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35):43-45
2012年7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布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和美国苹果公司就JPAD商标权归属达成和解协议,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深圳唯冠将大陆IPAD商标权益转让给苹果公司。仅仅9天后的7月11日,深圳唯冠委托的辩护人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以下简称“深圳国浩律所”)就将深圳唯冠诉至深圳市盐田区法院,要求确认其律师费债权享有优先受偿权。  相似文献   

2.
《协商论坛》2012,(3):63-63
深圳唯冠和苹果公司关于iPad商标的纠纷越闹越大,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工商部门都介入调查,iPad遭到下架甚至是查扣。与此同时,亚马逊中国、苏宁易购等多家国内B2C电商网站已将苹果iPad系列产品下架。  相似文献   

3.
苹果与唯冠的商标之争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案案情复杂,影响面宽,涉及合同效力、代理行为、商标转让等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更重要的是该案暴露苹果公司及唯冠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均存在着重大缺陷。苹果与唯冠的商标之争说明,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必须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合理设计知识产权战略,尤其是商标策略的规划等,否则企业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相似文献   

4.
大陆与台湾因立法与法规差异引起很多纠纷,大陆与台湾都出现商标仿冒、抢先注册商标名称和公司名称的现象。做好双项保护、共同打击仿冒、抢注等侵权事件刻不容缓。笔者通过对大陆与台湾的商标立法与法规的对比研究,从而为大陆与台湾提供了解彼此商标法制相关规定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读者表达     
我相信大陆台企将顺利度冬台湾李细秋作为一个在大陆打拼多年的台商,我看了贵刊3期封面故事《大陆台企如何应对危机》后非常感动。专题选择昆山、北京、深圳作为台企在大陆三大投资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刘寿明  司贺中 《台声》2006,(4):53-54
一、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3《.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4《.关于受理服务商标注册申请的通知》5《.商标评审规则》6《.关于拟受理台湾企业商标注册申请的函》二、台商与大陆申请人享受同等待遇1985年祖国大陆相关部门就提出,欢迎台湾商在大陆申请注册商标,并与大陆厂商、企业一视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免于公证。对台商在祖国大陆申请注册商标将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核,对核准注册的商标将保护其专用权,并予以公告。此外,由于我国已参加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  相似文献   

7.
时讯     
动向“中国商标节”将在深圳举行由中华商标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博鳘亚洲论坛协办的“中国商标节”将于2005年12月初在深圳举行,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商标界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盛会。以“走近商标,创造财富”为主题的商标节,将充分展示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商标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中国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委的领导将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外知名企业、亚洲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商标界人士以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洲商标局官员也将出席商标节。  相似文献   

8.
无障碍交通2012年9月1日,深圳成为台湾开放大陆自由行的城市。12月3目,在台湾老师的鼓励下,雷巍携新婚妻子飞赴台湾自由行,同时考察台湾高位截瘫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及辅具使用,为深圳众多重度残疾人开拓出行半径,率先当一名先行者,成为大陆第一个到台湾自由行的高位脊髓损伤残疾人。  相似文献   

9.
无障碍交通 2012年9月1日,深圳成为台湾开放大陆自由行的城市.12月3日,在台湾老师的鼓励下,雷巍携新婚妻子飞赴台湾自由行,同时考察台湾高位截瘫残疾人的康复训练及辅具使用,为深圳众多重度残疾人开拓出行半径,率先当一名先行者,成为大陆第一个到台湾自由行的高位脊髓损伤残疾人.  相似文献   

10.
大陆首座台湾山庄,于六月二十九日在深圳市风光旖旎的石岩湖度假村旁举行隆重的奠基典礼.中共中央统战部三局局长覃志刚、全国台联副会长郭平坦、广东省政府台办副主任陈广明、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汉明、深圳市政协副主席周长瑚、深圳市政府台办主任黄耀南等五百多位嘉宾出席奠基仪式,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专门打来电话,表示祝贺.海协会长汪道涵亲自为台湾山庄题词.深圳台湾山庄,是由深圳台商协会创会会长、深圳添好工业集团董事长吴盛顺投资二亿多元,为在深圳地区投资的一千多家台商创建的.  相似文献   

