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三月的一天,笔者来到了酒泉电机厂机电分厂,慕名采访车工技师鹿顺。车间里机器轰鸣,弧光闪烁,一派繁忙的景象。只见他正专心致志地操作着车床,床子擦得一尘不染,地面的铁屑清扫得很干净,看来“老先进”的确名不虚传。听说我要采访他,他便停下床子,用一口浓重的徐州话微笑着说:“我是个普通车工,没做啥值得夸耀的事情,不要写我,还是多写一写年轻人吧!他们的故事精彩着哩!”尽管一再推托,笔者还是从他工具柜里珍藏的厚厚一摞子各种荣誉证书里,目睹了老先进昔日的风采: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双文明”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2.
最近,常宁市爆出一则“你买官,我不卖”的新闻:常宁市市级班子选举换届时,极少数科局级干部跑官、要官、买官。在该市选举换届工作会议上,市委一位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毫不留情地把两个干部送给他的“买官钱”公开曝光,当场转交给市廉政办。并在大会上理直气壮地说了这席话:“你买官,我不卖!我要了你的钱,我就是贪官;因此我提拔你,就是培养贪官。这样做,我的良心不容,我的人格不容,党纪国法不容!”闻此言,我不禁为之拍案叫好!时下,市场经济大潮已波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事物已涂染上一层商业化的“浓墨重彩…  相似文献   

3.
假如贪官走上舞台,一准没人说他们是贪官。因为他们的服饰扮相,唱念做打,都俨然一副清官模样。先看唱词和念白。真正的戏剧中人物,扮贪官污吏者,一般都是道出或唱出自己是贪官。比如《四进士》中的田伦,求信阳府道台顾读枉法徇私,一边写信一边唱道:“上写田伦顿首拜,拜上了信阳州顾大人……三百两纹银押书信,还望年兄念弟情。”多直白!现实中的贪官可不这样,他们嘴里说的 ,笔下写的,可都是清正廉洁的词儿。比如肖作新,1999年1月3日正式当选安徽阜阳市市长,当天答记者问曰:“要坚决惩治腐败现象,严厉查处贪污受贿、弄权渎…  相似文献   

4.
主动让房间     
1949年,陈毅作为上海市长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因住房紧张,主动把北京饭店的房间让给傅作义,自己住进了陈旧的小平房。对这件事,上海部队议论纷纷,说什么:“对这些大战犯不杀就便宜他们了,凭什么腾房子”,陈毅听到后十分生气,在一次会议上说开了:“同志们,我的老兄老弟们,要我陈毅怎么讲你们才懂啊!我陈毅不住北京饭店,照样上班,照样骂人!他可不一样了!你们知道不知道,傅先生到电台讲了半个小时话,长江那边就起义2个军,为我们减少了很大伤亡!让傅先生住了北京饭店,他就会感到共产党是真心要朋友的。”陈毅随后心…  相似文献   

5.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称?……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饱含深情作出的《七子之歌》中的这首题为《澳门》的诗,表达了几十万澳门同胞的心声,也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骨肉亲情。澳门在16世纪中叶被葡萄牙殖民者掠走,至今已有400余年。这是澳门历史上最辛酸的一页,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耻辱。如今,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1999年12月20日即将来…  相似文献   

6.
廉政格言     
《天津支部生活》2006,(4):36-36
如今在媒体上经常能看到一些贪官接受审判时痛心疾首,泪流满面的样了。而由贪官的流泪,不禁让人想起“梁毗哭金”的故事。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文帝时,梁毗初任西宁州刺史,当地一些富商为了拉拢讨好他这位封疆大吏,纷纷进献大量金银珠宝。对此,梁毗给予了严词拒绝。富商们以为他假正经,还是三番五次地进献,可每次梁毗都是流着泪对富商们说:“你们拿这些东西来贿赂我,尽管目前没有什么事求我,但往后必让我犯法,这是想毁我呀!”  相似文献   

