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走向成熟的政党。党的历史上曾经数次大规模地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执政经验.对于党更好地实现其宗旨,夺取政权、掌握政权、运用政权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2004年末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概括了党执政的六条基本经验.是党在新时期继续加强执政经验总结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学术界对于党的执政经验的研究又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值此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特就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党的执政经验的研究状况略作梳理.以期进一步深化党的执政规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权和怎样建立这个政权,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在这当中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政权理论的中国化。回顾总结这一时期党的政权建设的经验,对加强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以民族革命为主要内容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建立的一种特殊政权形式。它既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也是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广泛的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民主政权。其在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依靠工农、民主执政、多党合作等丰富历史经验,对于新时期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4.
正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是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措施。回顾历次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早期历史上,怎样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的建设,缺少一定的经验。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结历史经验,创造了整风运动的方法。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我国党政关系的演变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的党政关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过渡阶段(1949到1955年)民主革命时期,对如何处理党与革命根据地政权之间的关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分散的根据地到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上升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以后,党对如何处理同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也没有提供成功的范例。因此,在建国之初,党根据国内阶级斗争复杂尖锐,国外帝国主义侵略封锁,国家机构尚处在初创阶段的历史特点,总体上沿用了在草命战争时期党和根据地政权关系的作法,即党委集权,对国家机构实行一元化的…  相似文献   

6.
总结党全面执政的60年历史经验,一个最重要的历史启示就是要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决定了人民选择党来执政的历史必然性;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奠定了党执政60年政权稳固的历史基石。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是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对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侵蚀、保持党和国家政权永不变质具有重大意义。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的形式主义、好大喜功和生活作风上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糜之风,  相似文献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清除和杜绝苏区党和政权中的官僚主义、腐败等现象,借鉴苏联监察制度经验,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建立了一套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官僚主义、反贪污、反腐败运动,从而使红色政权成为一个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权,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衷心拥护。笔者根据自己掌握的历史资料,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监察机构和反腐败斗争作一略述,以求对我们今天的监察工作和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方位转变之时,毛泽东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思想,将之视为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历史体现、视为保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的内在需要,从而以"两个务必"作为党执掌全国政权和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基础,作为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必由之路,对当前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树焕 《前线》2013,(10):92-94
延安整风运动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是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回顾延安整风运动的经验,对于当前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问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政权运行时的重要制度。中国共产党通过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并总结党与国家政权的相互关系以及民主执政的基本规律,通过对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和运行进行分析,揭示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成就,总结中国共产党早期民主执政经验于今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02,(3)
享乐主义是艰苦奋斗的大敌,是腐败堕落的渊薮,是一个政党、一个政权、一个国家走向衰亡的起始。在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更要高度警惕享乐主义的侵蚀。因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把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作为“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之一加以强调,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的意义。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艰苦奋斗的重要性,坚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新形势下,享乐主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作风建设事关党和国家命运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的外在体现,也是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内容。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一个政党,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如果执政党不注重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各种不正之风就会侵蚀党的肌体,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恶化,最终就会失去民心甚至丧失政权。在总结我党80年建设经验、吸收世界上一些执政党丧失政权教训的基础上,江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党的作风问题,也是党的形象问题,作风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切不可小看了作风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号召,这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伟大的历史使命.历史经验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就在我们党.作为掌握国家政权的惟一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如何受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我们党的奋斗历程,是领导革命和建设不断胜利前进的历程。其中的基本经验,正如江泽民同志在“5·31”讲话中指出的: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论断,不仅深刻揭示了我们党夺取全国政权,取得革命胜利的规律;而且也高度概括了我们党领导国家建设,继续胜利前进的执政规律。一、“三个代表”高度概括了共产党执政和推动历史前进的规…  相似文献   

16.
杜君  倪琨 《理论学刊》2013,(1):45-49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局部执政具有历史环境的复杂性、政权形式的特殊性、执政基础的广大性和实践执政目标的艰巨性等特点;并积累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是党成功执政的根本保证,"三三制"是党局部执政的根本宗旨,清正廉洁是党局部执政的显著特点等经验。  相似文献   

17.
王侠 《求是》2002,(10)
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能否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侵蚀,是能否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同甘共苦,真心实意为人民谋福利的关键。对此,我们革命圣地的党员领导干部有着切身的体会。艰苦奋斗是延安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精心培育出来的。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不断开创革命斗争的新局面,从根本上扭转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为夺取全国政权奠定坚实基础的时期。在延安时期…  相似文献   

18.
党的组织是抗日根据地建设、巩固和坚持的根本保证,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的方式在敌占区建立党组织是邓小平建立党组织的基本思路;党是武装力量、群众运动、群众团体和抗日民主政权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党领导抗日民主政权的正确原则是指导和监督;整风运动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针对党的现状提出的加强党的建设的百年大计,要搞好整风,既要领导重视,也要每个同志端正整风态度。  相似文献   

19.
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把握现实,并进而开创美好的未夹。中国共产党在长达70多年的历史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个处于地下的党,到成为全国执政的党,在夺取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极其宝贵的。研究、总结和宣传这些宝贵的历史经验,使之为今天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服务,是每个党史工作者的历史责任。而要研究、总结和宣传党的历史,征集、管理好党的历史资料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1980…  相似文献   

20.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延安时期的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延安精神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能丢。我们要结合新的形势,不断总结延安经验,使延安精神成为新时期党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李智勇博士的新作———《陕甘宁边区政权形态与社会发展》就是一部结合新的实际,总结延安经验的力作。该书从政权建设的角度,考察了边区政权适应历史潮流发展和壮大的历程。陕甘宁边区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政权建设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政权形态。这一时期,也是我们党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