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03年,白先勇获台湾文艺奖殊荣,这除了是对他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尤其是要表彰他所领导创办的《现代文学》杂志,它对于引介西方现代思潮,鼓励文学创作,对台湾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学生杂志》是刊发学生作品的主要刊物之一,该刊于1914年8月在上海创刊,到1931年11月第18卷第11期出版后停刊;1931年12月10日出版第18卷第12期,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停刊;1938年12月在香港复刊,1941年"一二·八"战争时第二次停刊;1944年12月15日自第22卷第1期起在重庆复刊,1947年8月终刊,由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本文主要辑校的目录是1938年12月复刊到1941年11月停刊、1944年12月到1947年8月这两个时间区间中的文学部分的文章,是抗战之后国统区《学生杂志》所刊发的文学部分文章的正文辑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作为昆曲"义工",白先勇不断游走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他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深受年轻人青睐。而他最重要的一项写作计划——为父亲白崇禧写传却迟迟没有完成。在为父亲写传的过程中,白先勇搜集了几百张照片,从北伐战争到台湾的最后岁月,白先勇说,"这些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在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坛上,白先勇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奇才”。“奇“从何来?大概基于这样一些因素: 他的处女作《金大奶奶》发表时(1958年),他才21岁,读台大外文系二年级,而小说却写得“圆熟老辣”(黎烈文教授语),使人怀疑“必非青年人所为”。事实上,正是站在他面前的青年学生白先勇所作,这便使一些文坛前辈大感惊奇。 距《金大奶奶》发表一年有半,白先勇和他的一些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自筹资金,自跑印刷,自办发  相似文献   

5.
一、台湾期刊的发展现状台湾1998年登记的期刊已达5,855家,是1949年的近40倍。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时,台湾仅有150家期刊,主要以新闻、政论为主,之后期刊走过戒严萧杀期,新闻报道及言论处处受箝制,期刊遭查扣、查封和停刊是常事;另方面期刊也经历了经济快速成长期带来的财经期刊的春天,先有报道财经内幕的《财讯》创刊,继而有《天下》、《卓越》、《远见》等期刊相继问世,以调查采访深入报道的方式,分析财经动态,更以数据统计配以图表,对财政、金融、科技、企业、市场和经营管理作深入探讨,这些期刊广受欢迎,财经工商类期…  相似文献   

6.
<正>1958年10月《光明日报》上登出《本报五种专刊停刊启事》,宣布《哲学》、《史学》、《文学遗产》、《文字改革》、《民族生活》自11月起停刊。当时毛泽东正在郑州开会,他看到这个启事,就说:"《光明日报》的副刊和《哲学》、《文学遗产》等,应继续办下去,不要停刊。"  相似文献   

7.
短篇小说《遊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一部重要作品。后来,白先勇又和杨世彭把它改成话剧本,在原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进行了新的开拓,增添了别一种艺术魅力。台湾戏剧理论家陈怡真、欧阳子称赞这次探索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综合各种艺术于一剧,第一次成功的将意识流搬上我们的戏剧舞台,成为沟通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多媒体”。我们考察一下《遊园惊梦》就会发觉,几个有着不同艺术形式甚至相隔时间很长的同名作品,形成了一个圆环,即从梅兰芳、俞振飞主演的昆曲《遊园惊梦》到白先勇创作的小说《遊园惊梦》,再到白先勇、杨世彭改编的话剧《遊园惊梦》,从立体的戏曲舞  相似文献   

8.
当前,海峡两岸的各项交流日趋频密,而新闻交流则是其中不可或缺和极为重要的一项.在两岸新闻交流中,尤以报业间的交流最为突出.作为大陆记者,我曾两度到台湾进行采访和交流,对台湾报业的现状,获得了比较直接的印象.报社台湾在1988年1月1日解除报禁之前只有31家日报.报禁开放后,截至1990年12月,台湾登记核准发行的报纸猛增至303家,除去逾期未发行及停刊撤销登记的141家,实际出版发行的有105家.  相似文献   

