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来,民进党当局加紧勾连外部势力对抗大陆、图谋"台独",严重冲击台海地区和平稳定,严重损害两岸同胞共同利益,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倚美反中"只会引火烧身,"挟洋谋独"必定玩火自焚,如果民进党当局一意孤行、不迷途知返及早收手,等待它的将是历史和人民的惩罚。一、民进党当局"倚美反中"变本加厉,台海安宁面临现实威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民进党当局误判形势,大肆以疫谋"独"。近来它明显加紧勾连美国反华势力,合谋提升台美政治交往层级,  相似文献   

2.
正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蔡英文当局继续推行"倚美谋独"路线,寻求美国及其盟友加大对台湾保护和支持,融入美主导的遏华价值同盟和经济体系,求美助台"固邦"和扩大国际参与。蔡当局罔顾国际政治现实,谋求在美中对抗中谋利,只会将台湾的安全福祉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正近段时期,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大搞"台湾正名",推动"制宪公投",在"台独"绝路上"飙车",这是极不理智,也是极其危险的。一、"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台湾正名""制宪公投","谋独"行径花样百出民进党当局多次大放厥词,升高"台独"调门,针对国民党籍"立委"关于"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的言论,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恶言攻击,台行政部门发言人在脸书上公然叫嚣"台湾当然是国家,名字叫台湾"。民进党"立委"炒作所谓"台湾正名",要求将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南太平洋岛国帕劳总统访台,美国驻该国大使随行,引发外界对台湾地区与南太平洋地区关系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南太地区一直是台湾当局开展对外交往的重点区域,是台第二大"邦交国"聚集区。蔡英文上台后,台当局对南太地区的重视程度更是有增无减。但蔡英文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紧张,使以往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安排难以为继,其所谓"邦交国"纷纷"弃台就陆",台当局在南太地区的经营同样也因此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5.
<正>9月16日、20日,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先后与台当局"断交";9月24日,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第40届大会召开,台当局继2016年后再次无法参加。蔡英文当局2016年上台之后,大肆推行"渐进台独",破坏"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制造两岸紧张对抗,是造成上述局面的根本原因。回顾2000年以来台对外交往情况,不难发现,搞"台独"分裂,企图在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美国打"台湾牌"力度明显升高,为民进党当局和"台独"分裂势力撑腰打气,阻挠两岸统一、遏制中国发展。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倚美抗中""以疫谋独",肆意在两岸同胞之间制造敌意,严重损害两岸同胞根本利益,把台湾一步步推向危险境地。面对外来干涉及岛内政治势力"抗中谋独"行径,我们必须阐明三点立场。第一,美国"以台制华",遏制中国发展壮大,挑战国际准则和道义,不得人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国际社  相似文献   

7.
正2020年,蔡英文连任后继续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强化"倚美谋独"路线,在对外交往上动作频频,借新冠疫情大搞政治操弄,谋求通过所谓的"踏实外交"拓展"国际空间",但撼动不了国际社会一个中国原则的格局,台湾当局所谓"国际活动空间"进一步萎缩,对外交往困局难破。竭力拉抬美台关系特朗普政府将台湾视为与中国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在政治、军事、  相似文献   

8.
台情扫描     
民进党当局谋"独"又有新动向 一是抛出新的"台独"言论."急独"团体举办主题为"台湾国家正常化、亚太和平永续化"的"海内外台湾国是会议",蔡英文、赖清德均以不同方式为其"站台"支持.蔡英文在书面致辞中称,"国土主权、寸步不让;民主自由、坚守不退".赖清德更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与中国互不隶属""台湾前途只有2300...  相似文献   

9.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限缩两岸交流合作,并"挟洋自重""趁疫谋独",使台海和平稳定遭受严重冲击.新年伊始,面对台湾民众期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流民意,台当局领导人的新年讲话却丝毫不见改善两岸关系的意愿,只是充斥着欺骗与推责.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7)
正日前,曾在台湾政治大学就读的陆生周泓旭被台湾检调单位指控为"间谍",被台当局羁押。3月16日,又有台媒报道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吕秀莲的随扈也被指控为"间谍",已获准羁押。岛内"绿媒"更是爆出一个"大新闻",说"在台共谍"预估"有5000人之多",  相似文献   

