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岸关系》2021,(9):66-67
正第二章和平统一方针的确定与两岸隔绝状态的结束(1979—1987)第三节两岸隔绝状态结束大陆方面1979年开始实行和平统一方针后,即积极争取实现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争取两岸通航、通邮、通商,同时积极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23)
<正>30年前的1987年,台湾当局在大陆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同胞往来交流的新一页,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对立与隔绝的历史,为日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同胞的密切往来与各项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开放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序幕,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没有开放交流,就没有往来,就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对台工作者,我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的政策,有力地推动着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79年元旦,是两岸关系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全国人大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书中提出了结束军事对峙,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从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逐渐深入岛内民众之心,他们强烈要求结束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相似文献   

4.
40年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曾长期相互壁垒森严.自1979年大陆方面首倡"三通"、"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之后,两岸关系出现了重大转折.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之后,两岸"互动"的形势明显加强,其间虽然还会有种种波折,但总的趋势是缓和代替了对抗,统一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5.
《两岸关系》2008,(4):11-12
为推动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谈判与对话,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后,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感召下,经过两岸同胞共同努力,1987年底,台湾当局被迫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长达近38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相似文献   

6.
<正>这份菜单十分"别致"——中间文字部分是四个字的"菜名",上方可见主宾信息,下方有日期落款"27-4-1993",左右两侧有许多宾客的签名。且看这张菜单背后的故事。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两岸关系趋于缓和。1987年7月,台湾方面解除"戒严",随后开放台胞赴大陆探亲,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以此为发端,两岸探亲、旅游、经商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5,(2)
<正>1949年后,台海两岸隔绝,人员不能往来,书信不能传递,亲人无法相认。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真诚地发出《告台湾同胞书》,呼吁两岸结束军事对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此后,大陆开始推动两岸的交流合作。直到1987年,台湾当局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才被打破。1992年,大陆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经函电往来,达成了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至此,两岸人员和经济、文化往来迅速发展。然而,随后执掌台湾当局的李登辉、陈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3)
<正>自1978年两岸关系出现结构性改变以来,至今已经历近40个年头。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开放两岸交流。随后大陆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促进国家统一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两岸交流成为两岸互动的应有之义以及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和实现国家统一的可欲路径。70年代末80年代初,两岸学者在海外开始初步接触和交流。  相似文献   

9.
探亲!回家!     
葛凤章 《两岸关系》2011,(12):37-38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结束军事对峙,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实现国家统一的大政方针。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推动下,岛内同胞多次集会游行,强烈要求结束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1987年10月,迫于民众的呼声,台湾当局通过了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的方案,同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组织正式受理探亲登记。从此,两岸之间打开了长达38年之久的人间藩篱。  相似文献   

10.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大陆对台和平统一政策的确立,两岸从此进入和平统一的新阶段.三十年来,我党的对台方针政策取得了重大发展.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以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奠定了新时期我党对台工作的理论摹石;江泽民同志提出的通过政治谈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不断完善了我党对台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原则;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主张,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创造了新契机,开创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1月22日,海峡两岸民间航运组织在香港就台湾高雄港与大陆福州、厦门港之间直接通航问题达成共识并签订会谈纪要。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祖国大陆交通经贸部门公布两项有关两岸航运管理办法之后,两岸民间功能性组织务实磋商迈向局部“三通”的重要一步。在两岸关系仍然持续僵局的状态下,这一举措无疑对缓和两岸关系,推进双方各层次的经贸合作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自1979年祖国大陆提出和平统一大政方针以来,实现两岸“三通”一直是两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特别是在两岸军事对峙状态逐步缓解的进程中,双方通过港澳及第三…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24)
<正>两岸各领域包括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1987年11月,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结束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逐步发展起来。1992年8月,由12名艺术家组成的"大陆艺术家演出团"首次进入台湾,实现了两岸的双向文化交流。特别是2008年5月两岸关系实现重大转折、开创和平发展新局面以来,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取得很大发展。如今,两岸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3.
全国人大常委会早在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时,就提出了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行通邮、通商、通航的主张。十几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两岸局势逐步缓和,经贸关系不断加强,两岸航运市场也逐渐复苏,海上货运间接通航已经成为现实。但是间接通航毕竟无法适应两岸经贸关系日益发展的客观需要,台湾当局的两岸不直航政策已成为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正>"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著名诗人余光中的名篇《乡愁》生动刻画出了两岸隔绝状态下,跟随蒋介石败退到台湾的百万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其眷属压抑心底的思乡情怀。从1986年底开始,国民党去台老兵发起持续数月的请愿活动,迫使台湾当局考虑调整有关政策,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198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987年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来到大陆,两岸长期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了。30年来,两岸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回眸这段沧桑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即通邮、通商、通航,是我们党和政府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1979年1月1日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的旨在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主张。对年来,尽管受到台湾当局的竭力阻挠,但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三通”经过漫长的波折起伏,现已取得重大进展,并展现出令人欣慰的前景。通邮——两岸间的邮电往来频繁为了打破两岸间的邮电隔绝,我邮电部门于1979年2月率先向台湾开办了对台电报业务,3月和5月又相继开办了对台湾的长途电话业务和全面受理寄往台湾的平信…  相似文献   

16.
自祖国大陆1979年提出“和平统一”的对台方针以来,两岸关系经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1987年11月2日,台湾当局宣布准许台湾地区民众赴大陆探亲。与此同时,海峡两岸民间的各项社会、文化、经贸交流也迅速扩大。到1991年,短短三年间,台湾地区已有300多万人次到大陆探亲、访问;大陆同胞到台湾地区探病、奔丧、访问等的人数也将近1万人。据香港统计,两岸转口贸易1989年近35亿美元;而1990年则  相似文献   

17.
近五十年来,两岸关系可以略分为两个阶段:1949-1978年:两岸间主要是军事的对抗,而政治与经济方面,均处于截然的隔绝状态。1979-1995年:祖国大陆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调整,对台采取和平的政策,而台湾方面由于内部政治结构的变化以及对外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放弃与大陆的直接军事对抗的政策。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前往大陆,并逐步有限度地允许一些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同时,两岸间的经贸往来亦大幅增长。目前“台资”约占全大陆“外资”的10%,而台湾方面也因之获得可观的贸易利益。有人分析,此利益相当于台湾目前的经济增长额…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正>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发布;同年底,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交流交往大门开启,涓涓细流汇聚成浩浩大潮,迄今30个年头。"两岸一家亲",两岸同胞始终是两岸关系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大陆亲人的热切想念、深情呼唤,台  相似文献   

19.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强调在解决台湾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台湾的现实情况”,并提出了“两个寄希望”、结束两岸军事对峙状态、实现“三通”等具体建议。《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起点。 在祖国大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下,台湾当局在处理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问题的态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79年元旦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重宣布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这一历史性文告发表2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及一系列政策主张推动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祖国的统一大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继1997年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后,澳门又将于1999年底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虽然仍要走一段艰难的路,但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两岸关系经过漫长的波折起伏已经曙光初现,并已展现出令人欣慰的前景。两岸长期隔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