。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就票号错失变迁机遇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根源在于:第一次合组银行失败———初级行动团体的缺失。由于其内部制度导致了决策层创新能力的逐步弱化,阻滞了初级行动团体的形成;第二次合组银行失败———次级行动团体缺失。由于组织内部各利益主体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导致合组计划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直接关系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宁夏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演进过程来看,我区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对国企改革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业已在部分地方探索试验、以"确权"和"市场化"为主要目的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需要防范四大风险:一是产权改革过程中偏离产权主体利益的风险;二是改革过程中出现两极分化和农村社会阶层对立的风险;三是产权改革成本难以分解的风险;四是集体资产监管缺位的风险.由此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改革必须坚持以诱致式制度变迁为主,保持制度变迁趋向与参与主体利益取向的一致性;必须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制度,促进农民以组织化的形式参与土地产权交易;必须努力构建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成本分解机制;必须实行行政与经济职能分离.建立有效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机制;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制宜原则.  相似文献   

10.
理念与制度: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理念路径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坤 《实事求是》2012,(2):64-67
新制度主义中的历史制度主义指出,结构意义上的制度是指关注制度、利益与理念之间的结构性互动来寻求导致某一政治后果的因果关系。运用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以结构意义上的制度观为基础,构架理念——制度的互动关系来梳理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以后的理念路径与制度变迁,我们可以看到,党的领导集体通过对社会实践和利益关系的重新认知来实现理念的更迭,在理念与制度“均衡——非均衡——重现均衡”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实现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我国区域发展制度变迁在模式上属于供给强制型,各级政府是其制度的供给者,其中地方政府在区域发展制度变迁中充当两种角色一是以“第一行动集团”的身份,在自身的职能范围内主动进行制度变迁;二是以“第二行动集团”的身份,对微观主体的制度变迁活动进行鼓励和扶持,促使制度创新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的土地产权权能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经济发展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变更的一般规律,总结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地制度创新的启示。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制度变迁与农民土地权益演变关联紧密,由政府作为土地制度变迁的主体,进行制度创新,这是我国目前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陈占锋 《学习论坛》2007,23(4):34-36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创新的路径极大地影响着创新的结果。在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下,我国的土地制度创新要克服路径依赖,实现强制性制度变迁;政府要承担起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责任;强制性制度变迁要以诱致性制度变迁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中国行政审批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遵循"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变迁"的发展路径,有着独特的路径依赖,并且这种路径依赖具有一定程度的内生性.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行政审批制度变迁取得了初步的制度收益,但在改革过程中这两种路径依赖特性得到了自我强化,使制度改革锁定在一种僵滞时期.目前改革的重任就是突破政府主导型和渐进式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使改革向和阶段性突破和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  相似文献   

15.
熊友华 《党史博采》2005,(4):96-100
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基本理论,从经济利益弱势群体的特定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制度变迁的基本脉络和现实特点,对我国现阶段制度变迁同经济利益关系异动的关联性进行了一般分析,指出制度变迁的连续性、非均衡性、市场取向性决定了经济利益关系异动的频繁性、不公平性和市场趋向性.  相似文献   

16.
王艳敏 《红旗文稿》2012,(16):21-22
土地问题一直是中国农村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在有关土地的各项制度中,征用制度涉及政府、用地单位、农村集体、农户等多方面利益主体,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全局。党的十六大之前,征地制度的基本框架是1999年1月1日施行的《土地管理法》。该法明确规定了"用途管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出了以货币安置为主、"按照被征用土地  相似文献   

17.
由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变迁引发了中国农村、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制度扩张效应,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方方面面。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度的边际效用递减,已呈现出许多问题,细碎化的土地经营限制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通过对阜阳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影响土地流转种种因素,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守英 《前线》2014,(5):17-19,27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土地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整体、系统的改革部署。改革方案既牵涉土地权利制度安排,也牵涉到土地市场形成与发展以及征地制度改革,尤其牵涉到城市化进程中最关键的利益问题——即土地增值收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公平分配,这一改革将对我国发展模式转型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土地制度改革与全局改革的关系土地是牵扯利益相关者最多的一个载体,生活  相似文献   

19.
约翰·坎贝尔指出不同制度分析范式在制度变迁的模式描述、机制解释和观念基础剖析等方面存在共同问题,并提出一种综合性的制度变迁理论.在这一综合性的理论建构中,坎贝尔将制度变迁的宏观模式与微观机制,制度企业家的能动创新与制度环境的结构性约束,以及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对制度变迁的影响等理论要素结合起来,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受制约的制度创新过程.本文结合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研究现状,论述了坎贝尔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的三个重要启示:从结构功能分析走向过程机制分析;将制度影响分析与主体能动分析相结合;在决策过程分析中关注思想观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求实》2014,(8)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存在社会管理、社会服务和政治参与方面的制度性障碍,呈现城市户籍排斥、社会保障缺失和政治权利剥夺现象。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困境源于制度变迁成本(制度设计成本、制度转换前后的摩擦成本和新制度生成后的机会成本)过高和制度变迁路径依赖。为此,要努力构建"三公"社会环境,深化户籍制度管理改革,畅通基本利益诉求渠道,推进相关法律创新进程,大力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