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频繁的台风、干旱、洪水,冰川加速融化,物种加速灭绝,这些都是全球变暖带来的灾难,而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导致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而我们每天都要呼吸、上网、用电、坐车  相似文献   

2.
肖浩 《党课》2011,(3):93-95
全球人口不断增长和经济活动规模不断扩张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伴随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日益成胁着入类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0,(2):15-15
碳排放主要指的是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这个概念可能包括某个区域、某个群体或者某个生物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京都议定书》附件中强调了六种温室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有甲烷、氧化亚氯、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这些气体被认定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帮凶”。在影响气候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比率至少占60%。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8,(3):55-55
孙广勇在1月30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近年来,诸如暴风雪、寒流、暴雨、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发生的频率增加,强度也加大,气候问题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性问题。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与历史同期相比出现较少的小概率天气气候事件。造成极端天气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尽管海湾地区遭受了罕见的寒流袭击,与全球变暖之说似乎相悖,但实际上全球变暖和局部严寒并不矛盾。全球变暖只是指全球气温呈总体上升趋势,并不排除局部地方发生严寒。气候变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反常的严寒和暖冬,还导致了夏季高温热浪,海平面上升、岛国消失,南北极地冰川消融。洪涝、大早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加,对人类的生存形成直接威胁。上世纪80年代初期,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20起自然灾害,而现在已增至每年500起左右。  相似文献   

5.
领导视窗     
据中新网报道,世界自然基金会警告说,由于全球变暖,喜马拉雅冰川已经成为全球退缩最快的冰川,而这将最终导致中国、印度和尼泊尔地区成千上万以冰川供水河流为生的人群面临巨大的灾难。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喜马拉雅冰川、冰川退缩及其对尼泊尔、印度和中国影响》指出,喜玛拉雅冰川退缩的速度正随着全球变暖不断加速。报告显示,这一地区的冰川正在以平均每年10-15米的速度退缩。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项目主任JenniferMorgan说,喜马拉雅冰川的急速退缩首先将导致河流来水量急剧增加,同时会导致大范围洪水爆发,但几十年后这种现象将转…  相似文献   

6.
来洁 《党的建设》2014,(8):59-59
未来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全球二氧化碳的累积排放量。在高排放情景下,人类可能无法实现“比工业化前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预期目标。如果将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控制在1万亿吨碳(约合3.7万亿吨二氧化碳),人类有2/3的可能性能够把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与1861-1880年相比);如果把累积排放控制在1.2万亿吨碳(约合44万亿吨二氧化碳),有一半的可能性能够实现温控目标;如果把这一限额放宽到1.6万亿吨碳(约合5.7万亿吨二氧化碳),实现温控目标的可能性则只有1/3。  相似文献   

7.
热词     
<正>碳监测卫星12月22日凌晨,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发射升空。过去150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上升到400ppm,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引发的温室效应被认为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利用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成为科技发达国家竞争的焦点。2009年日本发射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8.
低碳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全新变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依赖于化石能源,过度排放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危及人类的生存环境。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以全新的理念变革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是减缓气候变暖、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正在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正处在重要的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课》2013,(6):104-10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世界上的冰川正在逐渐消融,对于其中的一些冰川来说,这种消融最终将让它们走上一条不归路。 库里卡里斯冰川位于秘鲁南部的安第斯山脉,是从奎尔卡亚冰帽延伸出的众多冰舌中的一个,不仅是安第斯山脉中最大的冰川,也是全球最大、融化速度最快的热带冰川。多年研究这条冰川的俄亥俄州立大学冰河学家汤普森说,这条冰川的变化对气候变迁效应提供了最强烈的证据,五年内,冰川将融化殆尽。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1,(16):4-11
常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极如今已然成为全球热点。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盖消融加速,北极丰富的能源和便利的航道越来越具有实际利用价值,引得周边国家纷纷制定相关战略,加强对北极资源的控制和开发。更有甚者频频展现“肌肉”以宣示自己的军事存在,为下一步争夺更多的北极利益抢占先机。北极周边国家的剑拔弩张,预示着一场引人瞩目的“北极争夺战”即将打响。  相似文献   

11.
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是近几十年来全球发展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而金砖国家因在最近十多年的优异表现而成为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典型代表。金砖国家异军突起的动因和特点何在?未来持续赶超面临哪些瓶颈?金砖国家崛起及其相互间合作强化会对全球新兴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及全球治理格局变化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考察这些经济体的追赶式发展趋势及其特点、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不仅有助于推动这些经济体自身的成功崛起并为其他新兴经济体的进步与繁荣提供有益启示,总结新兴经济体发展规律,还能更好地理解全球化加速背景下世界发展动力结构与治理结构变化趋势,有助于探讨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发展、全球治理结构优化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撰文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显著的影响,将导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潜力下降、不稳定性增加。气候暖化将导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水分亏缺、农业自然灾害频发,粮食生产波动性加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水资源短缺、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今天,发展低碳经济备受关注。人们在城市里探索着低碳的发展之路,而占国土面积57.59%的乡村又能否发展低碳农业?  相似文献   

14.
《江淮》2005,(4)
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具体说,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是:与1990年相比,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  相似文献   

15.
项平 《学习导报》2010,(3):17-20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在这一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项平 《新湘评论》2010,(3):17-20
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在这一大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绿色和低碳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潮流。而低碳经济的核心在于通过能源和减排技术的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制度创新及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转变,从而有效控制碳排放,抑制气候变暖,促进和保持全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丁丁 《前线》2008,(2):40-41
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污染物排放。由于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将环境保护作为能源战略的重要目标或重要因素。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党风建设》2002,(12):26-26
大气污染 全球每年使用矿物燃料排人大气层的二氧化碳达55亿吨,每天平均有800人因吸入污染的空气而死亡。  相似文献   

20.
苗青 《党课》2010,(15):116-119
这些年,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低碳生活越来越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德国,社会各界更是对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普遍将讨论改善环境、资源节约、可再生能源以及二氧化碳减排等话题作为一种时尚、一种对外展示个人和集体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