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各阶层利益相对均衡。工资协商共决,是工会维权的核心举措和基本手段;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是工会维权的相关领域。这是工会在调整社会利益格局中两个基本支点。各级政府在调整劳资利益和社会阶层利益中,运行手中行政权力资源,提供相应制度配置和物质保障,充分发挥工会的国家政权重要社会支柱作用。  相似文献   

2.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然而现实是工会的维权相当乏力。导致工会维权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从维权的主体-工会自身来看,我国工会缺乏维权经历和维权的独立性基础,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也不适应维权要求。二是从工会维权的对象-职工角度来看,职工维权意识不强,维权意念分化,对工会缺乏信任和信心。三是从工会维权的工具-法律角度来看,职工维权的成本太高,工会权利和职责不对衬,企业工会独立法人地位难以保障。四是从工会维权的环境-体制机制角度来看,工会维权与社会大局存在冲突,工会宏观维权的渠道不畅,行业工会组织相对薄弱、地方工会和企业工会各行其责的维权模式也存在一定障碍。当前解决工会维权乏力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强化工会的维权职能,提升工会的维权能力和水平。具体举措有:一是提升工会维权的社会认可度;二是解决工会干部维权的后顾之忧;三是推行“上代下”的工会维权模式;四是构建工会维权的社会联动格局;五是创造硬条件在身份上增强工会的独立性。六是在法律上要努力争取工会维权的刚性武器。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是中国工会理论的一大创新,标志着工会维权已经步入理性、规范、法制化的轨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对以往维权理论和实践系统化的凝聚与升华;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与工会宗旨的高度统一;是工会维权机制、方式、方法走向科学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李欢 《工会论坛》2014,(3):31-33
工会维权是现阶段工会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以浙江省义乌市"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为代表的工会维权模式,强调党委领导、政府重视、各方支持,而在职工参与的基础上实现维权这方面研究的并不够。从政治学的视角,使用政治参与作为分析工具,通过对企业民主管理这一制度内职工参与平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完善我国企业民主管理中针对职工参与的对策,可以探索出一条工会维权的新途径。即是说,突破社会化工会维权模式的局限,工会除了争取社会力量、主动维权之外,还应在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广度和深度上做文章,以此来吸引职工关注工会,提高职工参与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是工会的社会定位和社会功能。要做到“切实维权”必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构建基层工会的维权制度体系,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和新建工会的步伐,把“组织起来”和“切实维权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6.
赵朋光 《工会论坛》2008,14(2):26-27
工会维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升政治文明的有效路径,是优化政治生态的有力手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载体。工会维权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工会维权,是一个事关共产党执政基础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工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旨是发展。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关系当事人根本利益一致,工会维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工会维权追求的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互利共赢,以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社区工会是推动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沟通职工群众与基层党组织关系的纽带。在社会的极速转型期,社区工会应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充分发挥其参与社区自治、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公共服务的优势,以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校工会维权职能的实现,将在和谐校园构建中发挥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工会对教职工权益的代表和维护,解决和消除影响教职工权益的不和谐因素,从而促进校园主体利益关系的协调公平。强化高校工会维权职能,在维权意识上,高校工会需要从社会团体的角度来认识自身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增强独立意识,自觉地担负维护职工权益的法定责任;在维权方式上,高校工会需要畅通法律维权渠道,强化依法维护教职工权利的工作方式;在维权重点上,加强高校工会对教育领域发生的人事关系纠纷的协调和解决能力,健全完善对教职工劳动权利的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会与时俱进、与党同心,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开创了工会工作新局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提出并形成了“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以下简称工会维权观)。明确工会维权观的核心是以职工为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总结中国工会成立8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工会理论与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中国工运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工会维权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本文仅就以职工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核心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在本质上是工会谋求通过改革创新以满足职工群众的维权需要。笔者近期在美国工会的见闻,涉及到在社会变动时期工会建设的具体方式和方法。参照其中有益的做法,中国服务型工会的建设应该避免复归旧体制的行政化方式。在服务的人力培养、服务的资源配置、服务的手段选择方面,更充分地发挥和体现群众化和民主化的组织优势。  相似文献   

12.
洪芳 《工会论坛》2014,(3):21-25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造成了我国工会组织的行政化、工作内容的娱乐化、工会立场的中间性、代表权利来源和责任机制的虚无化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工会的维权作用受到很大削弱。我国工会的发展道路,应是在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发展。要通过深化改革强化工会的代表性和相对独立性,通过完善法律将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会的首要职能,从而加强工会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当前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劳动纠纷多发、群体性事件增多,必须创新社会管理、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工会是劳动关系的产物,只要存在劳动关系,工会就有其存在必要。但这并不等于说,有了这种必要,工会地位就会自然提高,其地位之高低,尚与其职能履行质量的高低紧密相关。因此,工会要对国内外发展形势依势有一定预见性;在突出维护过程中强调主动维权;强调维权之同时还不能忽视全面履职;同时,要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4.
系统论视角下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列的伟大事业,把中国工会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会是这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工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当前,进一步完善工会组织领导下的维权机制,不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开展的事业单位改革,将使高校教职工和工会面临重大考验。作为维护教职工利益的高校工会组织,在面对广大教职工产生困惑的时候自应有所作为,一方面要就教职工的利益诉求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要努力做到源头参与。同时,更应充分发挥教代会的民主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信息交流模式,这对工会组织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需要通过新媒体,宣传工会的职能和作为,畅通职工诉求表达渠道,充分发挥新媒体在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提高职工综合素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工会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工会法人依法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既具有法人共有的民事权利,也具有自己特有的民事权利,即为实现工会维护职工权益之特有宗旨所需要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代表权和监督权。但工会法人不应具有从事营利性活动的权利。  相似文献   

18.
工会的公益性,是指工会为广大职工全方位发展所提供的服务与引导,它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非强制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为使这种公益性能得到最大化发挥,应从法律和经济上确保工会的独立自主,促进其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构建服务性工会。  相似文献   

19.
要想做好保税区工会的工作,必须有一种勤思考、善探索的创新精神,解决劳动争议须有新举措,搞好维权维稳须有新机制,为职工提供服务须有新理念,普建工会组织须有新方法,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同样也须有新招数。总之,创新是做好工会工作的永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