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溪子 《小康》2011,(7):118-119
尽人力,顺"天"意。只要尽了力,没有得到也不必后悔。如果一个人能得之不忘形,失之不丧志,坚持不懈地挖山不止,那可能会有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一、并非荒诞的题目最近,到几省调查宗教问题.众所周知,宗教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是截然对立的思想体系.如果试图从剖析宗教的精神追求方式,来反思对广大青年的精神追求的引导工作,这似乎是题目选择的荒诞.但是调查之后,我们的感触是这看似题目的荒诞,却非荒诞的题目.人,总有精神追求、精神寄托、精神支柱,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之有"魂".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精神支柱,不能没有"民族之魂".人类社会成败兴衰的历史一再证明,强烈的、振奋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振兴发达的支柱.很难想象,一个举国无"魂"、失魂落魄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转变人的思想的外因,它是通过人的内在矛盾运动而发挥巨大威力的。有时出现这样的情况,你对工作对象满腔热情,他却冷若冰霜,你对他说千道万,他却无动于衷,这说明工作对象的心灵之窗没有被打开,东风未入心扉,外因没有发挥作用。我认为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必须着力寻找打入心扉的通道和连接点。我体会打入心扉有如下三个主要的连接点。一、追求的激发点。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做人的信条、追求的目标。真正没有任何崇拜和追求的人是没有的,问题是崇拜什么对象,遵守什么信条,追求什么目标。一个人心灵之火一旦被激发,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7,(30)
正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增强身体素质、培养健康身心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事关每一个人,不论是老、幼、妇孺、伤残,都有自己的健康之道,保持健康,坚持不易,关键在于六个字:心态决定状态。距离83岁生日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  相似文献   

5.
东芳 《前进》2015,(3):23
人生在世,有贫富之分,也有境界之别。世上有作为的人,都希望为国家民族建立功勋,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真豪杰,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但是能达到此境界的毕竟是少数。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实际上不一定是一个境界很高的人。有的人安贫乐道,利他忘我,尽管没有家财万贯或一官半职,也不一定是境界低下的人。境界与财富无关,与权势无涉,关键是看他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劳动创造世界.不劳动者不得食.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是不劳动者.因此,可以这样说,劳动与每一个人相关,劳动法律也与人人有关.  相似文献   

7.
正从哇哇坠地起,我们便受着父母、亲人和社会的帮助而渐渐成长。每一次接受别人或大或小的帮助都会心存感激,每个人的本心也许一直想:只要有机会,一定要出一份力来回报这些恩情。如今,在社会各个角落,逐渐活跃着这样一批又一批的身影:他们不求回报地为别人做出各种无私的奉献——他们就是志愿者。这批可爱的人,没有年龄之分,没有男女之别,没有性格比较,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理想:追求"我  相似文献   

8.
滕忠 《当代广西》2007,(24):57-57
写写蒲庙榨米粉是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并不是我对它有多么深入多么透彻的了解与研究,实在是因为我对它有一份格外的、虽时时品尝而又回味不已的热恋之情。这就像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感,常常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的。不是说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么?更何况美食!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在网上多次看到网友们自发讨论"如果广州没有外来工"之类的问题,归结起来看,多数人的态度是:外来人口只有早来晚来之分,在广州的发展过程中,外来人口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网友的话: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外来工,这个地方必是没有价值之地。可不是?  相似文献   

10.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没有什么关系比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也没有什么技能比交往技能更加永恒。荀子说:“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无怪乎有研究黑猩猩的动物行为学家对我们的远房亲戚下了如此一个定义:“一只黑猩猩,不是黑猩猩”。不知道如此说法是否可以类推到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人之所以为人,关键不在于某个被称之为人的个体,而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所谓和谐社会,是指在一个社会中人们的自我身心、人与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社会状态.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法律制度理清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需要公平正义理念的强化,更需要道德的保障与深化.因为一个没有道德的社会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个和谐美满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有必要探求和谐社会的道德追求与完善.  相似文献   

