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在构建和谐企业妥善解决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2.
李民 《党建文汇》2007,(11):66-68
“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永恒主题 党的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以人为本”的字样,是在我们党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又一次正式提出“以人为本”,并且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后又在党的会议、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中又多次涉及;这次写进了党的十七大报告。  相似文献   

3.
《学习导报》2011,(15):15-1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这个表述从以往“立党为公”进而突出了“以人为本”。深入学习贯彻讲话,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4.
吴思平 《奋斗》2004,(2):6-7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除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等方面外,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和指导,“以人为本”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以人为本”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段重要论述,突出强调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大理论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在教育事业中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按“和谐”理念去育人,按“和谐”理念去治校,构建和谐机制,创建和谐校园,把我国每一所学校都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相似文献   

7.
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政为民的情怀,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执政活动的始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了143次: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提到“人民”一词有136次;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对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最经典的概括,莫过于胡锦涛同志所说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再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维方式的伟大转变,是治国理念的重大突破。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将产生巨大影响,在实践上也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人”,对其作科学而具体的诠释,以致于不会使“以人为本”在现实中沦为空谈和一种滥辞,关系到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之“人”应涵盖“人民”、“后代人”、“有生命意义即将出生的人”、“法人”、“犯罪人”和“失去生命的人”等。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贲思 《求是》2005,(8):18-2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后,理论界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中央为什么要提出“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什么,“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提法有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以人为本”的理念怎样才能贯彻等等。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述。提出“以人为本”的背景“以人为本”是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为什么要提出科学发展观?它的背景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某种对发展问题的片面认识,认为发展就等于经济的快速运行,发展就等…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在2011年的“七一”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一论断诠释了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人性化、民主化、民本化、执政化的新要求,是共产党人执政之魂。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时强调“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这砦深刻论述对全党无疑足强化执政为民的思想警醒,也是改进党的作风的行动号召.  相似文献   

12.
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式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科学分析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基础上提出来的。以人为本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八大战略思想之一,贯穿于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之中。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当前在科技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以人为本”原则的坚持贯彻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需深刻反思并寻找解决之策.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切实坚持贯彻“以人为本”原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遏制“功利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反思机制,落实“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保障“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是十六大以来党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新的执政环境、新的党情和国情,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基础上,吸收借鉴前人,吸取世界文化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要治国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和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为民”思想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人为本”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最初是作为管理学上的一个新的管理学概念而出现的。随着2003年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来,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对以人为本从各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我们党的宣传已越来越广泛地被融人执政理念,运用于各个领域的管理实践之中,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一概念耳熟能详。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由于“以人为本”概念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复杂性,它与其它许多理论如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甚至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理论的相关性,以及对它的哲学研究的相对抽象与晦涩难懂,使许多人对“以人为本”概念虽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先后提出树立科学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两大课题。两次会通过的《决定》中,都响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一年多来,从党的领导人到专家学者,从党的文献到新闻媒体,“以人为本”成了使用最为频繁的词汇之一。然而就在几年以前,情况还远不是这个样子。本文现就党提出并最终确立“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过程,进行初步的考察和评述。新中国成立前后,党和毛泽东提出“以人民为本位”的观点早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就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说: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可见,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在“赶考”路上必须要交出的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一时间,“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焦点话题。然而,仍有许多人误将“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混为一谈,没有看到三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以人为本”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我们建党和执政以来在国家发展观上的历史性突破。文章认为,“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坚持“以人为本”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0.
王向明  张廷广 《前线》2013,(9):27-30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其中,“脱离群众的危险”当属执政党面临的最大危险。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一重要结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和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世界其他执政党兴衰存亡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