9.
在台湾的开发史上,福建漳泉移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移民开发台湾的过程,对作为漳泉乡土保护神的保生大帝的信仰,也在台湾兴盛起来。从同安白礁、海澄青礁慈济宫祖庙分祀台湾各垦区的保生大帝庙,相继兴建,为漳泉移民开发台湾的历程留下了光辉的印迹。究竟漳泉移民在台湾建立的保生大帝庙有多少呢?1956年出版的《台湾省通志稿》卷二宗教篇,据1930年台湾总督府所存寺庙台帐统计,共有117座。台湾省文献委员会自1958年至1960年举行了宗教调查,刘枝万依据调查资料于1960年6月发表的《调查表》统计,共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作家白先勇的小说以感时伤怀的文化乡愁和中西合璧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台湾现代派的文坛上别树一帜。他的作品,尤其是《纽约客》和《台北人》,深刻地反映了当代台湾普遍的社会心理,表现了一代没有“根”的文化游子悲天悯人、礼魂思旧的悲剧情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执着和对“无根的一代”心理矛盾的细致剖析,使他的作品显示出一种深沉、悲凉的美感。下面分别从主题、情调、结构、形象等几个方面分析一下白先勇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意识。一白先勇的早期作品有寓言式、内向化、梦魇感等特点。《青春》、《那晚的月光》、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0)
<正>台湾漫画指台湾地区制作或发行的漫画。台湾漫画在20世纪初的日据时期,即受日本"泼克"文化的影响而发行《台湾泼克》期刊,上世纪30年代因日本儿童漫画的兴起,陈定国、王朝基、陈光熙、洪晁明及许丙丁等亦受日本流行漫画影响而创作,如洪晁明的《建设阿婆》及许丙丁的《现代封神榜》。1935年鸡笼生(原名陈炳煌)出版《鸡笼生漫画集》为台湾第一个出书的漫画家。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喜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华诞,正好是农工党党刊《前进》60年华诞。60年一甲子,踏过坎坷,走上康庄,迎着太阳,越走越亮堂,走进新时代,迎接新辉煌!1961年4月,农工党中央创办了机关刊物《前进》(即现在《前进论坛》的前身),1966年7月,因"文化大革命"而停刊,1979年8月复刊后一直以内部刊物在党内赠阅,未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2)
<正>一当代台湾文学的发展历史,以上世纪50年代为分水岭。1950年之前,台湾文学经过日据时代五十年殖民教育,最后阶段推展"皇民化",严禁"汉学"、"汉字"。1945年台湾光复,此后从1945年至1949年,台湾社会中文和日文并行,史家称为"光后初期"。此期有两家报纸副刊,竭力推广中国文学:先是台中的《和平日报》,于1946年前后,以《新文学》《新青年》《新妇女》《新世纪》《新时代》等五个副刊群,大量引进"五四"新  相似文献   

14.
苏枫 《小康》2011,(12):110-111
年逾古稀之年,白先勇在每次《牡丹亭》落幕时会感觉特别孤独,作为一个真正的异乡人,他似乎一辈子都在品尝"似水流年、浮生若梦"的味道"北京变了好多!不过,北京的重量,还在。"2011年11月14日傍晚,白先勇坐在东方君悦酒店七层的大沙发上,窗外是摩天大楼耸立的王府井,再远处,是即将上演第200场青春版《牡丹亭》的国家大剧院。学者夏志清曾说:"白先勇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如今,他是青春版《牡丹亭》总策划、  相似文献   

15.
<正>2月21日在台北举行的2019白先勇经典昆曲新版系列彩排记者会上,多位大陆青年昆曲演员畅谈昆曲创新。他们认为,随着时代变化,昆曲也需要进行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赋予昆曲更多现代元素,才能更好守护经典,传承东方之美。由台湾作家白先勇携手苏州昆剧院创作的《玉簪记》《白罗衫》《潘金莲》三部经典昆曲的新版系列演出于2月22日与台湾观众见面。大陆昆曲演员俞玖林、沈丰英、  相似文献   

16.
在风云诡谲的台湾报坛,以往名不见经传的《自由时报》近来日益引人注目.五年前,它将触角伸向海外,发行美洲版并在洛杉矾设立办事处,其时反响平平;1992年,在台湾民众每天常看的报纸前十名排行榜上,当它首次入围便紧随《中国时报》、《联合报》和《民生报》(属联合报系)之后窜升至排行第四时,台湾报坛掠过了一阵不小的风浪,近两年,它又以步步进逼的发行与广告攻势,倾拥李登辉的所谓“主流派”色彩,以及凸显台湾本土情结  相似文献   

17.
赵辉  山笑 《台声》2010,(5):62-65
<正> 黄品源,台湾省台中人。1988年,20岁的他参加台湾"首届青春之星校际音乐大赛",初试啼声即获得第二名。从1990年发行第一张专辑《男配角心声》至今,黄品源独具魅力及个人特质的情歌,早已在华语歌坛占有一席之地,他质朴却直达人心的创作《你怎么舍得我难过》至今仍是传唱度极高的王牌歌曲。2010年,42岁的黄品源在3月17日生日当天,贷款700万新台币发行了最新专辑《双鱼的责任》,以纪念自己踏入歌坛的第20年。  相似文献   

18.
探视历史 直面人生——古蒙仁与台湾的报导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以报导文学介入现实人生古蒙仁,本名林日扬,1951年10月5日生于台湾云林县虎尾镇,中学时期即开始文学写作.考入辅仁大学中文系后,耽读于西洋和中国的现代文学作品,并于1972年3月正式发表第一篇小说《盆中鳖》,引起文坛的注意.  相似文献   

19.
正最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发行。《论述摘编》共分11个专题,书中收入286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讲话、报告、指示、贺信等70多  相似文献   

20.
台湾尔雅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一书.是台湾女作家欧阳子的一部颇有特色的批评论著,它毫无愧色地为欧阳子跻身于台湾文学评论界举行了奠基礼。老作家肖乾认为,“她这本书虽然是对白先勇的《台北人》十四个短篇的分析却涉及小说写作的许多基本方面。在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