7.
写下这个题目,我也有点困惑,不知道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这两个人,一个是深受人民爱戴的“魔芋大王”、“扶贫教授”、“焦裕录式的好干部”、“新时代我国知识分子的楷模”,另一个则是建国以来被处决的职务最大的贪官。这一人一妖、一龙一虫怎么也扯不到一起啊!但把很多材料摆在一块儿,你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一些相同相通之处,当然,更多的是不同,这颇有点像是在同一方土壤和同一个气候条件下长出来的香花和毒草。把他们放在一起做些考察,倒也挺耐人寻味的。首先人们俩有大致相同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他们虽一个在安徽,一个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贪官被送进高墙后,有一句共同的“绝唱”:“贪财只为子孙谋”。原湖南省国际信托公司董事长张德元因受贿 220万元被判死刑后,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大吼:“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广厦万间,夜眠八尺。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无非是想留给子孙今后日子好过些。”   做长辈的给子孙留些什么,怎样做才使他们生活好 ?是遗财,还是遗德 ?这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至今未彻底解决的新话题。   古今中外许多有识之士,都懂得留给子孙最重要的是才智和清廉。东汉时期的杨震官至太守,子孙常粗食步行。有人劝他分些财产给子孙,杨震说:“…  相似文献   

9.
舒炜 《廉政瞭望》2014,(21):29-29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面临绝望时,总会本能地缩回到最本真的状态之中。李敖曾说过,前妻是最可怕的敌人,这句话倒是成为“前妻揭腐”的箴言。不过.当贪官风光不再、跌落尘埃之时,忆起前尘旧事和前妻故梦,有恨、有怨、有悔也有悟,可谓五味杂陈。 很多贪官存庭上最后陈述时会哭.常常会提到对不起父母,不过他们对前妻更多却是埋怨。慕绥新是个贪官,他称自己曾被前妻疯狂的敛财举动“吓坏”了:“我和前妻离婿.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参事参政参权太多,影响很坏,我已经挡不住了。所以没有办法,我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最终与她解除了婚姻关系。”  相似文献   

10.
时下,各级党组织都十分注重对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教育,这是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但是,有一种论调与之极不合拍,有人认为:比之贪官,我可谓两袖清风,与那些官大权重且又贪污受贿者相比,不贪便是好党员;或者说:我吃点喝点是有的,收点烟酒补品之类也是有的,却绝不收“票子”,总体来说还是过得硬的;或说:平时公款跳跳舞,旅游考察转一转,或到下属单位报点发票,捞点吃点……  这是典型的“小节无害论”,他们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改,无伤大雅,无关紧要。当然,与那些动辄数万、数十万收贿索贿者相比,确实算不了什么。但是…  相似文献   

11.
王会亮 《先锋队》2010,(7):14-14
现在许多贪官的忏悔书,都如出一辙。尽管表述不同,但流露的情感却是大同小异,无非是悔不当初、无奈现在、祈盼新生。这充分说明了贪官在位得意时就没有认真思考过如果自己贪腐成了贪官会有什么结果!到如今,东窗事发,即使对自己的过去再“痛心疾首”,也悔之晚矣!  相似文献   

12.
飞机坠毁,火车出轨,轮船沉没,汽车翻车,都称之为交通“失事”。据说,这几种交通工具相比,以飞机的“失事率”为最低,所以尽管每年都听说飞机失事的消息,可坐飞机的人还是不见减少。 由交通工具的“失事率”,我不禁联想到了贪官的一“失事率”,两者还真有不少可比因素。其一,交通失事,是一种意外的偶然事故,如果没有人为破坏,驾驶员没有酒后工作,没有遇上突然而至的恶劣天气,没有安装假冒伪劣零部件,一般来说是不会出事的。而贪官“失事”也大都是偶然因素所致,或被人举报而露馅,或因另案牵挂拔出萝卜带出泥,或被小偷偷…  相似文献   

13.
精明贪官点太背“居然”“大意失荆州”大凡贪官者,往往具备常人所没有的胆量和“精明”,能很好地把自己的言与行截然分开。但幸运并不总是罩着贪官,“拔出萝卜带出泥”虽然是他们经常表演的剧目,但有时出现的“钓鱼得龟”现象难免让人贻笑大方。然,现实生活中不乏如此“点背”贪官:周其东案。2002年8月13日,安徽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安徽芜湖市原行枪决。至此,周其东案画上了一个句号。周其东,从一个镇的镇长到镇党委书记到县长、县委书记,最后青云直上至芜湖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可谓官运亨通,还曾被评过全国百强县委…  相似文献   

