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关注近年来日本、大陆与台湾学者研究台湾文学的最新成果与动态,从学术沟通与交流的方式、日据时期台湾文学研究、台湾新文学与鲁迅,以及台湾文学定位等方面,将两岸三地的研究状况相互参照,比较研究者在解读与考辨台湾文学时存在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关于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问题,台湾学术界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试图将台湾文化放在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通过历史的比较分析说明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并且提出一些问题与台湾学者商榷。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4.
正9年前,作为"第十届大陆图书展"的一员,笔者在台湾10天,并发表了《宝岛台湾印象记》文章。2018年8月16日至23日,"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简称海图会)在台湾举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一盛事。在台湾8天,亲历海峡两岸图书交流活动,再次观察台湾的文化与教育,感受台湾的旅游与民生,进一步省思海峡两岸关系,既深感台湾与我们大陆同宗同文的亲切,又忧虑台湾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台湾民意有三个层次:一,"台湾民意"有"一般意见"与"政治态度"之分,是可以改变的、多元的;二,"台湾主流民意"有具体问题与总体发展之分,当前涉及台湾前途与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有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维持现状以及"台湾认同"等;三,"台湾认同"的形成有其国际因素、内部因素以及大陆因素,它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不等同于政治态度,"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并不一定互相对立。研究台湾民意的重点在于研究"台湾认同",需要多学科、综合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1986年12月,台湾文学界杂志社出版了叶石涛的《台湾文学史纲》(下文简称《史纲》)。这是光复后40年来台湾第一次出版台湾文学发展的史书,即刻引起文坛注目,批评迭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笔者也试图呈一孔之见,借以抛砖引玉。中国结与台湾结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成为台湾文坛的敏感点。实际上,这两种意识之争几乎伴随着整个台湾新文学的进程,如台湾新文学发轫期关于台湾话文之争;70年代关于乡土文学的论战,80年代关  相似文献   

7.
正10月19日至24日,由北京市台联、陕西省台联、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北京市台胞交流服务中心承办的"科举制度在台湾——台湾进士专题展"展览在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开展。开幕式由北京市台联副会长庄文静主持。"台湾进士专题展"是"科举制度在台湾"文化交流活动项目之一,该展围绕科举制度与台湾进士的关系,描述了儒学教育与科举制度移入台湾的历程,对台湾文教事业推动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两岸关系》2014,(11):25-27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一股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鼓吹台湾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依赖,降低风险,以维护所谓的台湾经济、政治安全。这是用政治思维对待台湾经济发展和两岸经济关系,会压缩台湾经济发展空间,会让台湾经济迷失发展方向。防范对大陆经济依赖成蓝绿共识台湾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达成共识,有时甚至立场与主张截然相反。然而,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问题上,蓝绿都认为要防范台湾经济过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台湾因其所处地理位置更是首当其冲。甲午战争失败后,台湾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在这之前,荷兰人占据台湾也有38年之久。所以,台湾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受外国侵略、欺凌的血泪史,也是一部充满台湾人民不屈不挠反抗斗争的可歌可泣的悲壮史。台湾虽然是孤悬大陆外的一个海岛,但台湾的命运历来与大陆休戚相关,大陆与台湾人民从来都是并  相似文献   

10.
台湾定位问题台湾自古是中国国土,与中国大陆血肉一体不可分割,这是任何人都明白的不争事实,勿庸多议。但是,台湾四百多年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次数较为频繁,分离时间也长短不一,因而台湾少数人心存“台湾定位“问题。要谈和平统一,这个问  相似文献   

11.
台湾建省,是由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海疆发生危机,清廷审时度势而作出的一项正确决断。因此,台湾建省不仅是台湾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台湾建省,不仅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9)
正4月16日上午,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与来自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互助会、台湾劳动人权协会、台湾劳动党、台湾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台湾夏潮联合会、台湾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台湾中华基金会、台湾少数民族部落工作队等团体的领袖,怀着无比沉痛、无比肃穆的心情,齐聚在西山无名烈士纪念广场,举行拜祭仪式,向无数在"白色恐怖"中所牺牲的人民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杨毅周与台湾劳动党主席吴荣元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  相似文献   

