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社会的转型,说到底是文化的转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整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为现代化事业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邓小平理论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理论。这一理论充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的丰富内容和建设途径等一系列问题。   一、建立现代化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期我们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认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动力,从而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党…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全党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重要方面。(一)必须充分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经济的振兴,而且还要有文化的振兴。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振兴经济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  相似文献   

4.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文化是多元并存的,它们同时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制约着人们的信仰和行为选择。为了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必须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加大主流文化建设力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对西方文化有价值因素的吸收,创建绚丽多彩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5.
刘明明 《求实》2013,(3):54-5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可以依靠的力量和阻碍建设的力量,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肩上的沉重包袱,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在消解各股阻力的同时,整合各个动力为一股合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孔君 《学习论坛》2001,(8):47-48
西部大开发的进程 ,实质上就是西部现代化的进程。西部的现代化 ,既包括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也包括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繁荣。只有繁荣文化 ,才能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西部大开发中 ,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使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促进 ,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一、文化建设是事关西部大开发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西部大开发作为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  相似文献   

7.
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正在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这一先进性,决定了我们党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第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鼓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现在世…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作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二者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持有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从而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 一、追求理想,利于形成民族精神支柱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目的在于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只有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协调发展,才能全面体现现代化的真正内涵。因此,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一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的社会形态的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漫长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建立在农业自然经济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谷桂玲 《唯实》2003,(11):84-86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高校的素质教育只有追随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按照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 ,才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2.
李文辉 《党史文苑》2005,4(12):33-36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也是一篇具有深邃忧患思想的光辉文献,是对中华民族居安思危、常怀忧患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面对纷纭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更好地学习研究和借鉴运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忧患思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宣言书,也是一篇具有深邃忧患思想的光辉文献,是对中华民族居安思危、常怀忧患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当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中,面对纷纭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党所肩负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更好地学习研究和借鉴运用邓小平南方谈话中的忧患思想,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17,(12)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并且进一步阐释,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见,文化自信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力量。正确认识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坚定文化自信,必须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建设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15大对这一理论的新概括、新发展,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十五大创造性地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这一科学概念,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内涵作出科学界定。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高度的文化自信是文化建设的动力之源,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就是坚定文化自信,为当代中国问题解决提供文化方案。雄安新区蕴藏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生态文化与科技文化奠定了城市的文化自信与文化底蕴,其文化建设彰显高水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特色。文化场景理论重视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先导作用,在以文化人的文化濡养与以文聚城的文化场景布展理路下,发挥文以化人的人文滋养功效、为城市发展增添精神动力,同时以文聚城打造文化场景,推动雄安新区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搞清楚其动力和阻力。就动力来说,经济实力的增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动力,文化惯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动力,中西文化的碰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外在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力量之源;就阻力来说,体制上的束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的阻力,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部阻力,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围堵和渗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外部阻力。整合动力,分化阻力,有利于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文化建设是它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为我们勾划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框架,阐明文化建设的地位作用,提出了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基本方针、政策和要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在于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努力培育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  相似文献   

19.
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区的建设和实践过程。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继承我国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并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与时俱进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之一。建设民族文化大区,正体现了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这一客观要求,通过不断强化和提高我区文化建设的民族性、科学性、开放性、现代性和创新性等优秀品质,使其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丰富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应当重视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燕  高宜新 《探索》2000,(2):92-94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于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