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凤青 《工会论坛》2009,15(1):148-149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对基督教进行批判的同时,也肯定了基督教精神的伟大。受当时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其基督教观经历了两次转变。陈独秀基督教观之所以有如此转变,主要是因为受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主义思潮、文化运动中反孔思潮、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唯物史观的影响。但是由于受唯物史观的影响比较彻底,陈独秀最终确立了无神论的宗教思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来源分析,力图指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源泉,其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马克思本人的宗教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的基础。马克思的宗教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有关于宗教的本质、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发展和灭亡、宗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这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体系。马克思对人本宗教的继承和批判,有着从启蒙无神论到科学无神论的思想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最终形成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程。面对正义问题的诸多困惑,马克思本人对正义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最终形成了自己的正义思想,其思想历程可以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三个阶段。萌芽期是对正义思想的继承,主要体现在其博士论文以及《莱茵报》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表达了自己对正义的渴求;发展期是对正义思想的批判,从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开始,直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年稿》中对正义进行阐述和分析;成熟期是其正义思想的确立时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义正义观。合理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趋势,人性最终得以解放。  相似文献   

4.
古希腊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及其正义思想,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正义思想都对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共同构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渊源。古希腊的哲学观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正义思想为马克思正义观的构建提供了思路和视角,在批判借鉴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学说,研读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后,马克思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人类的自由解放为目标,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关于正义观的各种积极因素,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观。  相似文献   

5.
韩非对鬼神观念持否定的态度,这一认识深刻影响了他的法学观.一方面,无神论的法学观激发了韩非法治思想的理性之光,主要表现在治国之道、立法基础与司法实践三个方面.另一方面,无神论的法学观也扭曲了韩非对法的基本认识,促进了极端君主主义与重刑思想的形成.分析韩非无神论的法学观,不仅具有历史考证的认识功能,也具有现实的反思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为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造了舆论,为破除几千年来“君权神授”和“假天以治人”的封建专制精神支柱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和理论依据。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与辛亥革命问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7.
初高中阶段正是学生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课的作用就尤其重要。因为它不仅要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道德观念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指导。这就对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新世纪的中学政治教师所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简单概括起来,应是八个字“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以及由他名字命名的"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这不仅体现在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危机的批判性揭示依然伟大,也在于其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人们认识现实社会的指导意义,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世界各地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来纪念这位思想巨人,也由此掀起一场普遍性的理论反思——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为什么要纪念马克思?值此,本刊特设"马克思诞辰两百周年笔谈",邀请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来进行学术审思。吴冠军认为,现代性的根本问题不是"正当性"问题,而是"真诚性"问题,即那些被许诺的内容恰恰在同一过程(现代社会运作)中被实质性地弃置,马克思对"商品"的分析已经揭示出内嵌在现代性中的"结构性不诚",齐泽克以及阿甘本、拉克劳、巴迪欧、巴里巴等当代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实质上发展出了对现代性的"真诚性"一个重新诊断。臧峰宇认为,自我意识哲学的启蒙特质与马克思开启的新政治哲学是探究马克思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学术思想关系的新视角,探究新时代的哲学精神,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理解马克思超越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方法与当代意义。蓝江认为,今天资本主义全球化,帝国主义强权势力仍然在世界范围内肆虐的情境面前,在这些西方左翼理论家看来,我们不仅需要将马克思的思想火种传承下来,而且需要在今天的背景下,将马克思的精神变成真正革命实践的武器,让共产主义的光芒成为人类的未来希望。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满怀人类的幸福的思考走上了"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探寻之路。博士论文阶段是马克思对"人的自由何以可能"的自我意识追寻与超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构成了马克思早期谋求"人的自由何以可能"解放之路的决定性阶段。  相似文献   

10.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所特有的现象。宗教思想也是人类思想宝库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关于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样对宗教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科学分析,就此形成了比较丰富的关于宗教问题的思想。本文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从有神论到无神论、从唯心主义宗教观到唯物主义宗教观、从唯物主义宗教观到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的三次转向。本文具体分析了这三次转向的思想内容,并同时揭示了马克思宗教思想发展"三次转向"给我们的精神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