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神话,在我国南方各民族中广为流传。在彝、苗、瑶、壮、布依、白、哈尼、傣、傈僳、景颇、侗、纳西、怒、基诺、拉祜、独龙、布朗、崩龙、水、佤、汉以及台湾的高山等民族的神话史诗里,都有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内容,有的还与洪水神话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汉文古籍、古彝文经书、纳西族的东巴经里也有这方面的记载。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课题,人们对它进行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发表了许多有意义的见解。多数研究者认为,兄妹婚配再造人类的神话,反映了我国南方各民族在原始社会里的血亲婚配的婚姻制度。而我们认为,这种仅从兄妹二字着眼而得出的结论,是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了。这是因为,原始社会里的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单一的纯粹存在着的现象。尤其是流传在各民族口头上古老的精神文化,更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从纵的方面看,它们不是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研究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我国历史学、语言学和民族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关系复杂,头绪纷繁,我们为了弄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需要从各个角度作许多专题研究。根据民族学资料进行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在这方面,原始社会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摩尔根,为我们作出了榜样,并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赞赏。他通过实地调查,从美  相似文献   

3.
历史上 ,由于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歧视 ,西南各民族的文献只能在民间传播 ,官方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 ,许多文献也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人们并不太了解西南各族中有多少种文献。田野调查是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自本世纪初民族学传入中国后 ,中国民族学家开始深入边疆进行田野调查 ,调查中常常意外地发现一些文献 ,使许多民族和他们的文化开始为海内外人士所认识 ,重视民族文献的记录 ,也成为中国民族学研究的一大特色。杨成志与彝族、瑶族文献。杨成志先生是中国民族学界的元老之一 ,也是最早注意搜集和研究民族文献的民族学家。…  相似文献   

4.
我们的伟大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多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曾给中国文学史贡献过杰出的作家、优秀的作品。记得革命导师恩格斯曾说过,就是经济上后进的民族,在哲学方面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其实不仅哲学,文学也是如此。一般地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各少数民族过去在经济上较汉族是要落后些,可是在文学的某些方面却反而处于优先地位。例如神话、史诗、长篇叙事诗……等,在汉族文学中,不是完全缺少,就是只有零星片断,可是在少数民族文学中,这类作品却无比丰  相似文献   

5.
<正> 引子回归的断想关于东亚的历史,有许多有趣的说法,日本的学者认为吃米的民族始终受到骑马的民族的威胁,而翦伯赞则提出汉族与外族在历史上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不管怎么说,东亚历史的独特性之一就是制度和经济上先进民族总是被落后民族欺侮,自然,中国也不例外。在我们的历史上,蒙古人的元朝和满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我国神话的民族特点时,无疑应对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有代表性的神话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归纳,综合,作宏观的把握与概括。但这种宏观的把握与概括,离不开对每一民族的或每一类型的有代表性的神话作各别的解剖、探讨,即微观的分析与比较。本文以白族开辟神话为例作些解剖和探索。一提到开辟神话,人们很自然地会想到盘古神话。三国时吴人徐整记录的盘古神话实有两个类型:《三五历纪》的“天地浑沌如  相似文献   

7.
中国创世神话一般包括3类基本神话: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诞生神话.①这3类神话在叙事内容上尽管各有侧重,但又相互指涉,相互关联,连缀成一个具有发生学意蕴的叙述整体.因此,当我们探究中国创世神话的情节生成原则时,首先应当把中国创世神话视作一个"单一神话"来看待,先探究作为整体意义的"中国创世神话"的情节生成原则、主题意蕴,然后再揭示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族群诞生神话的叙述差别及其叙述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西双版纳傣族民间,流传着许多反映远古时代人们与自然进行斗争以及当时社会生活的神话。神话也如其他的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一样,直接产生于当时的人们物质活动,是当时人们生产关系的反映。通过对神话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早期社会的面貌。拉法格曾经指出:“神话既不是骗子的谎话,也不是无谓的想象的产物,它们  相似文献   