12.
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一个情节,时任仓库保管员的保尔疑惑而又愤怒地对其他几个共青团员说:"以前我们在为资本家干活时,既没有人迟到又没有人早退,更没有偷盗现象;为什么我们翻身做主人了,在为自己干活了,却又迟到又早退,甚至又偷又抢呢?"保尔虽然困惑,但他心中显然是有一个答案的,那就是这些人忘记了苏联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所付出的血的代价,忘记了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这方面的原因是有的,但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永不放弃     
在跟残疾人朋友交流的时候,盲人杨佳有时候能在他们身上感觉到有一种自我排斥的情绪,连自己都厌恶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缺陷,经常耿耿于怀,敏感得很.遇到这种情况,她总是耐心地讲,我们要接受不完满的自己,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完美无瑕的,没有一个人方方面面都很如意.我们只有接受不完满的自己,才能坦然面对现实,也才能放下包袱,走得更快、更好.  相似文献   

14.
蔡京的警示     
有朋友在网络上给我推荐了一篇文章,讲的是宋朝宰相蔡京贪赃枉法,陷害忠良,失势后被充军发配,仍难解天下百姓心头之恨,“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发配路上,虽然蔡京不缺银子,却没有人卖给蔡京“一粒粮、一滴油、一根菜,更甭说,一块烙饼、一个馒头、一个包子了”。文章说,当年没有人发通知,下命令,但所有的中国人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齐心,让他活生生地饿死。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全球性的粮食短缺和粮价上涨,使粮食问题再次成为政界、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喊"狼来了"的有之,喊"没有狼"的也有之.其实,这次"狼"的确没有来,因为2002年以后中国连续五年的粮食丰收,使粮食供需大体平衡.虽然如此,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的粮食安全的确还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一个多边的权利与利益协调和配置关系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国家与农民、产区与销区、国内与国外、粮食与生产资料以及粮食内在性质本身的矛盾与冲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声音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5-35
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催人振备的精神、没有高尚的品格、没有坚定的志向,统而言之,没有形成共识的核心价值观,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冠梓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有腐败的思想没有腐败的行为,只能说他思想不纯,古人说“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一个人有腐败的条件,但他思想上过硬,能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也就不会成为一个腐败的人。如果一个人无限的欲望没有遏制,有限的手段又没有限制,腐败就自然要发生了。所以说反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人都想让自己的人生流光溢彩,然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有之;说起来豪言壮语做起来畏首畏尾者有之;得过且过、浑浑噩噩者有之。也许有人会说:"我一刻也没有懈怠,可为什么梦想总是‘可望而不可及’呢?"作为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专家,程社明博士以对社会脉博的把握及对职业内涵的独特解读,用亲身经历和一个又一个的生动事例,向大众传递出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知行合一"的程社明,其传奇经历在业界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19.
四川凉山有一个曾经让人闻之色变的“麻风村”——大营盘村,里面的孩子虽然没有染上疾病,却也因为遭到歧视无法外出上学。张平宜,生活在台北,原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  相似文献   

20.
说起吃,在成都是很有些名堂的.家户人家祖辈相传都要泡制各类家常菜,如水豆豉.咂海椒、胡豆瓣、豆腐乳、腌酱菜腊肉等,有的自己伏醪糟、酿米酒、推小磨豆花儿、推汤元粉子;道地的成都人哪家没有一个象样的泡菜坛子?自家加工各类食品,是旧时“自奉俭约”的持家之道,再就是成都人好吃而讲究的一贯作风.弄得精细,吃起赶口.当家庭主妇做媳妇儿的,久了没有不谙此道的,更不用说拿手菜,象回锅肉、笋子烧肉、热窝儿鸡、粉蒸肉、豆瓣鱼以及烧蹄炖肘等等是没有不会做的.周末节假日,家人要打牙祭,平时舍不得吃的东西要拿出来,还要弄几个象样的菜,烧、炖、蒸、炸、麻辣凉拌,有鸡鸭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