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政策》2010,(6):42-44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逼人。2009年,我省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5万人,其中研究生2.5万人,本科生15.4万人,专科生17.1万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省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多措并举,各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9年底,  相似文献   

2.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就业任务可谓是十分繁重。日前,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更是发文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通过实施“2010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还应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拓展相关产业、企业、科研项目、基层等就业岗位;加强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稳定灵活就业;同时各地、各部门还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通过以上诸多措施的实施,努力使应届高校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这70%左右,当年底总体就业率达80%以上;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参与到相关的就业准备活动中,得到免费的公共就业服务;而相关领域的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的建设也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2004年是我区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扩招后,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的第二年。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的崔栋成主任说,今年内蒙古全区将有3.5万名大学生毕业,比去年净增了9000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及早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去年岁末自治区和各高校先后举办了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钱斌  童铁江 《浙江人事》2009,(12):32-33
今年以来,杭州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积极推进“九大计划”和“一大平台”为工作重点,以实训促就业和创业带就业为工作主线,大力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市共提供毕业生就业岗位8.7万余个,接收高校毕业生5.9万余名,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相似文献   

5.
《湖北宣传》2009,(2):13-1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加大。1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近期,有关部门将出台多项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教、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各媒体要认真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宣传:一是大力宣传国家积极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2012年,福建省内高校毕业生和省外高校闽籍毕业生总数达到23.6万人,加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大中专毕业生总数超过40万人,成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主体。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福建省政府于日前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此作出具体部署,并从提高省级项目补贴、鼓励基层一线就业、实施"创业引领计划"、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组织万名毕业生就业见习等方面,多管齐下,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称,2009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约有610万人,再加上过去毕业未就业的约100万毕业生。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陆续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8.
《山西政报》2006,(14):6-7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05]18号)和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晋办发[2005]18号),切实推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整体水平,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教育部《关于做好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指出,“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60万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仍然艰巨。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吉林省切实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近日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吉林省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型公益交流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斯嘉平 《浙江人事》2009,(12):14-15
今年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临安市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有3700余人,加上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需求减少、企业减员等诸多因素,今年我市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临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市人事、劳动等职能部门积极通过举办招聘会、完善就业政策等多种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当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创新思路、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面对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新成长劳动力就业高峰期的到来,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关心,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现阶段就业工作的首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营造了有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11,(13):38-3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督查工作的通知一、督查目的: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查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畅通扩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健全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4.
《江西政报》2013,(12):1
本期刊登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赣府厅字[2013]96号),文件从九个方面提出了二十条具体政策措施,为解决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奠定了基础。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被称为"最难就业年"。一是高校毕业生增幅较大。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是新中国  相似文献   

15.
2005年,内蒙古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方针,制定实施相应政策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我区高校毕业生总量由1999年的1.07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4.08万人。目前,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困难,而基层特别是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人才匮乏,加快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推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过程中,自治区劳动保障部门要求各地规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行为,督促中小企业、非公有制单位依法与聘用的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为高校…  相似文献   

16.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办学水平的综合体现。其工作质量和效果是检验和反馈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工作中亦暴露出不少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以及用人单位的选人标准,以期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提供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就业与保障》2014,(8):35-35
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南平市公务员局采取五项措施,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积极开展就业服务。建立实名制登记,开展就业跟踪服务。为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见习、就业培训、求职补助及就业推荐等促进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务院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加上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9.
云政办发〔2 0 0 5〕 2 7号各州、市、县人民政府 ,省直各委、办、厅、局 ,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省属大中型企业 ,中央驻滇各单位 :高校毕业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宝贵人才资源 ,是我省吸纳人才的主渠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关系我省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系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2 0 0 5年秋季 ,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 6 3万人 ,比 2 0 0 4年增加 1 58万人 ,增长 3 3 5%,高于全国平均增幅 13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  相似文献   

20.
陈朝晖 《浙江人事》2008,(10):43-44
随着高校扩招和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毕业生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校专业设置、就业管理模式不尽合理,以及毕业生期望过高、诚信危机和困难群体等原因,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尝试就如何做好若干就业服务工作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