13.
自2008年开始,武夷山每年举办海峡两岸茶博会,到2019年已是第十三届。台湾各界人士踊跃参加茶博会,两岸茶文化交流以武夷岩茶为纽带,呈现勃勃生机,前景十分广阔。台湾冻顶乌龙茶是从武夷山跨海移植台湾的。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是台湾与祖国大陆血肉相连的见证。地处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东面的冻顶山,四季如春,云雾缭绕,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其天然环境与武夷山可相媲美,武夷岩茶也就成为台湾冻顶乌龙的"祖先"。台湾盛产茶叶,以乌龙茶为最大量。  相似文献   

14.
简讯     
为开展与推动台湾问题的研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与鹭江出版社于1985年共同编辑“台湾研究丛书”。几年来,已陆续出版了《台湾海外经济法概要》、《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展望》、《战后台湾对外贸易》、《闽台民间艺术散论》、《台湾新文学概观》等。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该丛书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丛书。为加强对丛书的指导,最近成立了以陈孔立教授为主编,汪慕恒教授、游斌副编审为副主编的编委会,以利整体规划、优化选题,提升丛书的学术品位。即将陆续出版的有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台湾经济研究室承担的系列书稿《战后台湾企业集团》、《战后台湾金融》、《战后台湾工业》、《战后台湾农业》、《战后台湾财政》和《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台湾意识”已成为台湾很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近年来在台湾,关于“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所谓“中国结”与“台湾结”)纠葛的讨论已闹得沸沸扬扬。大陆上介绍、评析、论述“台湾意识”的文章也日渐增多,且多少涉及到“中国意识”。因此有必要廓清“中国意识”与“台湾意识”的真正涵义,指出两结之争的实质,探讨如何“解结”的问题。有人把“台湾意识”视为一种地域性的乡土意识,好象在整个中国之下,有着与之等同的诸如“新疆意识”、“上海意识”、“苏北意识”等等。也有人把“中国意识”看成是祖国大陆人民所具有的意识,“因为在台湾的人民,无论台湾本地的,还是从大  相似文献   

16.
许晶 《前沿》2006,(3):111-113
《与台湾关系法》与《反分裂国家法》同属国内法律,但由于两个法律制定的实质内容有着本质的差别,本文就这两部法律都涉及的“与台湾关系及台湾问题的解决”这一内容,从台湾地位、台湾安全问题、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及其法律性质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以探究这两部法律的内容实质。  相似文献   

17.
台湾岛内朝野与蓝绿很难在两岸议题上有共识,甚至立场与意见经常截然相反。不过,在台湾与大陆经济关系相互依赖问题上却找到了新的共识,即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并主张鸡蛋不能放在中国大陆一个篮子里,要分散市场,要采取措施,防范台湾经济对大陆的过度依赖。这种思维对两岸经济关系与台湾经济发展有害无益不谈所谓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不是事实,就这种思维而言,也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8.
宝岛台湾     
李立 《统一论坛》2007,(3):52-55
美丽的宝岛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一湾浅浅的海峡。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目前两岸尚未统一。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宝岛台湾,本刊特推出"话说台湾"栏目,详细介绍台湾的历史、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风俗等,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9.
香港资本在台湾的投资,是台湾与香港经济关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台湾听吸收侨外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叙述香港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并说明香港资本投入台湾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影响港资入台的主要因素。一、香港资本在台湾投资的发展过程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20.
白木  子荫 《统一论坛》2002,(3):43-45
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平潭岛距台湾新竹仅72海里,是祖国大陆与台湾距离最近的省份。福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现有人口中祖籍在福建的约占80%,其余大多为广东籍。自古以来闽台关系十分密切。从古文献记载上看,自春秋战国至秦汉,生活在福建的“闽越族”曾“浮海”到台湾。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