11.
<正>前不久,美国25家军火商组团窜台,参加所谓“防务论坛”,加大对台军事勾连。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挑动两岸对抗,与美西方国家沆瀣一气,企图把台湾同胞绑到“台独”危险战车上,对此,台湾民众反感强烈,许多社会团体在“论坛”举办地附近集结高呼口号,抗议“战争贩子,兜售战争”,反对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引狼入室”,呼吁台湾青年觉醒“不上战场”,呼吁“两岸一中,台海和平”。一、美国军火商及相关机构窜台概况此波“窜访团”领队是美前太平洋陆战队司令鲁德尔,他曾在五角大楼国防部长办公室与佛罗里达州中央司令部任职,也曾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等战事中任前线指挥。“窜访团”成员包括美国前国安顾问博尔顿、“美台商会会长”韩儒伯、25家美军工企业代表及大批军事专家,大体分为以下三类。  相似文献   

12.
正4月27日,台当局"教育部"作出"拔管"决议,驳回管中闵当选台湾大学校长的资格,要求台湾大学遴选委员会重新完成遴选程序后再报给台当局"教育部"。5月12日,台湾大学校务会议决定不服从台当局"教育部"重启遴选的要求,决议"请教育部尽速发聘管中闵",但台当局"教育部"仍重申要台湾大学重启遴选。多方反对台当局"教育部""拔管"  相似文献   

13.
正前不久,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在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召开的第九场扩大会议上表示,"台独党纲"已完成阶段性历史任务,是民共双方往来障碍,建议民进党考虑正式宣告冻结"台独党纲",此言论一出迅速引起党内激辩与各方关注。令人意外的是,海峡两岸涉台学界很快出现一个以"冻独"概念取代"冻结台独党纲"的现象。这种简化与表述容易造成误解与误读,甚至误  相似文献   

14.
邰言 《台声》2018,(20)
正台当局前"促转会副主委"张天钦自比"东厂",密召会议打国民党新北市长参选人侯友宜事件持续延烧,引发外界挞伐,张因此请辞下台。但此事并没有到此终结,不仅"促转会"遭爆是选举打手,蔡英文和赖清德也被喊话下台,民进党更被痛批利用公权力介入选举,简直无耻至极!此外,近期大陆组织开展"2018-雷霆"专项行动,先后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件。台当局却反咬台谍案是大陆"诬陷",不过,在清晰明确的事证面前,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在美反华势力纵容支持下,蔡英文再次“过境”美国,并与美政府第三号人物见面,做出又一桩升级台美勾连、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恶行。自上台执政以来,蔡英文屡次“过境”、不断冲撞一中原则,清晰显露出其“倚美谋独”的祸心以及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私心,但这种戏码早已破功。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13)
<正>6月13日,巴拿马与台湾方面"断交",并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又有台湾媒体报道称,目前5个以"台湾"为名的台"驻‘非邦交国’代表处"被要求改为"台北",包括尼日利亚、阿联酋、约旦、厄瓜多尔及巴林等。今年3月,尼日利亚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同时,曾要求台湾驻尼机构取消"伪称",摘除"伪牌",迁出首都,削权减人。尼日利亚政府3月底更要求台当局"驻尼  相似文献   

17.
正拜登上台以来,日本极力配合美国对华政策调整,在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涉台问题上对美亦步亦趋。近期日本"挺台"言行层出不穷,表面上随美起舞,随美打"台湾牌",而其别有用心地将台海局势与日本安全挂钩,实际体现了其对中国崛起的焦虑心态,这决定了台日关系"虚热实冷"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蔡英文当局当前炒作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方式、目标与以往有明显不同,需要对蔡英文当局滋事造谣、"借疫谋独"、借防疫全面突破美台关系种种行为保持高度警惕。一、蔡英文当局炒作加入世界卫生组织更甚往年2020年春以来,蔡英文当局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祖国大陆之机,蓄意炒作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其诉求参加的名称、方式出现一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邰言 《台声》2018,(19)
正最近一段时期,美国的台海政策严重倾向台湾,而蔡英文当局紧抱美国大腿,挟洋自重。美、台此举,不会改变国际社会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只会损害并恶化两岸关系。更有甚者,"台独"分裂活动不断升级,近日,台当局修改台湾高中历史课纲并将中国史纳入东亚史,意图在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截至发稿时,台当局已通过在教育领域"去中国化"的高中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4)
正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上台后,全力推动"新南向政策",以减轻对大陆市场的依赖。然而,迄今为止,台湾对东南亚的经贸无法开展,连"外交"人事布局都无法搞定,只好退而求其次,把争取东南亚旅客赴台观光,当成"新南向"的政绩。台当局"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12月2日发了个新闻稿,指台湾今年10月份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旅客人数大幅成长,总数达16.6931万人次,较去年10月份成长25.4%,对照全球访台人数减少8.7%,显示"新南向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