9.
红河流域哈尼族神话与梯田稻作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哈尼族先民本来是游牧、迁徙民族。至今,哈尼族仍为山地民族。但是,在哈尼族文化中心区红河流域的哈尼族神话中,却显示出一种似乎与山地氛围相悖的文化现象:水及水族均在各类神话中占有主导地位,水族创世成了一个鲜明的主题。在哈尼族的宗教民俗中,水神占有特殊地位,鱼、贝、螺等水族佩饰物成了重要的民俗信仰。在世界许多民族的原始观念及神话中,都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水。然而象哈尼族这样反映得如此集中且历久不衰者,却不多见。那末,我们如何解释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呢?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是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每个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是,历史上各民族的关系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他们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宣告成立,这既是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方针政策,使我国真正步入了一个民族大团结、民族大发展的时代。然而,这些成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民族、宗教工作实际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当前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民族、宗教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是:维护祖国统一;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友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的民族间在经济、文化方面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距,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正是由于实行了这套正确的民族政策,我国民族间出现了历史上最好的平等、团结、发展的新局面。正如江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我国的具体体现。”“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最好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但是,社会在发展,民族之间在发展中必然会产生新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按照党的政策去解决这些新问题。东西部发展差距拉大,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不平衡。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西部大开发就是走向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康庄大道。新疆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从全局意义上讲,其全部工作实质上就是民族工作,因此,新疆的大开发,也就是民族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民族的大进步。我们要向人民群众宣传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学者们站在各自的立场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提出各种问题和看法。这些讨论一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和知识,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许多困扰。从做好民族工作的角度,我们应当去了解这些声音,去了解这段历史与当下的关联。一"中国有56个民族",这既是大众熟知的常识,也是今天民族工作的基本前提。但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1979年6月6日,国务院发布公告,宣布基诺族为单一民族,为第56个,之后就没有识别认定新的民族,于是,我们有了"56个民族"的说法。基诺族和很多其他少数民族一样,起初并没有现  相似文献   

14.
宗教的民族性一、宗教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紧密。宗教与民族都是社会历史现象,属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它们的联系相当紧密。现在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不信仰宗教的民族,有许多民族基本上全民族都信仰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可小视宗教对民族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通常,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被认为应当从中国神话传说中溯源;实际上,其源头可能并不仅限于此——远古先民对祖先业绩的追述乃至对亲身经历往事的回忆等等也可以产生历史意识,甚至更有合理性。其次,中国史学家往往有意无意地将"传说"而非"神话"当作中国历史意识的源头,这也折射出中国神话和西方神话在中西方历史意识起源问题中的作用有某些差异;而实际上二者也确有明显区别。再者,"神话"和"传说"确非一回事,在寻觅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源头时,应该首先明确区分二者并辨别清楚它们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起源中的不同作用。另外,中国神话固然有明显被"历史化"的成分,而中国历史同样有被大量"神话化"的情形,因此,必须首先厘清中国各神话和历史事件的先后次序及彼此关系,才可能在此基础上去探讨中国原始历史意识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族问题是革命和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问题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发掘和梳理自身的传统,构建中国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民族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实体,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有着和而不同的关系.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因俗设治到民族区域自治的过程.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下,各民族平等、团结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准则,我们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民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实现小康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7.
某种特定的神话系统是某一特定文化系统的表征.将我国云南佤族与台湾原住民诸族群,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区和国家的许多民族之神话系统进行比较,便会发现以上诸民族的神话系统基本相似,均属同一文化类型.在此基础上,便会发现西端从中国云南的佤族开始,中经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直至东端的我国台湾原住民,存在着一个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这一古文化带的源头或祖地,也许就是云南的佤族聚居区及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8.
<正> Z:在改革开放政策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传统民族文化心态已构成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巨大屏障,不痛下决心对此加以“重构”,中华民族要在未来世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恐怕只是我们的良好愿望而已。 N:不过,在反思传统民族文化之前,应当首先看到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曾在一些重要领域孕育过人类文明,对世界作出过伟大的贡献,曾有过自己光辉灿烂的历史,只是到了近代,这才逐渐失去其耀眼的光芒,因为它在许多方面与近代社会需要的民主、科学相悖。也因为如此,人们愈加深切地感到,七十年前高扬民主、科学两面旗帜的五四运动,其意义十分深远。  相似文献   

19.
中西神话的历史差异与文学的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神话的历史差异与文学的进步●杨绍华毫无疑问,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任何民族都曾经经历过创造神话的历史阶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神话。任何神话都以想象为基本特征,以低下的生产力为社会背景。作为历史沉积物,又都会对日后文学的发展,乃至民族性格的形...  相似文献   

20.
日本与苗族两民族的起源神话的萌芽均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形成于农耕社会,因而两个民族的神话都具有解释自然、改造自然等特点;但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的差异及民族性的不同,苗族神话的伦理性明显强于日本神话,重道德及职责,轻个人性格;而日本神话中的个性扩张与希腊神话等相似,人情味更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