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民政》2010,(5):40-41
广州市荔湾区共接收安置军休干部852人,其中70岁以上的362人。近年来,全区军休安置工作以军休干部满意作为衡量标准,大力实施军休所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努力构建“和谐军休家园”,军休服务管理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姚君 《广东民政》2011,(8):37-38
荔湾区是广州市的中心城区,现有5个军休所。近年来,由于军休干部接收安置由原来的批次接收向现行的年度接收转变,接收的军休干部逐年增加,加大了军休安置工作的难度。区委、区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军休安置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做好军休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3.
汪君 《广东民政》2011,(4):F0004-F0004
广州市白云区军休二所成立于2003年8月,历年来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232名,现有工作人员15名。2004、2006年分别在全省军休安置工作会议上介绍军休工作经验,并被省、市确定为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4.
采访黑龙江省的军休工作是一种享受。既享受到和谐军休的欢乐,又享受到思想启示的收获。采写完黑龙江省的军休工作,还有一种言犹未尽的牵挂,这就是黑龙江省军休工作改革创新的深刻记忆和思考。比较而言,黑龙江省接收安置军休干部数量并不多,从1985年开始接收安置军休干部至今,全省共接收安置3800多人。但服务管理工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军休办以全心全意为军休干部服务为宗旨,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实现“六个老有”为目标,把军休工作做好做实。截止日前,全区已接收安置军休干部12300多人,无军籍职工近8000人,并连续三年年接收安置军休干部2000人左右,激增的移交人数,给安置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区军休办始终坚持以情铺路,用心做事,以爱感人,确保接收安置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广东民政》2011,(4):27-28
广州市白云区军休二所成立于2003年8月,历年来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干部232名,现有工作人员15名。建所以来。遵循“以德建所、以和兴所”的宗旨,大力加强“双和谐”建设,全面落实“六个老有”,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和军休干部的休养质量,保障军休干部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2004、2006年分别在全省军休安置工作会议上介绍军休工作经验,并被省、市确定为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改革试点单位。  相似文献   

7.
杨卓  杨伟 《广东民政》2011,(12):36-36
12月15日,由广州市军休老战士文体协会主办、市军休所承办的广州市第11届军休老战士“军休杯”门球赛在市军休所落下帷幕。本届“军休杯”门球赛共吸引了全市16个军休所、24支门球队近300名军休干部参加比赛。经过为期两天的激烈争夺,白云二所勇夺冠军,黄埔三所获得冠军,黄埔二所夺得第三名。  相似文献   

8.
湛粤 《广东民政》2010,(3):F0002-F0002
广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于1988年6月组建,为正处级事业单位,担负易地移交安置进广州市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截至2009年底,先后接收第三、四、五批和年度计划军休干部242人。所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  相似文献   

9.
军队离退休干部移交政府安置管理(以下简称"军休干部"和"军休工作")是关系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关系军政军民团结和广大军休干部生活幸福的重要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人们通常将其划分成"接收安置"和"服务管理"两大部分:接收安置是指军休干部通过军队移交和地方接收实现从军营到地方的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0.
《广东民政》2011,(10):F0002-F0002
广州市荔湾区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第二休养所成立于2000年10月,由广州军区政治部建房,移交荔湾区民政局管理。军休所共接收安置了第四、第五批、2005年度至2009年度的老干部共277人。军休所配置工作人员编制16人。  相似文献   

11.
赵湘尧 《中国民政》2011,(2):44-44,46
济南市自1982年以来,已接收地方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2916名。多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军休干部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积极开展"贴心民政、温馨军休"活动,大力做好军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保持了军休所(处)离退休干部的思想稳定。  相似文献   

12.
《广东民政》2011,(8):31-32
近年来,随着军队住房改革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在移交地方军休所前,都有了自己的住房(经济适用房)。由于分散居住的现实,使地方军休所对接收的军休干部实行分散管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广州市白云区军休三所(简称军休三所)成立于2006年1月,共接收原第一军医大学退休干部500人,移交地方前已全部享受原部队分配的经济适用房。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军队住房改革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在移交地方军休所前,都有了自己的住房(经济适用房)。由于分散居住的现实,使地方军休所对接收的军休干部实行分散管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军休三所(简称军休三所)成立于2006年1月,共接收原第一军医大学退休干部500人,  相似文献   

14.
段先才  黄珍 《广东民政》2010,(8):36-36,39
民政部等六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两个政策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关怀。为了做好军休房改工作,广州市认真按照省民政厅的部署,大力推进军休干部住房制度改革。截止2010年7月,完成了符合政策规定享受未达标货币补差、住房维修补助和住房补贴的军休干部和遗属1389名,完成预测参加房改人数70.9%;申请上报住房制度改革各类经费20160.29万元。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广州市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休养所(以下简称市军休所)于1988年6月组建,为财政核拨的事业单位,占地面积22.22亩。截止目前,共接收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186人,其中离休干部12人,退休干部174人。多年来,市军休所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正>为期两天的全国军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会议12月19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总结了十年来军休干部安置工作取得的成绩,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军休干部安置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要推动军休干部接收安置良性循环,为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服务。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出席会  相似文献   

17.
李树峰 《中国民政》2012,(10):40-42
多年来,各级民政部门为妥善安置军队离休退休干部(以下简称军休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要求,加快接收安置进程,积极推进服务方式改革,不断提高管理保障水平,较好地保持了军休干部队伍的稳定,为支持军队和国防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国家、军队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安置管理工作的外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在环境也正面临着严峻挑战,现行的制度安排已难以实现既定的绩效目标,进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军休干部安置管理改革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8.
苗家 《中国民政》2013,(8):27-28
威海市军休中心成立于2007年3月,目前已接收安置军休干部278名,全部分散居住,最远距离市区50多公里.近年来,威海市以军休干部服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军休中心")为依托,积极探索军休工作改革创新模式.工作中坚持"从感情上贴近,从服务上入手,在服务中管理,在管理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的思路,在实施人性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化社区化管理基础上,运用信息科技化手段,先后研发和建立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信息系统、军休干部医疗费用查询专线、军休干部信息网站三大平台,构建起与军休干部直接交流的立体空间,推行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服务管理方式,全面提升军休干部幸福生活指数.  相似文献   

19.
7月31日下午,刘洪厅长率“八一”慰问团到广州市军休所慰问军休干部,召开了慰问大会并送上慰问金,上门看望了军休干部,并与他们亲切座谈,详细了解军休干部生活、医疗等情况,参观了军休所。  相似文献   

20.
朱宝华 《中国民政》2011,(10):56-57
创建“和谐军休家园”是民政部关于军休工作的目标要求,是新时期做好军休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军休所把创建“和谐军休家园”与“三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落实军休干部“两个待遇”为主线,以军休干部是否满意作为工作的检验标准,不断探索服务管理模式,不断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倾心竭力地为军休干部提供优质服务,全力打造“和谐军休家园”,赢得了军休干部的称赞和好评。市军休所先后获得国家级“安置服务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和谐军休家园”先进单位:省级“民政基层示范窗口单位”;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为十堰市夺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增添了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