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郭平 《实践》2013,(5):14
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指出:"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它深刻地告诫我们,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事业的胜利之本。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我们不仅来自人民,而且要植根人民。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这是组工干部应有的心态。我们一定要始终把作风养成当作终生的课题和追求,锤炼党性、修炼人品。做工作办事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和新党章,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目前我们全党面临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在基层的实际工作中落实好这一思想呢?应该从哪些方面不断践行新思想呢?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时刻不忘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坚持"四个自信"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群众基础机构,其基本功能在于把党和政府与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联系起来,并保持与党和政府的密切沟通,搞好居民自治,搞好管理和服务。而社区干部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究竟如何定位自身的学习呢?首先,正确认识岗位职责,想一想"为什么学"当前,城镇流动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管理问题凸显,对社区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挑战,这就要求社区干部正确认识岗位职责,既要把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好、贯彻  相似文献   

4.
博览之窗     
《党史博览》2016,(12):28-29
正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读的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讲:"《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1964年8月18日在同哲学工作者谈话时,他再次明确说:"我是把它当作历史读的。"那么,毛泽东是怎样把《红楼梦》当作历史来读的呢?  相似文献   

5.
<正>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是让惠民举措落地实施,就是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改善民生,才是"不忘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就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灵石县纠风办把行风评议当作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行风评议,促进机关工作作风的转变,深化企事业改革,从而促进企业增效、职工增资。同时,也使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有了明显提高。他们形象地比喻行风评议是“四副药剂”。行风评议是清醒剂。它使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想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而不能谋取任何私利,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标准。行风评议是催化剂。它使干部职工认识到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人才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以科学的认识论把握了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民。因而在价值观的体系中,人民是价值主体,也是评价主体。邓小平人才观和价值取向,就定位在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这一点上。他始终一贯地认为,作为人才来选拔和任用的人,一定要“为人民造福”。他说:“用人的政治标准是什么?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积极贡献,这就是主要的政治标准。”(《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1页)这里讲的“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作贡献”,归根到底还是为人民造福。 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把“为人民造福”称为用人的政治标准,同时这也是评价人生的价值标准。他说:“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  相似文献   

8.
曾庆红同志最近对组工干部提出了“三个想一想”的要求,即认真想一想,进组织部门图什么?在自己的岗位上干了什么?在干部群众中的形象是什么?“三个想一想”对建设高素质的组工干部队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9.
“三个想一想”是江泽民同志在广东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会议上提出的。他说:“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这是一个严肃的课题,这是向全党领导干部提出的一份政治问卷。这份政治问卷需要每一个领导干部做出自己的回答。而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等等就是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正确地回答了“三个想一想”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现在当官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江泽民同志的“三个想一想”,字字警语,耐人寻味;句句中的,发人深思。它是我们领导干部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锐意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既定的宏伟目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但是,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思想灵魂,渗透在整个治国理政最深处的灵魂是什么呢?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里面处处能感受到总书记对人民的情怀,就是人民的主体地位,群众的观点、人民的立场。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考察时说:"政策好不好,要看群众是哭还是笑",还有在2016年"七一"讲话中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两句话最能说明他对人民的情怀。怎么来理解这个问题,我想还是从根本上理论上讲透为好。我们自己得搞清楚他为什么要把以人民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的领导工作中,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他政治品格的一个鲜明特征。 一、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疾苦萦记心头的政治家。他说过:“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57页)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始终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来制定和执行政策。早在根据地时期他就一再强调:党在“敌占区游击战争的主要任务,是保护人民利益”,“凡是能够保护人民利益的事,应努力赴之;凡是可以招致敌人摧残人民的事,都应谨慎从事”(《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55页)。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又曾经深情地说过:“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28页)  相似文献   

13.
一、党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反对自由主义。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人,应该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时刻以党的利益为自己的最高利益。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关心党和人民群众比关心自己为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随时准备为党、为人民的  相似文献   

14.
正"零距离调研"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们体会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或者说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毛泽东同志说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要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有什么稀罕的呢?任何单位、任何工作都有调查研究,这和支部党建有什么关系?有一年,我们支部提出了"零距离调研"。所谓"零距离",就是在物理空间上尽可能和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业务工作的调查研究不  相似文献   

15.
密切新时代党群关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就是时刻提醒我们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党群关系,要时刻意识到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只有"把人民高高举过头顶",才能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无往而不胜,因为"决定历史结局"的群众,决定着党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曾经语重心长地强调:“每一个领导干部都应好好想一想,参加革命是为什么?在领导岗位上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应该留点什么?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了,想正确了,我们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堂堂正正。”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切实遵循江泽民同志的教诲,经常对自己“三问”。这“三问”是所有共产党人必须正确回答和实践的政治课题,它不仅关系到我们个人的一生,更直接地关系到党能不能永远保持本色。在我们党内,有很多共产党员都是出色的回答和实践了这“三问”的。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们忠心耿耿为革命,全心全意为人民,英勇…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我们党80年历史经验的新总结,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和使命的新概括,也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新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坚持和发展。价值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当代共产党人要坚定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实践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就要确立"三个代表"的价值观首先,"三个代表"坚持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充分肯定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作用和价值主体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历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主体思想。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同资产阶级的政党相反,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217-218页)这不仅揭示了共产党人价值观同一切剥削阶级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8.
梦菲 《党史文汇》2015,(3):39-41
黄金之所以不易变质,是因为它抗腐耐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能"拒腐蚀,永不沾"而永葆革命青春,根本地源自他们能够始终坚定革命信仰、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廉洁奉公风范,他们深知: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应该带头遵规守矩,廉洁自律,决不能存有丝毫的特权思想。那么,老一代革命家怎样自觉主动地为自己的思想心灵和言行举止,约定了以身作则、严以律己的抗腐规矩,并严格身体力行的呢?  相似文献   

19.
一、“服务”、“奉献”是共产党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所在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人生观、价值观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代表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爱护群众,关心群众,并把人民群众视为社会的主人,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千千万万的舍身求义的共产党员身上清楚地看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共产党员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成是自己的天职、责任,看成是党性最集中的表现,因而无论是在过去的战争年代,还是在今…  相似文献   

20.
正"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伟力喝彩,由衷地赞颂"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在党的十九大后的特殊节点,这份新年贺词更传递出习近平总书记无比坚定的三个信念:"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变初心"、"伟大的发展成就由人民创造,应该由人民共享"、"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古今中外,各派政党与团体都想把自己当作民意的代表者,有的甚至祭出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