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哈努克和周恩来是好朋友,他们的交往长达20年之久。说到他们之间的深情厚谊,这得从1955年的万隆会议说起……相识在万隆1955年4月,亚非两大洲已获得独立国家的领导人云集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印度尼西亚的万隆。4月18日,在这里召开世界近代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大国参加的完全由新独立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防会议,讨论他们共同关心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合作问题。会期6天。共有29个国家的领袖及其率领的代表团与会。  相似文献   

2.
百科知识     
<正>万隆会议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  相似文献   

3.
党员博览     
《江淮》2005,(5)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聚集开会。中国总理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行召开的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的问题,反映了亚非人民团结反帝的共同愿望和要求。在中国和大多数与会国努力下,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5):20-21
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最早是在2005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第一次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1955年4日18日至24日, 时任国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的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的有29个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家会议.是由渴望掌握自己命运的亚非国家举行的,它反映了占世界人口一半以上的亚非人民的共同愿望.会议期间,周恩采沉着平静地听取了各国代表的发言.有些与会国代表,或因不明新中国真相,或因受帝国主义的挑拨,对共产主义进行攻击.人们期待着中国的发言.4目19日,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采在大会上发言.他温和地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是来求同而不是求异的”.他说:求同的基础,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至1976年1日8日,一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自新中国成立起,他还兼任第一任外交部长,领导外交工作达26年之久。他是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堪称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代楷模。1955年4月召开的万隆会议,对周恩来的外交生涯来说是一次巨大成功。这次会议本是亚非国家倡议召开,非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但美国却派出了庞大的观察家和记者代表团参加会议,到处挑拨,胡说中国将向世界输出革命,要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搞颠覆活动。面对这些不利因素及参加亚非会…  相似文献   

7.
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于一九五五年四月十八日召开,迄今已经十年了。许多亚非国家的人民都在进行热烈的庆祝活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有周恩来总理、金日成首相、范文同总理、西哈努克亲王等三十六国首席代表出席了纪念仪式。现在,我们来谈谈亚非人民十年来的胜利、当前亚非反帝斗爭的形势和亚非人民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大多数亚非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经济上还很落后。因此,我们不仅要求政治上的独立,同时还要求经济上的独立。当然,我们要求政治独立并不是要对亚非地区以外的国家采取排斥的政策。但是,西方国家控制我们命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亚非国家的命运应该由亚非各国人民自己掌握。我们要努力实现各国的经济独立,这也并不是要排斥同亚非地区以外的国家的经济合作。但是,我们要求改变西方殖民国家对东方落后国家的剥削状态,我们要求发展亚非各国独立自主的经  相似文献   

9.
亚非作家会议,不仅是亚非地区的一个作家联谊机构,而且在亚非国家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中赶到过特殊的作用。本文作者以工作人员的亲身经历详细记叙了这个机构从诞生到破裂的风风雨雨……  相似文献   

10.
纪思琪 《世纪桥》2013,(13):77-78
俄罗斯地跨欧亚两大洲。是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它与多个国家相接壤。在自然的、社会的、以及经济条件的影响下,俄罗斯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无论是在社交礼仪、生活习俗、传统饮食方面俄罗斯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6):85-85
成立于1923年10月29日的土耳其共和国,国土面积78万多平方公里,位于亚洲西部,地跨亚、欧两大洲,大部分领土在小亚细亚半岛上。东界伊朗,东北邻前苏联,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亚、希腊毗连,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5):21-21
2005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他在峰会发言中提出,亚非国家应“推动不同文明友好相处、平等对话、发展繁荣,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同年7月,胡锦涛出访俄罗斯,“和谐世界”被写入《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和谐世界”第一次被确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共识,标志着这一全新理念逐渐进入国际社会的视野。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图说天下     
<正>习近平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4月9日,201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这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相似文献   

14.
卢秋田 《求是》2005,(8):57-59
50年前,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这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行发起召开、讨论有关亚非各国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万隆会议。万隆会议的召开象征着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的觉醒,标志着亚非国家作为重要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经过半个世纪的考验,万隆会议昭示出的历史精神依然闪耀着光辉,对于促进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依然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一、应运而生的时代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亚非地区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首先冲破了殖民体系的枷锁:印度、巴基斯坦、…  相似文献   

15.
195 5年 4月 ,亚非 2 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 ,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独立主权国家自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为第三世界的崛起竖立了一座历史丰碑 ,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会议最后通过的公报宣布 :“会议建议五个发起国家在同与会国协商下 ,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尽管筹备历时一年半之久 ,中国也努力斡旋 ,但第二次亚非会议却几经曲折 ,迭次突变 ,最终胎死腹中。中国出席筹备会议元帅巧言说服统帅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之后 ,亚非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 ,仅非洲独立的国…  相似文献   

16.
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周恩来总理在陈毅副总理陪同下,访问了亚非欧14国,重点是非洲10国。陪同出访的还有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外交部副部长黄镇、总理办公室主任童小鹏、外交部部长助理乔冠华等。  相似文献   

17.
史全伟 《湘潮》2024,(1):31-33
<正>1954年12月,由印度尼西亚总理沙斯特罗·阿米佐约倡议的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得到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一致同意,五国总理在印度尼西亚茂物举行的会议上正式提出召开亚非国家首脑会议,并一致同意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参加。这对于尚未恢复联合国应有的席位且被许多国家孤立的新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相似文献   

18.
薛琳 《党课》2011,(13):82-85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等6个国家组成的跨洲政府间国际组织,其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上合组织”成员国地跨欧亚两大洲,国上总面积约占欧亚大陆的3/5,人口约为全球的1/4,其辽阔的地域、丰富的资源、重要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战略地位,以及所包含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文明,为世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19.
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亚非独立主权国家自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第三世界的崛起竖立了一座历史丰碑,极大地鼓舞了亚非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斗争。会议最后通过的公报宣布:“会议建议五个发起国家在同与会国协商下,考虑召开亚非会议下届会议的问题。”但第二次亚非会议尽管筹备时间达一年半之久,中国也努力斡旋,却几经曲折,迭次突变,最终胎死腹中。第二次亚非会议筹备会议召开,纵横捭阖陈毅巧劝苏加诺万隆会议成功召开之后,亚非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的浪潮风起云涌,仅非洲独立的…  相似文献   

20.
孟红 《党史纵览》2018,(3):4-11
正1963年12月13日至1964年3月1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花两个多月时间出访亚非欧14国。这是新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对这些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错综复杂、激烈动荡的国际形势下,此次重大外交活动,目的在于支持这些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斗争,并就双方共同关心的保卫世界和平、加强亚非国家团结、促进友好合作关系等问题,广泛地交换意见,打破美国、苏联和印度对中国施加压力、企图孤立中国的局面。此次历史性的出访非常成功,周恩来以一个大国总理海纳百川的宽宏大度、睿智不俗的言行风度,受到了被访各国热烈的欢迎和隆重的接待,赢得了各国极大的尊敬与赞赏。其中,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细节耐人寻味,在此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