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青年》2007,(6):52-53
农村青年杂志社编辑部: 我们是广东省中山市坦洲镇永一村中围、舍昌、合兴三个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我们在今年的《农村青年》杂志上看到了许多为农民说话,曝光非法倒卖农民土地的文章,心里都感到十分高兴。我们也想借此机会向贵刊反映我们村原村官等有关人员多年来利用职权强征、占用、倒卖农田与耕地等有关问题,希望贵刊能帮我们找到一些法律方面专家给我们进行分析和正确的指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尽快收回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相似文献   

2.
刘杨 《工友》2012,(1):52-53
也许,这里写下的是关于几个纯爷们的故事,如粗糙的沙画,手一滑就能变幻出另一抹幻像,然后轻轻一抖,沙子随指缝流出,似乎什么都没有留下。他们,在时代的烙印中,是沙粒,是绘画的手,是留下印记的沙盘,渺小的如沧海一粟,然而串联在时空的烙印中,  相似文献   

3.
《虚实之间》是芮成钢的一部全新作品。作为“杰出对话者”的芮成钢,将十几年职业生涯中不同凡响的交往与访谈、台前与幕后、公众话题与私人情谊一一生动叙述。芮成钢是很努力的。我们应该从每一个出名的人身上找到他值得我们欣赏和借鉴之处,这就是他留给我们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汤晖 《工友》2008,(8):53-53
翻看傅树清的作品,感觉可用两个字来形容他:杂家。其作品种类繁多,涉猎——摄影、版画、装饰画、漫画、插图等等。各类作品散见于《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意林》、《格言》、《特别关注》等全国40余家报刊杂志。傅树清还是《中国故事》等一些报刊杂志的专业供稿人。  相似文献   

5.
13年前,当我远离父母去求学的时候,我拜读了《傅雷家书》;13年后,我已为人母,重新翻阅《傅雷家书》,总是思绪万下。直到现在,我被傅雷的思想影响着,感动着,鞭策着。  相似文献   

6.
鸦片阿姨 《工友》2012,(4):50-51
作者介绍:野夫,又名土家野夫,本名郑世平,土家人,1962年出生于湖北恩施。1978年考进湖北民族学院中文系开始诗歌创作。1982年组织诗歌社团"剥枣诗社"。1986年插班考进武汉大学中文系,组建湖北省"后现代诗人沙龙"。野夫用线性白描的手法述说着他的私家历史,低回中穷尽人之生死命题,回眸间窥斑国之百年兴替。  相似文献   

7.
田军 《工友》2008,(6):58-59
学习《论语》,悟出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的引导,让我有机会重新更全面地阅读《论语》一书,由此对个人学习、工作、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8.
今年,莫言出名了。一个诺贝尔文学奖令他声名大噪。从《新闻联播》到网友吐糟,上至精英,下至草根,都为莫言获奖奔走相告,拥挤的赞美掉得满地都是。一时间,全世界都在围观莫言。与书店的热销和媒体的报道相比较,莫言出奇地冷静,他说:"很快就会过去,自己不要当作怎么了不起的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得奖不代表我就是最好的作家。"这种清醒实属难得。我们却为莫言捏了一把汗:  相似文献   

9.
鲍红艳 《工友》2010,(3):52-52
保尔·柯察金曾经说过:“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只是,有的人因贪图享受无所作为而无闻,有的人因无私奉献倍受尊重而永恒。  相似文献   

10.
夏水英 《工友》2010,(2):52-52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好友藏书柜里看到了戴维·汉姆生的《忠告自己》这本书。出于好奇,便借来仔细阅读了一番。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忠告自己,快乐生活,成就人生。  相似文献   

11.
一年前.有人要是说当权者只是靠上帝的垂青度日.有时也难免犯错误,“不宽容”便会让他们身首异处。现在.谁要是坚持认为人民的意志并不总代表上帝的意志.“不宽容”也会请他们领略一下“正义”的屠刀。  相似文献   

12.
鲍平 《工友》2011,(12):50-51
黄良琴的美文遍地开花,我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料到的是,她写着写着,居然一不小心出书了。记得美女作家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相似文献   

13.
许基 《工友》2010,(1):52-53
在没有看过《你在为谁工作》这本书之前,我也曾问过自己这个问题,我不记得当时的回答是什么了,好像是为了生活、为了金钱,好像什么也不是。当我拿到这本书没有看之前,我又开始思考,我在为谁工作?我到底是在为谁工作?我工作是为了什么?我为什么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阎建武 《工友》2008,(7):56-56
近日忙里偷闲,翻开了《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有人说,这本书在世界最畅销图书中排行第六,售量达8亿;有人说,这是本伪书,根本没什么看头,是出版商极尽炒作之能事。甭管别人怎么评价,我看了再说,有益则  相似文献   

15.
句芒  果子林 《工友》2012,(6):50-51
一李泽厚在《美的历程》里"青铜饕餮"一章中写道:"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  相似文献   

16.
《之江新语》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任职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的短论结集而成。平实质朴的短篇、短句,深入浅出,直来直去,干净利索,引人深思。相对于当今某些快餐式读物,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可谓一道可以值得细品的精神大餐。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的某个阴雨天,即将离开生活了七年的学校,心绪有些复杂。在书店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翻到周国平的《最合宜的位置》,辑录的是作者几年间的随笔感悟。我想,那种游思断想怎能回答一个人生定位的宏大命题?抱着"挑刺"的心理,我买下了这本书。八天时间里,零零落落把它读完,信手划下些感想的文字。此后,便忙着毕业,忙着就业,忙着投入到身边不知疲倦、惆怅的身影中。  相似文献   

18.
旭晓肥  罗斯 《工友》2013,(2):50-51
在你千万次的追问之后我选择了你的背影龙应台的《目送》是一部对亲情和周边人物的感悟散文,《目送》是全书的首篇,描写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长,目送父亲的远去。第二篇《雨儿》写患老年痴呆症的年迈母亲,母女情感真心实意,让人感动。第三篇《十七岁》写的是青春期儿子的"独立",还有《爱情》、《明白》、《胭脂》、《为谁》等等,这些都是写父亲的逝,  相似文献   

19.
桃花石 《工友》2012,(5):50-51
"你要了解台湾的小说和电影,竟然不识吴念真?"有人做此设问。吴念真何许人也?他是《悲情城市》、《儿子的大玩偶》、《客途秋恨》、《恋恋风尘》、《海滩的一天》等电影的编剧,是杨德昌代表作《一一》的主演,是影片《多桑》、舞台剧《人间条件》的导演,也是一位小说家。我们久违了吴念真的文字作品,却时常可在台湾电影中见到其踪迹,包括演戏的身影和由文字转化而来的影像精魂,  相似文献   

20.
seamouse 《工友》2012,(2):52-53
这是一部显然不适合“贺岁档”(这个本该容纳欢快、愉悦甚至胡闹等情绪字眼)的影片,电影界又一次把民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让中国观众再次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