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正"就这样原原本本地写,群众这么热爱、怀念的县委书记是很少见的。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全部的优秀品质。共产党员应该做到的他全做到了。我们一定要把他写出来!写不出来,我们就对不起人民!"——穆青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发表了由穆青、冯健、周原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配发社论《向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学  相似文献   

2.
近日,一张照片在微博走红。照片内一辆悬挂福建省南平市牌照的警车停在浙江省衢州市路边,一只脚从警车里伸出来,让一位擦鞋妇女坐在车门口给其擦鞋。网友谴责这位擦鞋者像“大老爷”,南平公安官方微博则表示正在核实此事。  相似文献   

3.
他,数年如一日,以义务擦鞋的方式传播雷锋精神; 他,带出了48名残疾青少年徒弟,走上了自谋职业之路; 他,免费为市民擦鞋,将雷锋精神与奥运精神结合起来,感动了22座城市; 他,就是菏泽市优秀共产党员、退伍军人张玉贵。  相似文献   

4.
柳建伟 《求是》2012,(19):60-61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不计其数,焦裕禄的知名度可以列入最高的几个。中国人熟悉焦裕禄,一是通过穆青写的发表于1966年《人民日报》上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是通过拍摄于1990年由  相似文献   

5.
雷锋的先进事迹,在1963年1月就已经引起周恩来的注意,并得到了周恩来的高度赞誉。在这年1月的春节期间,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对文艺界人士说:“你们这些作家,应该大量地反映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东北有一个战士叫雷锋,他的事迹可以写一写……” 《毛主席的战士——雷锋》长篇通讯于1963年2月7日的《人民日报》刊出当晚,周恩来和邓颖超就在灯下谈了这篇稿件。周恩来还亲自给《人民日报》社社长吴冷西打电活,他指示说:雷锋是个好战士,要估计到这个战士影响很大,需要很好地宣传这个典型。周恩来还叮嘱说:  相似文献   

6.
早在1948年就听说过胡志明主席的汉文很好,但对于他还会写一手好的汉文诗,那是到了中国解放以后才知道。50年代初,《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扁通讯,引了他在1950年9月越南军队准备发起边界战役时写的一首汉文诗《登山)。这是我首次读到他的汉文诗。此后,由于工作上的关东,有机会看到胡志明更多的汉文诗。根据已知的,胡志明用汉文写的诗共有100多首,收集在《狱中日记》和《胡志明汉文诗》两本诗集里,  相似文献   

7.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大堂出现了一些拥有大学文凭的职业擦鞋匠,而且他们还拥有一套自己的“擦鞋经”——完全依靠双手直接按摩皮鞋。该报道还称,当初酒店招聘擦鞋工时引来了70多名应届大学生的踊跃报名……  相似文献   

8.
状元府的奇遇(上)金凤我于1948年到华北解放区,组织上分配我当人民日报记者,至今已整整47年了。47年记者生涯,接触过许多人和事,有些还颇为奇特。50年代初我在人民日报抗美援朝组当记者,为了写一篇北京市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经验,到北京市基层采访。东城...  相似文献   

9.
王军 《党史博采》2014,(5):32-33
一 今年是焦裕禄同志逝世50周年。1964年5月14日9时45分,焦裕禄在河南郑州病逝,终年42岁。1966年2月7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同时刊发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焦裕禄这个名字传遍了全国。  相似文献   

10.
荣获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的新闻作品《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2006年1月3日人民日报)读来十分感人。这篇由新华社记者朱玉、张东波、人民日报记者冯春梅采写的通讯,选择了一个个精彩的瞬间,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深刻地刻画了独臂英雄丁晓兵,展示了当代英雄的思想境界、精神风貌、才华个性,堪称一篇呕心沥血的精品力作。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月14日,是“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逝世50周年纪念日。自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发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作为共产党领导干部楷模的焦裕禄,曾感动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2.
刘启芳 《党的文献》2011,(5):124-125
1982年5月11日,陈云同志办公室致电《人民日报》社负责人,转达了陈云对编辑党报的看法。他说,报上的长文章以及重要的评论、通讯等,都应当有提要,“这样既可以大大节省读者的时间,又在实际上提高了报纸的作用。报纸要为广大读者着想。”其实,  相似文献   

13.
胡乔森是写评论的高手。他常常亲自为报纸写社论和评论,不断审阅修改评论稿件。1956年6月20日《人民日报》的那篇著名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  相似文献   

14.
焦裕禄在中国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穆青与冯健、周原同志采写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90年,李雪健主演的电影《焦裕禄》正式上映。一篇通讯和一部电影,已经把人民的好书记焦裕禄的形象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用长篇小说的形式再次书写焦裕禄,还有没有必要?这是我在面对长篇小说《焦裕禄》时,不由自主产生的疑问。  相似文献   

15.
新民晚报2003年12月28日刊登的记者王欣采写的通讯《便民浴室还需“添把柴”》,在第十三届上海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通讯类一等奖。这篇千字的短通讯是记者饱含深情写出来的一篇佳作。  相似文献   

16.
颜斌 《前线》1964,(17)
六月四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一篇通讯——《张致广和“五十八号”球》是一篇好文章,也是一篇好教材。通讯中说:天津利  相似文献   

17.
徐天 《廉政瞭望》2013,(16):56-57
1973年1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一份退学申请报告》为题,刊出南京大学工农兵大学生钟志民的退学报告全文。姚文元亲自操刀写了编者按,大赞其“向地主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展开了新的进攻”。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有一位名震大江南北的“擦鞋匠”,他以“擦鞋”为掩护,组织了一支声势浩大的“鞋童军”,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此人名叫江民声,山东汉上人,早年家境贫寒,曾在日本开设的工厂当矿工,亲眼目睹日本人胡作非为,愤而加入秘密抗日团体“国民救国会”,参与组织了“哈尔滨民众救国自卫军”。后由于叛徒告密,他被日军北满宪兵司令部通缉,逃亡上海。此后,他辗转武汉、重庆等地,组织“鞋童军”继续抗日救国,上海、武汉的媒体曾广泛宣传其英雄事迹。
  擦鞋少将名扬沪港
  江民声逃亡上海后,举目无亲,身无分文,难以维持生计。无奈中,他只好向设在上海的“东北难民救济协会”求助,指望能解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9.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发表后,一个向焦裕禄学习的热潮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展开。这篇长篇通讯的第一作者,就是当时的新华社记者穆青。2003年10月11日,作为新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楷模,82岁的穆青辞别人世。在去世前夕,穆青才向世人透露了一个保守近40年的秘密:“曾经感动与激励过几亿人的焦裕禄事迹,差一点没能发表。是彭真同志蒙难前夕巨手拍板,才使人们读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但是,彭真同志生前却不让我们说这事,要求我们一直严守秘密。”穆青对真相的吐露,把人们的思绪又带回到40年前那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雨前夜……  相似文献   

20.
岷县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干部学习孔繁森本刊讯(通讯员南恒)岷县纪检监察机关组织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联系实际,认真开展向领导干部的楷模一一孔繁森同志学习活动。孔繁森同志的事迹在电视播出后,单位领导立即组织全体干部学习介绍孔繁森同志事迹的长篇通讯以及《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