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粟岚 《创造》2012,(8):60-61
边疆民族地区如何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边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呢?普洱市从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以民族文化建设推动群众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保障自己文化权益、享受民族文化的同时,提升了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增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实效性。所谓民族文化,特指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少数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刘锋 《今日民族》2013,(11):50-51
新时期民族干部培养与选拔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首先,民族干部要有丰富的民族知识和民族认同。也就是说,作为一名民族干部,要有一定的民族社会和文化基础,了解民族工作的现实基础和最终目标。在这个基础上,他才能在具体的工作中发挥其才能真正服务于民族地区的工作现实,不致引起民族冲突,引发民族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在改革日益深入,开放不断扩大,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下,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须俭 《群众》2011,(7):63-6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党的十七大以来,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通过一系列积极举措“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并将文化发展目标落脚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突出强调了“文化的力量”。这从根本上体现了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定位和作用,体现了文化作为“精神家园”的意义,为我们多角度体会文化内涵,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马志敏 《今日民族》2009,(11):55-56
民族博物馆在宣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工作不断加强,资金投入逐年加大。笔者认为,面对浩如烟海、.有形或无形的民族文化,民族博物馆的建设应该有更多的形式可供选择。  相似文献   

6.
覃萍 《求索》2005,(7):63-64,154
民族文化为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提供重要资源,是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的重要基础,能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我们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宽松的社会环境,并为各民族文化的现实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创新提供巨大的空间。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的潜在资源,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各个方面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民族、宗教和精神文明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在民族地区和信教地区,民族、宗教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操作却是有关联的。各少数民族和信教群众需要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在这些地区认真评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促进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同样,民族工作、宗教工作做好了,又可以促进民族、信教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由于民族、宗教工作中也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民族、宗教地区思想道德水平下降,出现了许多不文明的现象和不稳定的因素c具体表现在:第一,封建迷信盛行。土地庙、山神庙、巫婆神汉、看相算命死灰复燃。第二,…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论证了少数 民族传统文明建设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提出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加强我国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 设,应该充分认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重视传统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外来文明、在物质文明建 设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9.
《思想工作》2005,(3):14-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明。让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再一次在党的纲领性文件中确立了重要地位,为赤峰市扩大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加快民族文化大市的建设进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文化是由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历史继承性和民族性。社会主义文化生产,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研究文化产品的取向,是要解决文化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品的取向是一个新课题。在实践中文化生产必须克服“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在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长期以来我们强调文化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实际上却是搭经济的车,而不是…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兴盛传承的根基,是一个民族得以安定集聚的精神内核,更是一个国家凝聚力、向心力的根源。从文化层面研究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民族凝聚力问题的本质,这对于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民族凝聚力是以民族为载体的文化认同,当代民族凝聚力提升面临着新形势和新的挑战。生生不息的文化生命力,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向心力。建设文化强国,就是要通过整合、聚集文化资源,以形成持久、强大的文化认同,使民族凝聚力获得提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紧密关联。“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自己的经济,必须发展自己的文化。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成为我们在新世纪所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在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热潮中,武汉怎么办?笔者认为关键是培育和提升武汉城市精神。  相似文献   

13.
黄晓群 《云南人大》2006,(10):14-17
边疆民族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的源泉和体现,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其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充分利用韦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为增强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唐荣双 《前沿》2011,(20):131-13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在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维护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抗腐蚀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合理地解决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面临的问题,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历史与现状,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民族地区的发展,作了分析阐述,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内容、目标和保证,民族地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桂海论丛》2004,20(6):80-83
民族文化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发展基础、智力支持,它还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证,同时它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丰富载体.我们要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7.
田华 《今日民族》2012,(8):55-56
文化背景是民族地区基层群众工作创新的深厚土壤。积极推进基层群众工作与民族文化发展的有机融合,兼收并蓄,在理念与实践层面上使民族文化成为密切联系地方党群关系的有效资源,成为处理好地方群众内部矛盾的有效途径,成为提升基层群众工作影响力的有效工具,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云南民族地区群众工作跟上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在1992年的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健康素质,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需要。”为此,认真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切实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  相似文献   

19.
把建设民族文化大省作为云南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志性工作,既符合云南文化的自身实际,又利于世纪之交中云南经济的跃然发展。如何使这一构想得以实现,让丰富多彩又充溢生命活力的云南民族文化在新世纪的云南社会经济变革中勃起为奇异的驱动力,既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又必须采择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一、文化大省应当具有新时代的色彩云南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其间,民族文化的内涵意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我们在建设中,要张扬、要展示的,不是历史意义上的曾经存在物,而是文化意义上的优秀精粹品。要抢救、要保护的,不是那些在历…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深刻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们必须弘扬和培育这些民族精神,并把它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江泽民同志的这一重要论断,强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