14.
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有一个贪官,他曾经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的确,当我们观察一些官员的贪腐过程时,他的妻子、孩子还有亲属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今天对刘铁男案庭审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儿子。董倩:欢迎收看《新闻1+1》。有一个贪官,他曾经在法庭上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戴的这副手铐,有我的一半,也有我妻子的一半。”的确,当我们观察一些官员的贪腐过程时,他的妻子、孩子还有亲属的身影不断出现。在今天对刘铁男案庭审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他的儿子。刘铁男(庭审画面):“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不负责任,导致他(指儿子)走上了这条路。现在悔之已晚,唉!他已经30岁了还没有小孩。我真诚地跟大家讲,我每天都生活在这种忏悔中。”  相似文献   

15.
老车(散文)     
不知到我手中时它已经历了多少年的磕磕碰碰,看着它满身斑斑创痕和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你不能不为它洗尽铅华的岁月之痕而欷嘘不已。老车因为老而没人怜惜,真正爱它的还是那些修车人。他们用满是油污的手一遍遍抚摸着车身,然后啧啧赞叹:“好车!多好的钢!一看就是那几年的货,倒底是个东西呀!”我在心里就笑,看那满街七彩缤纷、夺人眼目的彩车和变速车,这走路都喘气的老车哪里值得如此称赞。 这辆车到我手中时,就已内胎凹瘪,外胎开裂,链条松弛,车辐条不全,走起来不知是哪里的声响,吵得人心烦,整个一个病人膏盲、不可救药的…  相似文献   

16.
1926年,著名诗人闻一多(1899—1946)写过一首《七子之歌》,咏叹澳门这个被迫离开祖国有如儿女被强制离开母亲一样的诗篇: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姓名?……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多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是的,你就要回来了。闻一多先生所期盼的,所有炎黄子孙所期盼的:澳门,就要在1999年12月20日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了!澳门位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处于珠江口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廉政风暴揭出了一批贪官,人们在翻阅他们的犯罪记录时,发现了一个带有共性的现象:差不多每一个贪官,都与“美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些“美女”或者是贪官们享受的工具,或者是把贪官拉下水的诱饵,或者是与贪官沆瀣一气成为贪官鲸吞国家财产的帮凶。这种现象被人们称之为“美色伴贪官”现象。产生“美色伴贪官”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做一点透视。从社会背景来看,我国已进入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是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和个人财富急剧增加,“利润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最近,我看了几篇关于贪官心态的文章,发现一个共性——“出事”前,几乎所有贪官都有从噩梦中惊醒的经历.四川省彭州市原市委书记陈家荣在《悔过书》中写道:“第一次收到包工头的钱后,我每到夜深人静时,都为自己汗颧,既兴奋又害怕,收到的钱财一分也没敢动,且日夜为这些钱财忐忑不安.”其实,受贿后忐忑、心惊的贪官不仅陈家荣一个.“自走上腐败之路,就再也没有过消停日子,虽说不上惶惶不可终日,也是整天提心吊胆.”这已成为贪官们的普遍心态.以陈家荣为例,他们怕的东西确实不少.  相似文献   

19.
论“捞名”     
北某县原县委书记刘欣年经常在大庭厂众之中鼓吹“三个一点点”:“你送我一点点,我收一点点,我再往上送一点点”,活脱脱一副贪官嘴脸。但现在像他这样不注意名声的“傻冒”贪官已不多见,大多数贪官在捞财之外更注重捞名了。比如,他们鼓吹的不是搞腐败的理论而是反腐败的“经验”。江苏某市原市委书记刑党婴在一次市委民主  相似文献   

20.
1999年1月18日下午4点半,中央纪委监察部举报中心接到一个举报电话:“我举报沈阳市市长慕绥新的前妻贾桂娥要携巨款出逃美国!她的护照和飞机票都已经办好了!”“请您慢慢讲,是谁,什么时间,乘哪一班飞机?”值班员的神经马上绷紧了,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报,便详细询问情况并作了记录。虽然已经到了下班时间,电话记录还是很快送到了中央纪委有关领导手中。中央纪委领导立即作出部署,责成辽宁省纪委迅速采取措施,将贾桂娥截获,为慕绥新案的深入调查打开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这是纪检监察机关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