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做老师几年来,班主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关于农民工的孩子了。在上海,几乎所有的孩子,哪怕原来是农业户口的,现在都农转非了。所以,在班里,农民工的孩子基  相似文献   

2.
留守孩子问题成为中国当前的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农民工的一大隐痛。农民工由于多种条件制约,无力解决子女健康成长与科学、适当培养的难题。本文指出政府要完善职能,在解决留守孩子问题方面发挥应有作用,这是事关中国未来的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外出务工。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有的群落——乡村留守子女。我们把这些孩子称为农村留守儿童,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江苏沿江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农民工中男性占六成,20-39岁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占了近70%,六成多为已婚者,四成的农民工孩子与父母一同出来了.一半多一点的农民工是初中文化程度.农民工的高频率流动并未根本改变,跨区域流动农民工构成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农民工的就业情况是,有工作的占97.5%,分布在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36%和54%,60%的农民工在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工作,71%的农民工在本企业工作时间在2年以内.农民工个人月经济收入平均为1205元,个人开支平均为373元.参加社会保障的情况不理想,应是今后需要着力予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悦读吧     
《检察风云》2010,(16):68-68
七个怎么看 如果你开车从广州向西走,一路对比中你就知道了什么是"农村";如果你不幸在2000年之后毕业,不管你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你就有机会体验"就业难";如果你不是张悟本并且拿不出养生顾问费,你多半也会知道“看病难”;如果你是农民工或相当于农民工的某城漂,你的孩子会告诉你“上学难”;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07,(11):110-110
为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长效机制,江苏省司法行政机关在农民工集中的企业、行业、居住地,聘请优秀农民工代表,建立了4500多人的农民工法律援助联络员队伍,旨在拓宽法律援助机构和农民工的联系渠道,有效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几乎所有的校车事故都发生在“农村孩子”身上,或者发生在农村地区,或者发生在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农村孩子乘坐的校车车况差、严重超载,因而更容易发生事故。但其实更准确的答案是:农村孩子不得不乘坐校车。  相似文献   

8.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影响城市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解决农民工问题需要采取系统的、综合性的措施。我市各级政府在农民工维权、解决农民工问题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6年,我局整合法律服务资源,集中开展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2007年12月,我局又联合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建委及市总工会等四部门举办为期55天的农民工维权专项活动,集中解决农民工欠薪及工伤索赔等问题。这项活动都是开展在岁末年初,农民工问题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9.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还没能享够家中温暖的农民工们,不得不为了生计踏上回城的客车。而家中,那些年少的孩子只能再次把对父母的思念珍藏在心里.独自踏入新学期的课堂。 这是一群父母健在的孩子,可他们很多人对父母的印象只停留在记忆里,甚至有的早已模糊。用亲情温暖“留守儿童”孤寂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社会的关爱,不仅仅是父母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专访了3位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10.
杨佩昌 《政府法制》2012,(26):28-29
在德国想当农民不容易 在中国,农民不仅收入少,而且在生活、养老、看病、教育等方面与城市居民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跳出农门成为农村孩子的最佳选择。无法考上大学的人只好进城当“农民工”,能考上大学的也尽量不选择农业专业。就读农业专业只能算是无奈选择,而且就业前景亦不容乐观。“农业、农村和农民”竟然成了老大难的“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存智 《中国司法》2005,(12):103-104
河南新郡市司法局高度重视农民工的普法教育工作,采取五项措施,规范农民工队伍的管理,加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素质,有效地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收益,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现阶段,拖欠劳动者工资现象比较普遍和严重,其中拖欠农民工工资更为突出。本文通过对农民工工资权的界定分析了工资权的基本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侵害农民工工资权的原因及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立法设想。以此达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郑荣昌 《江淮法治》2010,(16):20-21
他还未满40岁,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带领一批律师为孩子、农民工的权益而奔波,帮助他们树立起对法治的信心;他是中央电视台很多栏目的常客,通过媒体的平台为弱势人群呐喊;他是建国60周年依法治国彩车上的惟一律师代表。  相似文献   

14.
霍科 《法制与经济》2009,(20):13-14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农民工问题已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所谓农民工权益,是指农民工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基本权利,及其依法获得的利益。农民工权益保障的根本出发点,要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劳动者的劳动权为核心。本文从我国法治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农民工问题,剖析了农民工权益受损的深层次原因,并根据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些维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工问题是关键。本文通过对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情况的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中的各种制度障碍,提出了破解这些制度障碍、构建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法治环境的建议,希望对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07,(6):73-73
吉林省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于2007年5月15日正式成立,这是吉林省专门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的服务机构。农民工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目前全国有农民工约1亿4千万人,仅吉林省就有各类农民工330万人,他们在城市从事着最繁重、最辛苦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丛卉 《中国法律》2006,(5):35-36,98-100
农民工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力大军,他们为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农民工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从各个方面尽量减少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的情况,今年1月又出台了《国务院关於解决农民工若干问题的意见》,为有效解决农民工问题制定了重要政策措施。法律援助是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他还未满40岁,却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气质。他带领一批律师为孩子、农民工的权益而奔波,帮助他们树立起对法治的信心。他是中央电视台很多栏目的常客。通过媒体的平台为弱势人群呐喊;他是建国60周年依法治国彩车上的唯一律师代表。  相似文献   

19.
刘佳 《法制与经济》2008,(14):50-51,80
从就业、子女教育、劳动权益、医疗保障、户籍制度等方面给予进城农民工平等的权利和待遇,全面实现农民工市民化,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途径。政府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处于关键地位,通过分析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意义、探讨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因素,进而提出促进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政府职责,以期为“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提供理论依据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司法》2007,(7):111-112
为全面完成成都市委、市政府“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援尽援100%”为民办实事目标,从2006年12月21日至2007年2月28日,成都市司法局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春耕期间为农民工“讨工钱”专项法律援助活动。活动以集中受理和办理农民工“讨薪”法律援助案件,快速处置农民工法律援助突发事件,使农民工能够及时拿到工钱,顺利返乡为宗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