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在19世纪,爱弥儿·左拉深邃的目光就投向了法国北部幽暗的矿井,矿工的悲惨生活及奋起反抗的精神成为《萌芽》的主题。他木满足于用自然主义的笔触去再现工人生活的图景,而是满怀激情地去汇歌工人的斗争精神,罢工虽然失败了,但已经萌芽的反抗精神将会冲破黑暗势力的阻挡,茁壮成长。到了20世纪,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思索“人类处境”问题。他们的作品不再以使读者得到消遣为目的,不再是暴露社会的某个黑暗方面、人性的某个弱点的写真,而成为一种深层次的哲学的思考,表现人类在世界上的处境和在特定处境下人…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族裔游说在美国政治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这一趋势将因奥巴马当选而得到强化.美国学术界对族裔游说的观念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派,消极派占据上风.消极派认为族裔游说有损美国国家利益,质疑为其母国利益游说的族裔的爱国主义.因此,在不同处境下的族裔游说团体要么选择消极游说--处境不利时首先致力于证明自身的爱国主义,要么选择积极游说--无须担忧爱国主义被民族主义化的风险时正面促进其母国国家利益.阿裔美国人游说的发展过程就是经历了消极游说和积极游说两个阶段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3.
自普京上台以来,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俄国内及国家杜马中的影响急剧下降,其处境急剧恶化。在诸多的原因中,笔者主要就俄国内政策经济形势的变化、俄共自身的缺陷这两个关键因素而展开。  相似文献   

4.
问:最近流传着一种说法:俄罗斯文化将要毁灭。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答:文化领域虽然困难重重,但与整个国家的处境相比,要好得多。例如,这几年在莫斯科新开了不少剧院;出现了一些由私人开设的博物馆,而与此同时,原来的博物馆却一个也没有关闭,相反地,每一个共和国、每一个州的博物馆的展品中都充实了许多长期以来束之高阁的文物;全国所有的艺术院校——音乐学院、舞蹈学校、戏剧学校等都在正常地运转;出国访问演出的艺术团体从未象现在这么多。另外,每个文艺团体演出些什么,去哪儿  相似文献   

5.
金姬 《新民周刊》2024,(12):22-25
<正>黄金的长期价格是由国际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而短期价格则会受许多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比如,通货膨胀率、美元汇率、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政治局势等。黄金原本只是一种金属,由于其自身的稀缺性以及人类历史文化的作用,黄金成为人类衡量财富和价值的一种标志。事实上,黄金已经跨越政治制度、种族文化、经济发展程度,好比一条金色的血脉,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从古埃及、玛雅文明、古巴比伦到中国,黄金作为财富的象征被长久地保留了下来,并承载着人类的文化和艺术。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偏居湖南一隅的地方企业,一位年过不惑之年的下岗女工,一个执着为民的人大代表,一段传奇的创业历程,裕湘,足迹印证梦想。有人说,人类是由候鸟演化而来,一生都在不断的迁徙着:也有人说,人类是植物性的动物,永远深藏着落叶归根的情结。而源·缘,这个极具玄学的概念,正是让人类在不断迁徙中寻求归宿的真谛。从开始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他们将"源"塑于一个不死的信念,是执  相似文献   

7.
<正>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一主题体现了21世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与历史上多次世博会的主题相比,早期的世博会多为展示新发明、工业技术、科技成果的工业博览会,通过博览会这一大展台让先进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促使人类社会全方位地向前发展,而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则更注重展示的是人类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与理想。  相似文献   

8.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积极对外侵略扩张,而第一个要侵占的就是邻近的朝鲜半岛。腐败、落后的韩国封建王朝自19世纪后半期起,外部不断遭到欧、美帝国主义者的武力威胁、入侵和要求贸易、开放,内部出现主张实行锁国政策者和主张革新现状者之间的争论和变革,处于内忧外患的困难处境。  相似文献   

9.
在五、六十年代的法国新小说家群中,有一位带着俄国血统的女作家格外引人注目。她继承并发扬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热衷于展示人类灵魂的传统,在五十多年的创作实践中,孜孜不倦地致力于表现那些纤细如缕、稍纵即逝而又无以名状的心理活动。她就是娜塔丽·萨洛特。  相似文献   

