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到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发表在《中国作家》第2期上的报告文学《世界上什么事最开心》,颇有感慨。文中写了大连市市长薄熙来的一件小事:薄熙来刚当市长时,政府机关规定中午12点吃饭,下午1点上班,但是很多人11点半就去吃饭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多少年也没人去管。薄熙来召开一个15分钟的会提出要求;第一,办公厅主任如果不能杜绝11点半吃饭,你就引咎辞职。第二,如果哪一个处室  相似文献   

2.
蒋萌 《民主》2010,(4):51-51
<正>领导"送温暖"通常也会讲些暖心话。元旦期间,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看望困难群众时说: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要招商引资,但绝不能嫌贫爱富,整天围着富人转,淡忘了党的宗旨,疏远了困难群众。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3)
现如今,自媒体的发展势头方兴未艾,甚至堪称自媒体的时代。自媒体具有传播迅速、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等特点,对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思政工作者如何在自媒体环境下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提出对策如下:搭建平台,因势利导,占领网络舆论的前沿阵地;熟读"兵书",招兵买马,加强掌控舆论的队伍建设;道德制度,内外联动,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力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从"华南虎"到"躲猫猫",从周久耕到"执法倒钩"事件等,都引起社会媒体商度关注,让政府强烈地感受到了媒体的威力,感受到传统社会治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因此,在传媒时代和信息社会,不论你是否喜欢,媒体和舆论已经必须被高度重视.如果对媒体及其特点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很可能你就把怨气撒在记者身上,对工作不利.如何成功、妥善、有效地引导和掌控舆论,已经成为执政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罗晶 《学理论》2012,(7):151-152
媒体是现今传播信息的重要中介。随着媒体形式和手段的发展,媒体节目和宣传成为了人们关注焦点的途径。由于关注的法律事件数量的增多和频率的增加,媒体的舆论作用开始对司法案件产生影响,渐渐地出现了"媒体审判"这种情况,也将"媒体审判"这个概念深入到了学者们的研究领域。一般人们认为"媒体审判"有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但在本文中将其分为两个概念,即"媒体监督"和"媒体审判"。媒体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传播媒介,该如何做好对于事件的客观报道成为现今媒体行业的重要课题。媒体到底是在进行"监督"还是在"审判"?通过对两者的区分与比较,理顺两者的关系,防止正当的"媒介监督"滑向"媒介审判"。  相似文献   

6.
《侨园》2017,(7)
正搞新闻的人都明白读者就是上帝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没有读者,谁为媒体"捧场"?没有读者,媒体还有生存下去的必要吗?没有读者,说明媒体脱离了群众……因此,媒体人对读者怀有很深的感情。鉴于这样的认知,为维护读者的利益,我作为本刊编辑搞了一次"微型行动"——  相似文献   

7.
1993年2月春节刚过,当选大连市市长的薄熙来走马上任。他自称"我是个爱扛活的人。"这也确实反映了这位新市长的性格和作风。他认为要为老百姓多干实事、好事,首先就必须保持工作紧凑有序的作风以及有效地利用时间。市政府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休息时间,本来早有明确规定:中午12点吃饭,下午1点上班。但有些人为了中  相似文献   

8.
《侨园》2003,(6)
辽宁省举行与神奈川县缔结友好关系20周年纪念活动今年是辽宁省与日本神奈川县缔结友好关系20周年。以神奈川县知事松泽成文为团长的神奈川县友好代表团10月16日来到辽宁省进行了友好访问。辽宁省省长薄熙来、常务副省长许卫国出席了纪念大会。辽宁省与神奈川县作为友好省县,长期以来在经济、文化、体育、教育、环境、科技、旅游方面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薄熙来和松泽成文共同签署了两省县为实现双方进一步繁荣的共同宣言和双方关于促进经济交流合作的备忘录。  相似文献   

