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联合  胡鞍钢 《探索》2011,(4):140-143
冲突是任何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矛盾。面对社会冲突的多发和凸显,必须首先辩证理性地认识冲突的社会功能;然后,对客观存在的社会冲突纳入常态化的视角进行制度化治理。在借鉴社会挫折理论等流派的基础上,提出了挫折重组理论,阐析了其在应对和处置群体性冲突事件中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理解是和谐的基础。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受动于五大心理因素:一是基本需要受到威胁;二是群体偏见大量存在;三是从众心理的本能影响;四是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频发的群体性事件反映了我国社会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对社会发展风险,既要通过发展不断为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牢物质基础,又要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以完善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为重点,健全社会规范体系、权益保障机制、利益协调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社会矛盾防控调处机制为主要内容,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建立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应急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4.
5.
近些年来,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和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社会群体性事件频发,最突出的例子是贵州瓮安事件、重庆出租车罢运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今后一段时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隐藏在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凸显,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因此,研究社会群体性事件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人们只有发生和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组合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人类社会总体就是由多种多样的社会组合交织而成的。自本世纪系统论思想兴起之后,运用有机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社会及其各种组合,大大提高和深化了人们对社会的认识。然而,以往人...  相似文献   

8.
林荣林 《唯实》2004,(7):34-36
党的十六大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出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其载入宪法,明确规定要“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国民主宪政的一件大事,它表明政治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要求。深入研讨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对于我们进一步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贯彻新宪法,有着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一、社会文明是具有内在结构的动态有机系统,政治文明是社会…  相似文献   

9.
社会组织作为一种实现民众意愿,由民众自发组成的非营利性团体,可以有效弥补新型治理模式下政府失灵的困境,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有着各级政府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合理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载体;社会组织可以发挥减压阀和稳定器的积极作用;新型治理模式需要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0.
社会资本与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资本与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社会资本的存量是有效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资源。然而,当前我国社会资本发育不成熟,在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过程中,必须壮大社会资本,加强对各基层党政干部和普通民众的法治理念和公共精神培育,转变政府治理模式,完善防治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机制并大力培育民间组织,实现民众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与激化的集中体现。在防治社会群体性事件中,某些基层党组织和部分领导干部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防治社会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正面临深刻变革。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重组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这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正常的社会秩序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何积极有效应对改革进程中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完善预防和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各种机制,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对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应从利益分配体系、利益表达和沟通机制、政府权力制约机制、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和回应机制、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等五个方面加以完善,以期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数量,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层出不穷,因多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急剧增多,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从性质上看,群体性事件仍是属于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的社会矛盾。它与由敌我矛盾导致的动乱、暴乱、骚乱,无论是从事件目的、矛头指向、影响方面,还是从主要参与者的身份、聚集方式、规模大小等方面都有本质的区别。但由于它的多发性、群体性、偶发性、盲目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实践证明,群体性事件会严重影响安定团结,造成经济损失,损害政府威信,它较之其它社会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更直接、更广泛、也更深刻。对群体性治安事件产生及其预防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实践上进行总结,对于各级党委、政府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高发期。目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是:一是有规模逐年扩大,人数逐渐增多的趋势;二是表现出非理性的情绪,对抗性加剧;三是组织性增强;四是呈现聚集迅速性;五是要求立即解决问题,“择机上访”明显。其成因有:一是在改革改制过程中,职工利益得不到保障,引发群众上访突发事件;二是贫富差距迅速拉大,引发低收入群体的严重不满情绪;三是城镇规划、拆迁,处理不恰当、不合理,引发矛盾;四是由“三乱”引发的矛盾;五是由干部不作为,推诿扯皮让群众不满;六是腐败问题引发的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是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经常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越来越多,造成的后果和影响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认识这种社会现象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不仅是 各级党政机关和信访部门应着力解决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而目也应引起社会各界对它的重视,要成为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常抓不懈的一项稳定工作。 社会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 件”的表现形式及主要特点 1、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引友的较大规模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随着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引起了利益主体、经济成份的多元化,引…  相似文献   

16.
家族势力是以家族为依托形成的一种既定的合力,对于农村社会建设有着促进的一面,但也有不相符合的一面。要正确认识家族势力的影响,并注意客观的、合理的引导,使之在农村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农民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党的执政环境面临着复杂的局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执政环境在某些层面的缺失。本文从执政党建设的高度来分析营造良好执政环境的重要性,提出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优化执政环境、妥善解决社会群体性事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艾青 《新长征》2008,(3):57-58
当前,随着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进程的加快、改革开放的深入、利益格局的调整、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推进,一方面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成份日趋复杂化,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新旧体制之间和新旧观念之间的矛盾凸显,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显现,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加,成为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正确处理好群体性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政治责任。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社会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同时应当看到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仍大量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在部分地区发生了一些群体性事件,反映出现阶段社会矛盾的一些变化。认真研究、正确处理和预防群体性事件,对于保障社会政治稳定、推动改革和建设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是当前我国社会处于深刻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诸多问题的综合反映,是现阶段社会矛盾的表现形式之一,其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改革措施不配套、政策不落实造成部分群众利益受损或生活水平下降。如下岗…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结构的基本要素包括舆论引导的主体、载体、客体、环体.分析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的结构,不仅要了解组成这一结构的基本要素,而且要进一步分析诸要素的相互关系,把握它们在这一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