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出现的一系列热点──欧元启动。1999年1月1日,欧元启动02002年之前,欧元区国家的货币与欧元并行。此后欧元为欧盟国家的唯一货币。欧盟国家之所以不惜牺牲局部利益,甚至放弃部分主权来换取欧元的出台,是为了推进欧洲的经济一体化,增强欧洲的整体经济实力,与美、日相抗衡,真正成为多极世界中强大的一极。欧元问世对欧洲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欧元打破货币壁垒,创造更广阔的内部市场;单一货币将完全消除区内贸易的汇率风险和汇兑成本,推进欧洲银行、保险业的并购和发展;欧元问世将使欧洲拥…  相似文献   

2.
在2001年10月第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的新型创业资本市场论坛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享有"欧元之父"之誉的经济学家蒙德尔教授说:"随着欧元的出现,当今国际货币市场已出现了美元、日元、欧元三大稳定  相似文献   

3.
从2002年1月1日起,欧元已经作为12个成员国的唯一合法货币正式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事实上,欧元的影响范围将远远超出这12个成员国,仅欧元发挥直接决定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就约有40多个。 欧元的启用是国际金融史上重要的一页,对中国贸易和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亚洲需要研究借鉴,中国应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4.
按照1991年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计划 ,1999年1月 ,欧元作为新的币种正式登上国际货币舞台 ,由此 ,欧元所覆盖、统领的欧元市场也随之形成。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的又一个新的亮点。它以统一的货币联盟将德、法、意、卢、比、荷、西、葡、奥、芬兰、爱尔兰等十一个国家连接成更为密切的伙伴 ,造就了迄今世界各种区域性市场中组合最为紧密、国别界限最为淡化、最为统一、自由的贸易体系 ,使得欧元市场呈现出新的特点 :1 市场货币关系单一化。货币的统一 ,规定了欧元区各国间的货币收支、结算、汇兑以及转移全部由欧…  相似文献   

5.
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首批加入欧元的欧盟11国将开始使用统一货币及执行由欧洲中央银行制订的统一利率和汇率政策,欧元的启动无疑将使我国同欧盟的经贸关系面临新的形势,也将为我省经贸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欧元对我省经贸发展带来?..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和5月,希腊一大批欧元债务将到期。由于到期不能支付债务的违约预期,将引发欧元的信用危机,欧元兑换美元走低,重回到2004年的水平。小小的希腊债务危机,居然把欧元汇率打回到过去数年前的水平,令欧洲人大为震惊。  相似文献   

7.
刘洪举 《新长征》2007,(7):56-57
在2001年10月第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的新型创业资本市场论坛会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享有“欧元之父”之誉的经济学家蒙德尔教授说:“随着欧元的出现,当今国际货币市场已出现了美元、日元、欧元三大稳定角。由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和加入WTO,人民币可以逐步开放自由兑换后,中国有可能成为第四个货币区的候补人选。”  相似文献   

8.
欧元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在欧洲联盟15个成员国中的12国正式投入流通,成为它们统一的共同货币,这是国际政治与世界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欧元正式流通将对世界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市场等产生日益重要而又深刻的影响,其作用所及远远超出欧洲联盟本身的范围。一、欧元与世界格局20世纪80—90年代之交冷战结束后,欧洲由冷战时期作为美、苏之间主要争夺对象的第三者变为直接面对美国的第二者,人们本来预期这将会大大提高欧盟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主要由于欧盟缺乏政治意志,更缺乏军事实…  相似文献   

9.
欧洲统一货币—欧元正式启动,是世界货币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欧洲经济及政治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毋庸置疑,欧元的产生不仅将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领域产生一系列重要的影响,而且也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欧元与中国的对外贸易近年来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关系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1997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总额已达到430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3.2%。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238亿美元,欧盟位居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中国从欧盟进口192亿美元,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进…  相似文献   

10.
欧元货币于今年元旦正式投入流通至今,成为在欧洲大陆上正在蕴积和涌动的新的力量。欧盟普遍出现了“欧元欣快症”。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和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发表讲话,称“欧元是欧洲统一的象征,是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工具,统一的货币将使欧洲变得更加强大”。但实际上,欧元对欧盟来说并非“万灵药”。欧盟经济稳定发展的盾牌欧元流通之后,欧元区内部合作空间更为广阔,对外则大大增强了国际贸易的额度。欧元的自由流通,将使欧元区国家突破以前国家间存在的汇率风险,资本得以跨国界流动,从而使欧洲金融一体化程度提高,资本…  相似文献   

