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大海 《学理论》2013,(14):43-44
生死观是儒家必须回应的一个重大问题。先秦儒家,主要是从教化、德性的角度出发,将生死与道义相联系;张载以"太虚即气,则无无"这样的宇宙论作为基础,严厉地批判了佛老"贪生怕死"的生死观,从而确立起"存顺没宁"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将生死问题上升到"道器结合"的角度,为儒家的生死观提供了新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
魏艳丽  田海林 《学理论》2011,(16):257-258
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基本价值观念的宣扬,使人们明白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以及怎样发展自己才为社会所肯定和允许,从而规约着人的类属性,实现教化向普遍性的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使命。社会主义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道德现状,我们有必要重掘历史、解读经典。通过对传统文化经典《大学》之中所阐发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以及"八条目"的修身原则重新进行解读,以期给当今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视野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礼乐教化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汉代礼乐教化观的复兴以陆贾、贾谊为代表,在礼乐教化的目的上,继承了孔孟的"仁义"思想;在具体的教化措施上吸收了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董仲舒通过阴阳五行化的自然天道观论证礼乐教化的合理性,实现了礼乐教化观从"人性论"向"天道观"的转型,最终由《白虎通义》进行总结,实现了礼乐教化的法典化。其结果有助于国家"大一统"政治秩序的实施,却在一定意义上压制了人性的自由发展,改变了先秦儒家礼乐教化观自然发展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4.
王强  王小娟 《学理论》2010,(24):98-100
“道”是“德”的根据,“有”“无”统一是“德”的思维方式,“无为”是“德”的表现形式,“自然”是“德”的存在状态。“德”是“自然”的基础,“自然”是“德”的归宿,也是《老子》中为什么要强调合乎德性地行动的真正动因。因此,《老子》是以德性论为核心的,主要是解决“德”的危机,是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求知》2016,(1)
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在2015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文化的特殊作用和独特功能就是对个人和社会的"教化",从而塑造个人,引导社会。其一,文化具有传递文明的作用。文化不同于器物。文化的这种传递文明的功能,使个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在较长的时间中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价值观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化"。如果没有这种"教化",那么,我们就一切都要"从头开始""重新开始",现在仍然是原始人。其二,文化具有规范人的行为的作用。人既有社会属性,又是自然属性;既有理性的方面,又有非理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提出"立德树人",进一步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今天强调这一理念内涵的重点是引导大学生强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幸福是一个派生性范畴,它的内涵取决于人性的预设和政制的性质。从人性"理性—善"视角看,幸福在于德性的完满程度,幸福之人是理性起支配作用、激情和欲望受到德性节制之人。从人性"欲望—恶"的视角观之,幸福是个体的感觉和状态,是欲望的满足和激情的绽放。然而,单论幸福观的人性基础尚不足够,幸福的含义还有赖于政体的本性及其教诲。与古人生活在自然的第一洞穴相比,现代人生活在诸种幻象建构的第二洞穴之中。因此,政治哲学的反思就要拆解古今的法—权之变(自然法—自然权利转换),评判幸福内容的主—客之变(客观性—主观性转变),进而为获得幸福的真理性见解扫清地平。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20,(8)
在传统君王绝对统治权力之后,福柯提出的生命权力模式展开了两极运行机制:规训权力对人肉体惩戒规范的微观治理以及生命权力从整体人口调节的宏观治理。由此形成的生命权力运行机制与传统君王的外部统治从个体和整体两方面的规范治理进入人自身内部,表面是对人主体价值更好实现的防范调整,然而是一种隐藏在牧领式关心下的隐形统治,双重治理机制使得生命权力统治人的主体性深入到生活各处,从而使人毫无意识地丧失生命的主体性而无能为力。这种缺失人主体性的生命权力政治,需要在人的生存价值和"类本性"的寻求中得到恢复和重塑自我。  相似文献   

9.
自由主义德性论试图从内部对主流的自由主义中立性学说进行矫正,但其本身缺乏足够的理论资源,又囿于自由主义的既定框架,其调整空间有限;而在当代共和主义复兴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工具论共和主义则试图从外部借助"无支配自由"对自由主义展开批判,但未能充分发掘古典共和主义的德性传统,结果与自由主义拉不开足够的距离,几乎沦为某种改良版的自由主义。本文借助西方当代政治哲学中相关争论,试图勾勒一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的理论纲要,从国家在塑造政治德性方面的作用、对不同政治主体的特定德性要求,以及培养政治德性的社会机制与心理机制三个方面,主张以温和至善论重建国家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关系,以新型德性论继承、转化和发展传统的政治德性,以有效的公民教育培养有德性的公民,展现这种现代共和主义德性论的基本面向。  相似文献   

10.
明代泰州学派的平民儒者兼有儒和民的两重特征,他们体认王阳明、王艮的良知之学,具有积极认同王权的政治态度;由于对儒学传统政治价值的高度认同,平民儒者们在履行政治义务方面体现出相当的主动性,并发挥了维护政治秩序的独特政治功能。儒学传统与王权专制制度,给予平民儒者展现弘道激情的空间是有限的。臣民是儒家文化背景下政治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儒家的教化并不以培养觉醒的政治异己分子为目的,"主动的臣民"是平民儒者不可逃脱的宿命。道德主体性认知的主动性,体现了平民儒学的启蒙意蕴。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充满着超越了自身阶层一般苦难的、高贵的自我肯认。他们较士人阶层具有更为强烈的理想主义特质,这使得平民儒者习惯于在远大的政治期许中理解日常生活的意义。泰州学派后学中的陶工韩贞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Schneider  Saundra K. 《Publius》1990,20(3):97-116
This article examines intergovernmental performance during naturaldisasters. The United States has an ongoing response systemwhich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of national, state, and localgovernments. This system was severely tested during the fallof 1989 by four major crises: Hurricane Hugo in the Caribbean,South Carolina, and North Carolina, and the Loma Prieta earthquakein San Francisco. The intergovernmental response functionedvery differently in the four situations. Three patterns emergeto describe the intergovernmental dynamics of disaster relief.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se differentpatterns.  相似文献   

18.
19.
The postmodern turn which has so marked social and cultural theory also involves conflicts between modern and postmodern politics. In this essay, we articulat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and postmodern politics and argue against one-sided positions that dogmatically reject one tradition or the other in favor of partisanship for either the modern or the postmodern. Arguing for a politics of alliance and solidarity, we claim that this project is best served by drawing on the most progressive elements of both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traditions. Developing a new politics involves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s of certain versions of modern politics and postmodern identity politics in order to develop a politics of alliance and solidarity equal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new millennium.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