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公共卫生法治建设,多次对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修订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提出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并将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列入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和2020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一类项目,  相似文献   

2.
《民主与法制》2020,(8):8-8
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主持召开全国人大宪法法律委、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会议,研究加强公共卫生领域立法工作。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公共卫生安全筑牢严密法治防线。  相似文献   

3.
中南海心连武汉病房,在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危急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动员令,人大依法履职奋力担当。铸锻重器法治战"疫"。近期,栗战书同志三次召开委员长会议,建议审议生物安全法草案、动物防疫法修订草案等;主持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召开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座谈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出台,引发微博平台1.9万人讨论,阅读量达1.6亿次。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举国抗疫成为2020年的鲜明底色。坚持以法治方式补齐公共卫生短板,公共卫生立法成为贯穿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年立法工作的主线之一。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11)
正民法典编纂取得重大成果、部署启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的立法修法工作、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35条具体措施……5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依法履职,担当作为。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新时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公布了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计划,提出了拟在2020-2021年制定修改的17件法律(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和拟综合统筹、适时制定修改的13件相关法律(包括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医药法、药品管理法等)。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的有关"四个建立健全"要求,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综合评判本次新冠肺炎疫  相似文献   

7.
正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立法方面的问题。2020年《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立法修法工作有关情况和工作计划报告》强调,公共卫生立法修法工作要立足中国国情,把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提炼上升为法律制度,建立依法防控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依法防控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法律体系建设方面,增强法律规范系统性,保证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应急决定命令、防控工作规范的协同配合。  相似文献   

8.
1月20日,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立法坚持从国情实际出发,着力完善家庭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夯实家庭教育责任,构建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强化家庭教育支持,将为促进家庭教育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20,(14):8-8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16日主持召开中国法学会会长会议时强调,要组织动员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担当尽责,狠抓工作落实,为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野生动物保护事业。2020年5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以下简称"一决定一法")执法检查,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8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执法检查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6月22日,中国人大网发布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6月1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陈锡文作草案说明时,这样介绍立法目的:为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贯彻实施,落实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抓紧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法的有关工作,把行之有效的乡村振兴政策法定化,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8,(4)
乡村振兴战略是"三农"事业的国家级战略,农村金融是乡村振兴的金融保障和政策保障,加强农村金融立法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法治保障。当前,乡村振兴中的农村金融立法存在立法层级过低、立法定位不清、立法内容错位三大困境,亟需在加强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法治建设、强化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法治督查、强化乡村振兴农村金融法律责任三大框架下,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目的、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逻辑、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结构、明确乡村振兴农村金融立法界限,以此来建构乡村振兴中的农村金融立法路径。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呼唤立法新思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等,彰显了党的执政理念升华。5月30日至6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在广东就加强立法工作调研时强调,"使立法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引领新发展"等。这一论断,则是贯彻十八大精神,对人大立法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发展引擎是改革,改革要运用法治方式。在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一般是改革在先,立法予以确认、巩固和规范;立法在发展"后腰"上用力:"保障推动"。改革开放初期,鉴于历史条件限制,为冲破思想樊笼,"不争论",大胆试大胆闯。而有  相似文献   

14.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对于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如何强化乡村振兴法治保障,充分发挥立法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和推动作用?2020年12月22日,乡村振兴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  相似文献   

15.
正地方立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立法的延伸和补充,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地方国家权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进一步健全国家立法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在第二十四次全国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自觉把地方立法工作放在  相似文献   

16.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2021年,以“公共卫生安全”为使命的立法行动高歌猛进,聚焦重点议题,在立法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初心使命,全国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我们敲响了疫情防控的警钟,让我们认识到加快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立法建设的必要性。健全的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必须有法律支撑,法律具有保障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法制建设,才能强化公共卫生应急法治保障,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24年1月23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在京召开立法联系审议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落实《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加强有关立法项目的监督,推进财经立法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肖捷出席座谈会时指出,要坚定新时代立法工作正确方向,加强和改进立法调研,  相似文献   

19.
2004年是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推进立法工作,落实五年立法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切实加强立法工作,进一步提高立法质量,为推动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杨小飞 《人民论坛》2021,(5):113-115
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载体,关系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化立法是必由之路。当下,文化遗产立法工作应坚持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思维理念,推行针对性立法,强化“三责”,厘清不同主体的法律责任,补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漏洞,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