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日前,通过对高校发案情况的调查发现:一些针对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主要表现在不法分子以各种手段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诈骗方面,不法之徒违法犯罪行为之所以能够有恃无恐。与在校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的警惕性、自我保护意识低密切相关,下面例举几个案例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走势是;总数量仍将继续增长,犯罪率进一步上升,违法犯罪类型由相对集中向多类型发展的趋势,犯罪的团伙化、暴力化、智能化、突发性特征相互交织。遏制、减少和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基本对策是: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品德教育;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帮教转化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净化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对象。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被认为是最为主要的途径和手段。而法制教育涵盖的范围应该向心理学领域拓展。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探索违法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为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找到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对象。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法制教育被认为是最为主要的途径和手段。而法制教育涵盖的范围应该向心理学领域拓展。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探索违法犯罪的心理预防机制,为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找到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5.
金欢欢 《法制与社会》2013,(17):230-231,239
大学生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犯罪成因、心理干预措施等方面入手,对当代国内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当前研究大学生犯罪的首要任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环境下的有机结合,主要有社会客观原因、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与管理上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等各种原因。通过对大学生违法犯罪原因进行深刻地剖析,对预防、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促使高等教育正常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目前部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大学生违法犯罪等行为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同时从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多渠道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科学的育人合力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敲响大学生犯罪的警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究其根本原因,是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淡薄。所以,尽快加强各高校中基础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推广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大学生犯罪与其心理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完善各高校中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对于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的诱因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随着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和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探讨。本文试从大学生犯罪的心理特征和犯罪心理的诱因着手深入分析,提出预防大学生犯罪心理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虽然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这一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在当今社会中大学生违法犯罪越来越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身的违法犯罪心理受到外界刺激,加上客观环境条件促使其实施违法犯罪行为。遗憾的是学校、家庭、社会如何从实际中帮助大学生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缺少关注和思考,本文围绕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问题,从理论出发,联系实际情况,构建出一套有效的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援助系统。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形势日益严重,造成这一令人痛心现象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我们通过采取哪些主要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减少和遏制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本文对此做出了一些探索和研究,抛砖引玉,以期早日缓解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赵博 《法制与社会》2014,(10):220-22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且犯罪形式多样化、智能化和暴力化,给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和危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因此,高校应着力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犯罪特征、诱因分析及学校预防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态势,大学生犯罪特征多样化,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较多,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犯罪的特征及诱因进行了分析,以此提出了学校探求有效预防大学生犯罪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各高校开设了与法制教育相关的课程,但当前在校大学生中违法犯罪比率逐渐增高,暴露出高校法制教育存在薄弱问题,也意味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对高校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途径。以期为完善高校法制教育具有些许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已为社会所瞩目。为此,我们在一些省市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并写就此文,以期引起学校、家庭、社会,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重视,共同做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治理工作。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弄清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特点十分重要。尽管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同样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乍看起来似乎使人难以把握,但它毕竟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只要掌握它就能暴露出其本质,揭示出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的飞速发展,伴随而生的校园治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在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增多较为明显。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如何处理好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关系学生自身前途、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犯罪已成为了社会话题.大学生违法犯罪是诸多不良要素作用的结果:主观上受到自身生理和心理作用的影响;客观上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因此,防治大学生违法犯罪要针对性的对症下药:在生理和心理上进行积极良好的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方面完善管理,整治不足,帮助其健康发展,有效的防范、避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发生,推动社会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的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法制建设的后备主力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前景.然而,据调查,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数量及犯罪人数每年都在明显增加,面对这一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以及探讨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崔会如 《河北法学》2011,29(10):112-118
社区矫正蕴涵重要的安全价值。它一方面通过疏散监狱人口、激发罪犯的改造动力促进了监狱的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对罪犯的社会控制、促进罪犯人格的改善维护了社会的安全。为充分实现这一价值,首先要完善社区矫正危险管理体系,以避免罪犯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其次采取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案,促进罪犯心理、行为的良性发展;再次要着力解决罪犯的生活困难,以产生长久的安全效应。  相似文献   

20.
大专院校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合格、有用的人才。然而,在校大学生目前出现了一些违法犯罪行为。尽管我国大学生犯罪率一直是很低的,但其涉及范围、性质及危害性与社会其他人群的违法犯罪行为相比并没有质的区别。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主要有思想道德蜕变、心理不健康、法制观念淡薄、学校管理不严等。为此,我们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予以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