10.
黄祺 《新民周刊》2023,(31):60-63
<正>因为真实,所以复杂。“角色的处境,我也经历过。”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在观众中引发的讨论,还在持续。今年夏天热播的电视剧《不完美受害人》是一部无限接近现实的电视剧,接近到很多女性观众联系到自己的过往,对剧中角色的遭遇真正地感同身受。电视剧的两位编剧、导演都是女性,这也许也是剧情可以抵近当代都市女性真实内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孤独和交流障碍的主题贯穿马尔罗全部作品的话, 它在《人类的命运》中尤其突出。人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交流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整个作品的悲剧主题。《人类的命运》这一题目让我们联想到帕斯卡尔,他把人类的命运看作死囚犯的命运,而马尔罗把它比作禁闭者或失语症患者的命运, 从而暗示了人类注定无法沟通的悲哀。在谈到这部作品时,马尔罗在一封写给加埃唐·皮康的信中写道:“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当然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显然是您称之为帕斯卡尔特性的东西。”本文从这个思路出发,旨在对《人类的命运》中人的孤独和不可沟通性在文本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从这一侧面揭示出马尔罗作品的现代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萨特认为存在是自在自为相融合的存在,"虚无"起源于存在,然而却不得不首先通过"提问",使自身从存在中溢出并得以显示自身。"提问"使得"处境中的人"这一虚无本体论的中心命题得以奠基,体现了现象学的起源;"提问"同样从存在本身中衍生出"虚无"的新范畴,彰显了辩证法的本质。它们将存在与虚无的关系问题最终解释为"处境中的人"的"自由"及其实现问题。因此,萨特的虚无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3.
周洁 《新民周刊》2022,(31):50-53
<正>在长达20多年的联合国气候谈判进程中,一些发达国家总是试图逃避应负的责任。它们甚至挑战“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减排责任,并迟迟不兑现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等支持的承诺。“未来极端天气将更频繁、强度更强……”“人类影响已经使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这是明确的。”这是去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向人类发出的红色警报,而今年的天气状况,似乎正在印证这一警报的正确性——往常是雨季的天气,反而没有降水;当开始降水之后,雨水又成为了洪灾……  相似文献   

14.
杨庭芳 《法国研究》2003,(1):188-197
西蒙娜·德·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写道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生理、心理或经济上 ,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介于男性与阉人之间的、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 ,是整个文明”①;女性在社会中的劣等地位是人类文化的结果 ,正是这种男权文化造成了男性与无性之间的“女性”。这段文字包含了两层意思 :首先女性 ,作为一个群体 ,其地位长期以来是低于男性的 ,男性是第一性 ,女性被看成“第二性” ,他是主体 (theSubject) ,是绝对 (theAbsolute) ,而她则是他者 (theOther) ①;同时 ,她认…  相似文献   

15.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5,(22):26-26
韩国身处大国环伺的东北亚,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其外交既不能完全依赖韩美同盟,更不能单打独斗,故牵头与相似处境的国家联合,组织中等强国共同体(MIKTA),这种抱团取暖式的外交突围,不失为一种自救的方法。近几年,一个中等强国共同体(MIKTA)概念不时出现在韩国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16.
日历翻到了最后一页,人们在不同的处境中已度过了1992年。在这一年中,前苏联东欧地区发生了些什么变化呢?(一)最大的一块是前苏联。1991年12月21日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宣告苏联解体和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在1992年内,独联体的机构似乎也在起劲地运转着,召开了七次首脑级会议,还有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一大串会议,共作了150项决定。就让独联体成员国自己来评  相似文献   

17.
人因自然而生,与自然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将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在地球生态系统的承受范围内,全球生态系统方能行稳致远,人类可持续发展才能具备基本前提。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充分发挥工业生产体系的规模效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开展“气候外交”,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增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致力于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了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正>30年前,世界格局发生了一次剧变,程度不同地波及世界的各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不同层面。时至今日,人们还在评估那次剧变的深层原因和深远影响。剧变的破冰事件是柏林墙的突然倒塌以及德国版图在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由两个德国变成一个德国;接着是以苏联解体、北约东扩以及欧盟东扩为主要内容的欧洲版图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全球层面助推了美国独大的国际格局和全球一体的世界市场。而这一历史性剧变基本上是以各种各样的和平方式完成的。在上述系列变化中,两个德国的  相似文献   

19.
一 风险投资的文化问题 人类的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文化。但是这种文明是建立在以消耗自然界有限资源基础上的,是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文明。比如以武力夺取土地、煤和石油以及其他资源等。在那些年代里,基于人类文化最优秀的本源文明尚未与人类现代生产、生活全面融合起来,并将其改变。可以说,在互联网和“风险投资”出现之前,所有经济行为和经济学论述都是基于上述文明的存在而发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张立平 《美国研究》2002,16(2):142-146
人类发展史上最奇怪的现象之一就是,精神文明并没有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而相应地提高;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人的道德水平不是进步了而是退步了,其表现是:传统的伦理道德不再被严格遵守,旧有的社会规范被打破,社会出现了大紊乱.秩序亟待恢复或重建,否则人类将因为失序而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