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银行行长、家庭背景……一系列关键词叠加在一个人身上。阜阳、腾挪巨资、投案自首……一个个场景接连进入公众视野。继吴英、梁珠凤等人之后,这个名叫李群的女子,成了又一起重大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角。在以她为标本,请专  相似文献   

2.
悲剧总是诞生在法律、伦理、道德的轨道之外。一个是受党培养多年的副处级干部。一个是风情万种的“三陪女子”。上演了一幕荒唐的婚姻闹剧。剧情在血腥的行为中落下帷幕。个中警世教训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3.
陈永林 《政府法制》2009,(20):11-11
县教育局的段局长正在全局职工大会上作反腐倡廉的报告:“……反腐倡廉是件大事,但我们得从小事抓起。一、我们到学校检查工作,不得接受宴请,不得……”此时门“嘭”的一声被推开了,进来的是一个头发沾满草屑、浑身散发臭味的疯子。疯子走上主席台,指着段局长说:“你是贪官,贪得不讲道德,收了人家的钱,不给人办事……”  相似文献   

4.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中有段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勾搭成奸,谋杀潘金莲丈夫武大郎的故事。而今在河北省遵化市新店子镇新店子村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奸夫淫妇谋杀亲夫的案件。只不过奸夫并不是一个横行乡里的恶霸,而是一个风流倜傥、年轻潇洒的中技学校学生。淫妇也不是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而是一个年已36岁,貌不惊人,早已为人妻、为人母的村妇。 这是一场因婚外恋引发的悲剧。这起案件的发生,令人惊愕,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真实的革命历史故事,曲折而又悲壮,迭荡起伏.读来感人心魄,催人泪下……  相似文献   

6.
开篇的话: 经营者在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法律风险。 这些法律风险,可能会让一个经营者遭受牢狱之灾,或者企业遭受巨额经济损失,甚至破产……如何避免这些“地雷”般的法律风险,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不失为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7.
因目睹了一次暴行,一个小人物租下一个房间,日夜监视一所特别的豪宅。后来,他的身边聚集了一批人,他们搜集到了许多证据……  相似文献   

8.
离婚的大哥与一个发廊女产生了纠葛,后来大哥身患癌症去世。有一天,她在自家楼门口发现了一个弃婴。在父亲的支持下,她毅然收养了大哥留下的“私生女”。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绝症之灾,又把她推向了风口浪尖。此后,她经历了倾家荡产、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等数不尽的苦难……  相似文献   

9.
袁原  萨苏 《政府法制》2008,(6):46-47
洪水、飓风、地震、暴风雪……这似乎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年代。在自然灾害面前,生命是如此脆弱。如何应对、减少灾害损失已经成为各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城市的繁华地带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车站、广场、天桥、地下通道……更是经常的聚集地。他们的名字叫乞丐。  相似文献   

11.
贝勒 《法治与社会》2005,(12):24-26
从一个上进的好青年、一个认真钻研的科研型研究人员、一个艰苦创业的研究所长、一个勇于开拓的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到一个上演了“下跪秀”绝版丑态的副市长。在李信的身上。彻底地表现出了一个人从“人性美”到“人性恶”的演变过程。记者在山东济宁市到潍坊市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理清了他堕落的轨迹。挖掘出了他人性中更深层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静驻检 《检察风云》2011,(20):14-15
“还来得及么?你们不会骗我吧?你们不会看不起我吧?……”一连串的疑问声从一个看上去颇为精明强干的青年人嘴中吐出,饱含着悲伤、悔恨和期盼的泪水不停地从眼角流出。  相似文献   

13.
梁衡 《中国监察》2008,(15):64-64
我们平常讲到一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或者为引起他人足够重视,就说“极言之……”如何,如何。可见人们的思维习惯是要听要害之点,不愿听不痛不痒的套话的。  相似文献   

14.
王建萍 《中国公证》2005,(11):64-64
有一个窗口,没有国界,没有边际,一份份承载着国威和信誉的公证书在这里传递,通往世界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5.
巴根草 《江淮法治》2009,(12):44-45
经过长达47天的蹲守,一个拥有七八辆犯罪车辆、“生意”遍及上海、广东、江阴、张家港、靖江、常州等省市的专业乞讨团伙被姜素萍掀翻,那些被“帮主”控制的孩子也在姜素萍的帮助下一个个回到了父母的怀里……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连获两次嘉奖的退伍军人,没有在战争前线倒下,却莫名其妙地倒在了一名公安派出所长的抢口下……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生活》2010,(9):40-40
倒春寒刚过的北京,街上满眼都是躁动的音符。也许,2010年春天,注定是个多灾多难的季节,西南干旱、玉树地震、房价坐上了过山车……就在这个令人有些黯然神伤的季节里,感到阵阵寒意的还有身处厦门看守所的一个名叫陈清娜的女子。  相似文献   

18.
武淮  王梓 《法制与经济》2004,(10):28-31
她是一名英姿飒爽、受人尊重的“女警花”。因容貌出众、业务能力强,她曾两度成为某知名公安杂志的封面人物。一个“黑社会”老板抓住了她“虚荣”的致命之处,将她包养,诱她染上毒瘾,又将她抛弃……毒品吞噬了她的灵魂。为筹集毒资,她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召集三陪小姐等人敲诈勒索,乃至被逐出公安队伍。在一次缉毒行动中,她为逃避抓捕跳楼自杀未遂。2004年6月,她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警花”凋谢了……  相似文献   

19.
夏天 《江淮法治》2013,(14):26-27
妹夫负责生产配制,大姐负责销售,二姐运输,堂哥中转,堂弟仓储……一个庞大的造假链条就这样形成了  相似文献   

20.
丁一鹤  郝笛 《法治纵横》2011,(13):46-48
美女作家、名校硕士、精通外语……就是这样一个当过名报记者和畅销书作家的时尚知性美女,从一个个与她亲密接触的男人那里骗取了数额不等的“情感押金”,并多次赴韩国整容。直到真相被一个个识破之后,那些被她欺骗的男人才发现自己成为被玩于掌股之中的“俄罗斯套娃”。最终,被骗的男人们联手把她送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