11.
2010年4月和5月,希腊一大批欧元债务将到期。由于到期不能支付债务的违约预期,将引发欧元的信用危机,欧元兑换美元走低,重回到2004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2日,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欧盟成员国中的11国一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一将于1999年1月1日统一以欧元作为货币,只有希腊、瑞典、麦丹和英国仍徘徊在外。从1999年1月开始,欧盟将分三步逐步推出欧元。第一步,从1999年1月1日开始引入“概念性欧元”。此时的欧元并不以纸币、硬币的实物  相似文献   

13.
欧元的启动,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将是一大创举。它不仅对欧盟经济本身,而且对世界经济将产生重大影响,中国也无法避免来自欧元的震撼。一、欧元的启动对欧盟内部的影响欧元的启动,到目前为止是欧盟所有措施中最具有意义的,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它意味着一个统一的欧洲雏形的出现,表明欧洲一体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欧元的诞生,不仅是实现欧洲一体化必不可少的步骤,而且给成员国带来诸多利益。首先,简化流通手续,降低成本消耗。由于成员国之间使用不同的货币,在经贸与金融交往迅速增加的情况下,银行业务量大幅度上升。据统计,欧盟每年用在各种货币兑换和佣金上的支出近450亿美元,在内部流通和对外贸易方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开始在欧元区12国流通。2002年7月1日,欧元区12国的原有本国货币将停止流通。鲜为人知的是,正是来自中国的金属铸造了欧元硬币。3年前,一家中国铜厂击败了来自美国、德国、韩国等国的11家公司,为欧币的制造提供金属。1998年初,就在欧元成为11个成员国(除希腊之外的所有现欧元区国家)货币的前一年,河南洛阳铜加工厂对网上发布的一则消息发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伊朗政府下令其中央银行将海外美元资产替换为欧元资产,并改以欧元为对外结算货币,同时宣布今年将以欧元编制政府预算。伊朗政府发言人埃罕么强调,这是为了全面结束依赖美元的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2):18-18
全球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发布的《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欧元汇率走低和境外旅游升温刺激下,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购买了全球25%的奢侈品。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3,(18):65-65
欧盟经济与财政理事会(即欧盟财长会议)日前正式批准拉脱维亚明年加入欧元区。从2014年1月1日起,拉脱维亚将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欧元也将取代拉脱维亚本国货币拉特。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雷恩说:“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显示了欧洲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进展,对拉脱维亚而言,其就业市场和经济增长也会受益。”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4,(19):81-81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在西班牙,公共工程最终花费经常超出预算。据统计,在2008年至2014年1月间,西班牙发展部在项目调整和补充项目上的花费高达51.2亿欧元。以马德里至巴塞罗那的高铁为例,该项目竞标起拍价为75.5亿欧元,竞标价为68.22亿欧元,但项目最终花费高达89.96亿欧元,超过竞标价31%。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对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影响1提高了欧盟的国际经济和战略地位。欧元启动对欧盟的经济发展带来许多有利的促进因素。其一,刺激消费。欧元实施后,内部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居民可从商品价格下降中获得好处;兑汇费用的消失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其二,促进...  相似文献   

20.
1998年5月2日-3日,欧洲召开首脑会议,就1999年1月1日启动欧元所涉及的最后关键问题作出了决定。这标明欧盟有关国家向货币联盟的目标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基本上清除了技术、机制和政策等方面的难题,欧盟的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今,欧元在世纪之交如期而至。在这一时期,国际及国内各界对此提出种种预言和争论。 一、欧元与欧盟 欧元与欧盟的关系最密切、最直接,所以国际及国内各界对欧元与欧盟前景的看法最多也最复杂,分歧很大,未能达成共识。乐观的观点认为:1.欧洲统一货币之后,各国央行可以减少对付货币危机而要保留的外汇储备,能节省很多资金用于经济建设。2.欧元一经出世,也就宣布了欧盟央行的诞生,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