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作荣 《共产党人》2011,(Z1):96-98
<正>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是提升文化魅力的重要依托。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意义。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是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保障。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肖凌之 《学习导报》2011,(19):58-59
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是旅游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是社会进步和人们文化消费提高的反映。推动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是促进张家界旅游产业扩容提质升级,以满足游客不断增长的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舒畅 《党课》2011,(2):106-107
福州有一片家喻户晓的古老街区,沿着南后街主干道东西两边平行展开。由于这片街区包含了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三坊”和由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组成的“七巷”,所以被人们俗称为“三坊七巷”。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是以人文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目的是使旅游者获得富有文化内涵和深度参与感的旅游体验。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为文化的竞争。只有用文化包装旅游,用旅游承载文化,才能使文化与旅游各展风采,相得益彰,焕发更加持久的生命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互促互进,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弘扬中华文化的传承与服务功能,同时又担当着地方经济发展活动的重大使命。旅游与文化共生共进、一体化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实践表明,文化与旅游的互动与整合有利于区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历史街区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和具有规模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文化竞争力正演变为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如保护、运用得当,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文章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探讨在不影响历史街区真实性保护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整体开发,使其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相互映照、相得益彰,达到最佳的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并不是两个机构简单的重组或叠加,克服政府机构合并的两张皮,借机构改革的东风,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真正推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融合共生这篇大文章是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文化与旅游职能部门重组的战略意义贵州拥有全国少有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有1400多处不可移动的文物,其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中国传统村落、国家非物质保护遗产等指标位居西部地区首列。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人》2012,(Z1):2-3
正近两年,原州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带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建设先进县等殊荣。大手笔编制产业规划。立足特色,挖掘内涵,  相似文献   

9.
现场教学是一种较适合干部教育培训、符合干部成长规律、贴近干部学习实际的教学形式。在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提炼主题,按教学要求取舍历史资源;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员眼球;设立互动的交流平台,以深化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求实》2013,(12)
历史名人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江西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开掘历史名人资源,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精品模式,既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又可变资源为文化旅游资本,变潜在经济价值为经济价值。名人级差理论及其效应,决定了重点开发高位次名人资源,加强建设名人品牌,是江西文化和旅游产业升级发展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化与旅游融合:产业提升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与旅游具有必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是旅游的焦点和轴心;旅游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文化与旅游融合凸显产业发展空间,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紧密结合、互动发展,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融合,我们既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创新的文化眼光,同样需要有敏锐的市场眼光。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文化经济产业,旅游只有与文化高度融合才有生命力。“推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推进旅游与文化相结合,努力建设旅游大省”,省十届二次全会强调“打造旅游品牌,发展和谐旅游,建设旅游大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结合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实际,推进旅游与文化的深度互动,  相似文献   

13.
“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是两个容易被混淆的概念,在旅游界对于二者概念也有众多分歧。本文通过对两个概念的分析,比较二者在侧重点、学科归属、研究重点三方面的差异,希望对旅游学术用语规范和学科建设有所益处。  相似文献   

14.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建立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是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21,(2):39-41
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提出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四五时期,全省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要紧紧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战略目标,聚焦关系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问题,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高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的整体实力、行业竞争力,努力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全面开创全省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文化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城市文化是城市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它赋予了文化旅游的差异性,增强了旅游的精神文化内涵,赋予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城市文化旅游开发应该和城市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这要求在城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增强文化观念,弘扬传统文化精神,树立文化创新意识,加强系统管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发挥文化中心作用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科技融合工程,让科技助力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五、着力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带动战略。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地方独有或特有资源,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和抓手,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软硬件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内涵。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要重点抓好文化旅游景(园)区建设。着力建设西宁多民族文化旅游区、湟中“八瓣莲花”旅游文化产业园和宗教文化旅游区、湟源丹噶尔古城文化旅游区、青海湖文化旅游区、海北金银滩一原子城文化旅游区、海南贵德黄河文化旅游区、黄南热贡文化生态旅游区、海东河湟文化旅游区、互助土族民俗文化旅游区、撒拉族绿色家园文化旅游区、海西昆仑文化旅游区、都兰吐谷浑古墓文化旅游区、玉树康巴民俗风情和宗教文化旅游区、果洛格萨尔文化旅游区等。  相似文献   

19.
龙长春 《当代贵州》2012,(36):10-11
近年来,黔西南州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相荡相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比翼齐飞、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挖掘人文资源,变资源为资本铜仁市地处川、湘、黔三省边界,铜仁府城俨然是一座边境之城、边远之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共生共存的人文环境,使之成为了中原文化、巴蜀文化、湘楚文化和五溪古文化的交汇融合之地,造就了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因而弥足珍贵的"边城文化"。"大明边城文化旅游景区"位于铜仁市东郊,总投资11.9亿元,占地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