9.
李丰  蒋红中 《学理论》2014,(2):54-55
随着传播和媒体业在互联网上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越其最初作为"新闻途径"时的范畴与功效。正是得益于诸多社会功能的实现,自媒体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互联网上拥有了自己的"发言权"和"一席之地",继而影响了现实社会。从自媒体的社会化媒体功能、社会交往功能、政治参与功能、社会监督功能、社会娱乐功能进行分析,进而完成对自媒体的社会功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数字媒体呈现出裂变式发展态势,引发了传媒领域的一场革命性变革。移动数字媒体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颠覆了传统的信息供给、信息传播和信息获取方式,从而使城市形象传播面临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加强移动数字媒体建设,对于提高城市形象传播效率、提升传播品质、优化传播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移动数字媒体在整体规划布局、媒介资源整合、平台监管、市场化运营等方面,还存在制约城市形象有效传播的一系列问题。优化移动数字媒体建设路径,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大力整合媒体资源,建立城市形象传播的联动机制;确立用户思维,健全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监管体系,确保其运行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11.
<正>社交媒体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了政治,这在某些国家动摇了原本以温和中年人为主要基础的代议制民主。当激情主宰了政治过程,政策就难以避免多变而极端。近几年来,社交媒体不仅动摇了威权政体,似乎也威胁到了代议制民主的根基。希腊激进左翼的上台执政、德法等国民粹势力的壮大,乃至伊拉克"伊斯兰国"的兴起,都离不开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2.
微博的爆发式流行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微话语权的"舆论原子弹"效应频繁引发社会公共焦点事件。文章阐释了微话语权的缘起,分析了微话语权的特征及微舆论环境,主张用现代公共治理语境下的合作与柔性治理模式来完善政府微博舆情引导。  相似文献   

13.
媒体新闻议题具有建构性,使其融入某种特定的态度、立场和主张偏好。影响媒体新闻议题建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商业收益、同行竞争、媒体形象、行业自律、政治考量、行政监管、法治考量等,它们对公共冲突主体的事实认知、情感波动、价值判断和行动意向产生影响。从对公共冲突治理的功能来看,可以将新闻议题建构方式分为"挑火式""灭火式""化解式"和"转化式"。为鼓励"化解式"和"转化式"议题建构,不仅应当通过强化规制约束抑制和弱化"挑火式"新闻议题建构动机,而且需要更多利用横向制约消解"挑火式"新闻议题建构的效果和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利益,加强东北高校学生对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对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传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东北地区是"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重要地带,在此地区的留学生是促进国家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目前东北高校留学生对华传统文化认同度普遍较低,而对现代文化认同度较高。其原因主要是: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度不高,且自身需求不明确、很少借助中国媒体认识中国文化、汉语水平制约其对中文书籍的阅读、社会支持网需重建和扩展。对此,依据留学生的文化需求从提高中国文化教学、加强媒体文化传播功能、提升留学生汉语能力、重建和扩展东北留学生的社会支持网四个方面来增强其对华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5.
<正>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中央专门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深刻阐述,强调融合发展关键在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这些重要论述,为推进媒体深度融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6,(5)
青少年自媒体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表现,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和普及,自媒体"去中心化"表达方式、"裂变式"传播方式和"广场效应"等特点对青少年政治参与形成了双重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净化网络政治环境、把控网络参政过程以及保障网络政治秩序等方面对青少年网络参政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5,(13)
本文从青年亚文化受不同时代媒体类型变迁影响关系入手,揭示青年亚文化即便具有自我生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但与媒体的变迁也有深刻的文化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不同媒介时代的青年亚文化都具有明显的各自特点,从而呈现不同的青年亚文化的媒体特征和多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只有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1架空客A380"--商务部部长薄熙来一句为化解欧盟对中国纺织品偏见的比喻,却着实道出了中国航空工业人的尴尬。说这话的2005年5月,中国刚刚购买了30架空客飞机,包括5架A380。多年来,民机采购已经成了我国平衡与发达国家贸易赢余的手段。这也从侧面说明中国航空工业50多年来,依然没有真正成为中国工业的支柱产业,国家不得不进口其竞争对手的产品,充当平衡国际大宗贸易的"砝码"。航空工业是一国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平台,对于幅员辽阔且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而言,这一产业的繁荣作用关键。如何在1999年航空工业重组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走出目前依然深受困扰的体制,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整个工业乃至现代化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12)
"道德绑架"现象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媒介社会化时代越发猖獗。"绑架"当事人自由意志的现状,不仅侵犯了当事人的自由权利,而且污染了网络舆论生态空间。鉴于此,本文针对网络舆论场中"道德绑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制度、法律法规、新闻媒体、网民大众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消解路径。旨在为净化网络舆论环境,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贡献一份薄力。  相似文献   

20.
危琼 《学理论》2010,(16):147-149
电视新闻评论作为引领主流舆论、影响和设置大众议题的节目形式,一直是各电视媒体间争夺舆论高地、塑造媒体公信力的重要砝码。文章试图从社会文化视野角度来阐述电视新闻评论,探讨电视新闻评论在这种背景下承担的"公众话语论坛"的职责,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利于其发展的浅薄之见。以期学理能够与媒体实践相结合,使论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