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因才 《南风窗》2010,(18):76-78
印度洋港口的援建开发是中国能否实现从内陆南下突破的关键。巴基斯坦的瓜达尔、缅甸的实兑和仰光,以及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是中国南下印度洋的4个最佳"出海口"。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则是中国油轮在印度洋上最佳的中间补给和停靠点。  相似文献   

2.
王钱柱 《国际展望》2013,(2):101-117
澳大利亚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的重要国家之一,一度因其议题倡导能力而位居中等强国前列。随着中国快速崛起而来的中美权势转移、亚太地区主义进程的迟滞以及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澳大利亚的国际战略空间受到前所未有的挤压。面临这一严峻挑战,澳大利亚近年来逐渐将视野转向印度洋地区,将该地区当作其摆脱战略空间压缩和应对国际体系转型的新的战略增长点。这一新的战略思维既立足于澳大利亚在印度洋地区的既有利益,也缘起于印度洋地区日益重要的战略地位。展望未来,澳大利亚的印度洋战略将围绕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强化与印度洋地区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开拓新的战略空间;促进印度洋地区一体化进程,恢复澳大利亚的议题倡导能力和中等强国地位;强化澳大利亚在西海岸地区的海上力量,凸显其战略存在。澳大利亚探寻体系转型中的战略增长点的努力,既为中澳关系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为中国应对国际体系转型的努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参与斯里兰卡港口建设是中国在印度洋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合作行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斯恢复印度洋航运中心的发展政策高度契合,也为两国港口项目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中斯港口经济合作也日益受到斯里兰卡内部政治经济势力的再平衡与外部大国在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与安全博弈的复杂局面影响,这成为中国在印度洋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与构建海上互联互通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非洲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北隔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同亚洲分界,北面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从印度洋经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出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的航线,以及从印度洋沿非洲海岸经好望角出大西洋的航线,是西欧和北美特别是西欧取得所需石油、战略源料和其他物资的生命运输线。非洲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钻石、铬、钴、钽、铂属金属、黄金和白金等都占世界蕴藏量50%以上。西欧和  相似文献   

5.
新闻盘点     
印度洋地震海啸伤亡人数仍在上升 根据印度尼西亚卫生部1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字,印尼死于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人数已上升到94081人。综合各受灾国政府和媒体报道的数字,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5万人。受灾各国官方认为,死亡人数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西方和印度媒体对我南海基地大加指责,炒作"中国挺进印度洋"的"珍珠链战略"。"中国威胁论"一时更加甚嚣尘上,给中国外交政策造成新的冲击和挑战。这一现象深刻反映出相关国家,尤其是美印两国在印度洋地区利益博弈的战略意图以及对中国崛起的悲观认知。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国应该如何应对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素有“千岛之国”美誉的印度尼西亚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扼守马六甲海峡,北濒南中国海,是日本南下的必经之路;西临印度洋,是印度推行东向政策的第一道关口;南接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进入亚洲的门户;东望美国夏威夷,是美国海军进出印度洋的重要通道。由此可见,印尼足各方战略利益的焦点,因此也必然会引起各方的高度关注。如今,印尼国民军正在进行的军事转型计划,必将对地区势造成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位于非洲大陆以东2200公里的印度洋上的岛国毛里求斯是一个发展中的小国,面积为2028平方公里,人口120万,首都路易港.  相似文献   

9.
《国际展望》2007,568(14)
在只有1-2艘航母的时代,印度海军的战略是控制印度洋;而当拥有了5艘现代化航母时,就没有理由再怀疑印度舰队驶向太平洋、甚至全球海域的决心!  相似文献   

10.
《工会博览》2005,(2):8-8
根据印度尼西亚卫生部1月8日公布的统计数字,印尼死于印度洋地震和海啸的人数已上升到94081人。综合各受灾国政府和媒体报道的数字,印度洋地震和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目前已经超过15万人。受灾各国官方认为,死亡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1.
自1947年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独立以来,印度一直怀揣称霸印度洋的野心。最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前进,印度加紧了对外扩张的步伐,企图早日实现成为地区霸主的战略目标。在印度21世纪的海上战略布局中,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的地位异常重要,印度在这个小国上的军事存在极大地扩充了其海军的势力范围。  相似文献   

12.
甄静慧 《南风窗》2010,(17):65-67
无数次穿越印度洋、大西洋,历经好望角、比斯开湾的惊涛骇浪,面对朝鲜军方肆无忌惮的掠劫,与海盗日夜斡旋乃至零距离接触,再到终身难忘的首航南非……汪满明人生最精彩的一页写于波澜壮阔的大海之上。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2月6日,印度洋大地震并引发大海啸,生灵涂炭,天地同悲而中国公民和中国社会以前所未有的自发行动,显示着中国人对超越国家、民族、信仰和历史恩怨的人道主义、人类友爱等普世价值的深刻认同  相似文献   

14.
印度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一个印度洋国家,除了独霸印度洋称雄南亚外,印度还提出“西出”、“东进”,“南下”战略,并且“东进”战略最为重要。尼赫鲁曾说“印度虽然不是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的要在那里发挥作用”。要“东进”就需要一个良好的跳板,而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地处马六甲海峡的西端入口,距离东南亚也就几百公里,只要加强群岛的军事力量,就可以轻易的向东南亚甚至东亚地区投放海军力量,此外通过安达曼·尼科巴掌控马六甲海峡就等于掌控了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东进”亚太与美日中俄展开角逐成为世界大国也就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上大约有62条活火山是分布在太平洋西部,有45条分布在太平洋东部弧形陆链或岛弧中,有17条分布在南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带,另外有14条分布在印度尼西亚一带,有7条分别分布在太平洋中心岛屿、印度洋岛屿和大西洋岛屿,其余的7条分布在地中海、小亚细亚北部和东非大裂谷.  相似文献   

16.
近来,日本加快实现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军事强国的步伐。日本政府精心酝酿的“有事法制”终于出台,并迅速获国会众参两院的批准。日本自卫队借船出海,活动范围东起关岛,西至迪戈加西亚岛,横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阔海空域。  相似文献   

17.
暴怒的印度洋我们的星球上总是灾难不断,但是如此集体大规模的死亡,如此突如其来的毁灭,我们已经很久没有经历过了。2004年12月26日,国际标准时间00:58:5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美国地震局测定)的强烈地震,这是1964年3月27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语云:"四海之内皆兄弟姐妹."在这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这句话可以发展为:五洲之内皆兄弟姐妹."世纪之灾"的印度洋海啸引动世界大救援,正体现了这种精神.中国政府和人民、全球华人奉献的真诚爱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受到了全世界的赞赏.  相似文献   

19.
岛国内战 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美丽岛国,与隔海相望的印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该国有两大民族:僧伽罗族(约占总人口的74%)和泰米尔族(约占总人口的18%),他们的祖先都发源于印度。1948年斯里兰卡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后,多数派的僧  相似文献   

20.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一种新型的乙型潜艇加入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潜艇部队。这种集强大攻击力、远程续航力、水面高速和独特侦察能力的水下恶狼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猖獗一时。但是日本人保守的使用观念使得它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盟军强大的反潜力量面前损失殆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