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爱民 《前沿》2004,(3):155-158
当代资本主义尽管在制度许可范围内进行了某些调整 ,其内部矛盾有所缓和 ,但其基本矛盾并没有消失 ,并且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具有了全球性 ;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使经济增长与人类生存的矛盾激发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高度发达导致人的极度异化  相似文献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随着经济全球化扩展到全球 ,并且表现出诸多新的特点 :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为跨国公司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全球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深化 ,资本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有限的世界市场之间矛盾的深化 ;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国内阶级矛盾的复杂化和资产阶级矛盾向全球扩展。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全球化扩展 ,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创造着各种要素。生产因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以及社会主义力量全球联合的条件的渐趋成熟 ,无不昭示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二战后,随着两次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运行机制、产业结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国外学术界围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当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人民资本主义论"、"新工业国理论"、"后工业社会论"、"全球资本主义论"、"涡轮资本主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失败的资本主义制度论"等代表性观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由于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而引起的重大变化加以理论分析,却有意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私有制的弊端;西方左翼学者则更深刻地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及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4.
百家论萃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关系”的新变化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两制间呈现多层次多形式的非制度性相互交织与融合,且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更加长期、全面而主动。全球范围的经济融合给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带来更大的宽容带,促使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形成“双赢”利益新格局。   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两制间呈现更激烈的非制度性利益争夺与摩擦,且制度性矛盾和斗争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资本主义利用其经济全球化支配地位推进西化战略危及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与信息的网络化使资本主义更便利地通过经济渗透输出其制…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科院马列所和国外社会主义跟踪研究协调小组联合主办了“国外社会主义现状与前景”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联系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探讨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前景。他们认为,在新科技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战后资本主义经历了较长时期的稳定与发展,在产业结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在深化,世界经济“中心地带”与“边缘地带”之间的矛盾,美国、欧洲、新兴工业化地区之间的矛盾也在激化,以致于出现了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发展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社会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一国范围内有所缓和,但在世界范围内有所加剧.过去主要存在于民族国家内部的矛盾现在扩大到全球范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有了全球性.当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成为产生全球性危机的总根源.  相似文献   

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一些令人注目的新变化 ,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有经济全球化 ,新科技革命和第三条道路。这三大变化不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而且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都具有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然而这些变化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危机 ,更不会引起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因而也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8.
肖爱民 《湖湘论坛》2003,16(5):81-82
二战以后的 5 0多年来 ,资本主义不但没有灭亡 ,也没有像列宁所说走向“垂死” ,反而出现了新现象和新特点 ,如经济迅速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劳资关系改善等等 ,使资本主义获得了新的发展。这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已经克服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基本历史规律已不再成立 ?这是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也是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必须对此认真加以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之所以发生一系列新变化 ,是有其主、客观原因的 ,主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2 0世纪上半叶 …  相似文献   

9.
在研讨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时,有同志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社会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是,由股份制经营和信用制度为媒体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占有,而是联合占有,这是否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已发生根本变化?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准确理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趋势。决定这一客观必然性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对这个基本矛盾,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作过高度的概括,…  相似文献   

10.
刘茜 《传承》2012,(22):36-37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等各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之所以发生这些变化,科技革命是直接动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是内在依据,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强大动力。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发展是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而不是根本性质的改变,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和基本矛盾依然存在。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主义随着内部部分质变和新质的产生,以和平方式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