11.
深圳台商潮     
(二)拥抱依然迷惘的今天哪里有利润,就在那里投资,这是众所周知的经济规律.台湾“经济部国贸局”分析认为,目前世界经济重心已移至亚太地区,大陆又是亚洲经济增长最快速的地区.深圳最早成立经济特区,与香港关系密切,在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济运作经验后,深圳不但将成为亚太加工制造中心,而且将是获利最多的特区.截至今年6月止,深圳台资企业已达1708家,协议投资总额17.39亿美元.金额较多的行业分别是金属制造业、电子电器产品制造业、精密器械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塑胶制造业等.无论是投资的项目,还是投资的总额,深圳排在大陆各城市前列.这,三分之一靠大陆市场的吸引,三分之一靠台湾岛内经济萎缩的冲击,三分之一靠台商智慧的燃烧.  相似文献   

12.
深圳迈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之路曹辛不久前,美国微软集团主席比尔盖茨来中国访问,先后在深圳和香港停留,并与两地协商共同发展信息产业的问题,引起了世人对深圳和香港高科技产业的关注。种种迹象显示,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大陆高新技术产...  相似文献   

13.
两岸交流     
《台声》2004,(5)
台湾开放岛内保险业者参股大陆保险市场 台声讯在岛内保险业者希望开拓大陆市场的强烈要求下,台湾财政部门日前修正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保险业务往来许可办法”的部分条文,让台湾业者以渐进方式开拓大陆市场。修正后的许可办法重点包括:台湾业者可以持股比例不高于25%的参股方式投资大陆的保险公司;台湾业者每年投资大陆保险公司的总金额不得超过新台币20亿元;台湾业者要定期公开披露投资大陆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自古以来,大陆和台湾同胞都在同一个中国大家庭里.从理论层面上看,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台湾是汉族与高山族人民共同开发的属于中国的一个地区.从地理、历史层面上看,台湾自有人居住以来就从属大陆势力范围,自建政以来主权就一直属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同地缘、同血缘,同根、同祖、同族、同俗,有着相同文化根基和一脉相传的文化传统."台独"分子企图分裂祖国、对抗统一的图谋,终将彻底破产.  相似文献   

15.
50~60年代大陆与台湾经济变动中的民众伦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高辉(北京)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李长莉中国民族文化伦理与现代化(工业化)的关系问题,是东亚学术界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现在仍然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大陆和台湾...  相似文献   

16.
吴亚明 《黄埔》2012,(2):23-27
2011年 十二月 一、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在京开幕为期4天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台湾优良农产品洽商大会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洽谈会”,于12月1日在京开幕,这是台湾优良农产品(CAS)商标在大陆正式注册后举办的一次重要展会,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台湾南部地区作为岛内最早得以开发的地区,—度是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心所在,也是与大陆渊源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两岸经贸交流解禁,台湾南部中小企业纷纷赴大陆投资,为推进了两岸经贸交流做出了贡献。但近年来,受制于岛内“北蓝南绿”的政治格局,台湾南部地区受民进党影响很深。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5,(23)
<正>11月23日,大陆台商、台湾文化人代表,以及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大学等大陆知名高校的台湾学生代表百余人,在深圳参加"创富人生,赢在大陆——台湾百姓故事汇"活动。活动现场首发了《台湾百姓故事》丛书,这套丛书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推出的三部曲采访故事的集中呈现,包括《大陆台商财富故事》《台湾文化人在大陆》《台生大陆求学就业记》:台商跨海而来,弄潮改革开放,实现创富人生;台湾文化人肩负着使命和责任,身体力行,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台生求学求知,激扬青春,在  相似文献   

20.
2002-2003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与外资投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台湾的对外贸易中,对日本与欧洲的出口贸易额虽然有所减少,但对中国、香港的出口贸易额却有顺畅的增长;为此,中国、香港所占的出口比重有所上升。同样地,2002年台湾的外资投资与对外投资均趋低迷,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则继续有所扩大。随着台湾对中国大陆的资本投资的扩大,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生产基地的进程有所加速。作为防止台湾岛内产业空洞化的对策,台湾当局加大了引进外资投资的政策力度。另一方面,在台湾投资的日资企业也在海峡两岸(中国大陆与台湾)经济紧密化的形势下,促进日资企业在台湾运营功能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