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琴心 《农村青年》2013,(5):18-21
《二十四孝》中有个“笼负母归”的感人故事:后汉孝子鲍出,曾为救母与10多名强盗搏杀,当身居异地避乱的母亲思乡心切时,他用竹篓背着母亲跋山涉水数干里,终让老娘回归故土。如今在浙江,中学教师陈斌强的孝行堪比古人,他用一根长布带,将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绑在自己身上,每周骑行60里山路去上班,并给予她无微不至的关爱。如此5年如一日,风雨无阻。2013年2月19日,陈斌强当选为“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相似文献   

2.
杨柳 《农村青年》2007,(5):29-31
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没有疼过我,她最爱的人是姐姐。姐姐7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父母寻医问药差不多半年,可姐姐的病却越来越严重。那时候,我才5岁,父母每天都要背着姐姐外出求医,对我基本上不管不问。或许是童心妒忌,有一天,我冲着刚刚看病回家的姐姐不知怎么就狠毒地叫道:“最好你快点死掉!”话音刚落,母亲就“啪”地扇了我一巴掌。那一刻,我捂着火辣辣的脸放声大哭,心里对母亲充满了仇恨。  相似文献   

3.
法律问答     
《农村青年》2007,(4):50-51
老人没留遗嘱遗产未必平分 问:我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老大,从小帮着母亲把弟弟、妹妹拉扯大。去年母亲走了,老人生前未留有遗嘱,但却留下了12万元的存款。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后,兄妹几个开了个家庭会议。三个姐姐表示放弃遗产继承。由于我是老大,故此前母亲购房及为家中“添大件”时都出了钱,对母亲的照顾也最多,因此,我主张在分配遗产时适当多分。但我的小弟却认为,既然母亲未留有遗嘱。遗产就应平均分配才对。请问遗产应该怎么分?  相似文献   

4.
吃饭的时候,听父母谈论播种的事。父亲笑着对母亲说:“现在居然不用下田插秧苗,把种子撤下去就可以了,这在从前是想也想不到的事啊!”母亲也说:“是啊,现在方便多了,等到收割时,只要叫台收割机过来,就全部弄好了!”  相似文献   

5.
周远清 《时代风采》2009,(21):49-50
我把母亲轻轻抱起,感觉她的身子一下子轻了许多,我并没有费多少力气就把她放到了床上,我的泪水一下涌出了眼眶,我不想让她老人家看见,把头歪向一边。想不到,母亲还是看见了,她说:“儿啊,你怎么了?”我说:“没有啊,眼睛里有沙子。”母亲说:“你别哄我,妈没事,好好的。”  相似文献   

6.
沉重的孝道     
王成均 《农村青年》2013,(12):46-46
屈指算来,再过一个月母亲就该过八十九岁的生日了:九十岁,无论怎么算,都无法算出母亲走过的路有多长,吃过的苦有多重,付出的爱有多浓。这长短、轻重、浓淡在过往的岁月里曾无数次地拷问着我的良心,人言养儿防老,扪心自问:母亲养儿防老了吗?作为人子,自己又尽了几何孝道?  相似文献   

7.
姐夫     
安宁 《工友》2008,(12):52-53
姐夫当初与姐姐相亲时,母亲就坚决不同意,说他没有文化也没个正经手艺,整日跟在村子里树贩子后面,四处转悠着找树砍;没树可砍的时候,就去做最累最脏的建筑。我帮着姐姐劝母亲,说姐夫其实也不是一无是处,伐木工和建筑工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最起码要身体好,有力气才是。  相似文献   

8.
《农村青年》2010,(7):45-46
问:我家在农村有一套宅基地房产,早年父亲去世,母亲跟我来到了城里,我们就把房子卖给了一个城里人。几年前,城里人又把房子卖给了其他村民。现在村民要翻建,已经获得了镇里发放的准建证。目前这套房子要拆迁。我和母亲还能要回自己的房子和宅基地吗?  相似文献   

9.
嗜酒的父亲     
王旗 《农村青年》2014,(2):52-52
父亲嗜酒如命,虽然初中文化,可我看他简直比文盲还“文盲”。小时候,最害怕父亲喝酒。他经常喝醉就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在外边不是扔没了衣服就是甩丢了鞋子,或者从炕上光着脚像跳远一样腾地一声跃到地上。每当父亲醉意大作,我就恐慌地拽紧母亲的衣服躲在身后,等他醉得困了或是闹得困了,母亲就静静地端来温水,埋头给他洗手洗脚,而此时父亲已鼾声如雷,鼻孔里散发出一股胃里泛出的刺鼻的酒气,、  相似文献   

10.
出生于沂蒙山区莒南县壮岗镇的刘熙宏靠自学成才走出沂蒙老区的乡村后,成为歌手的他一直把“牵一缕阳光,灿烂母亲的笑脸”这12个字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咱沂蒙人的纯朴善良、厚德和博爱精神,让我不自觉地就去担起关爱天下贫困母亲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心里有眼     
有些文字看过了,过目难忘。有一个出身贫困的孩子十分喜爱钓鱼,可是却从来没有钓到过一尾大鱼。在鲈鱼钓猎开禁前的那天晚上,他和母亲又来到湖边钓鱼,放好鱼线,安好鱼饵,一次次地将鱼线抛向湖水中。湖面十分平静,他和母亲守在那,等着鱼上钩。可是,很多时间过去了,没有一条鱼上钩。就在他们准备回家的时候,鱼线突然动了。他拎了一拎,发觉异常沉重,这肯定是一条大鱼上钩了。他兴奋极了,急忙快速地收鱼线,线越收越短,湖面响起大鱼拍激水面的声音,母亲取出网罩在湖边准备捞住它。果然是条大家伙。母亲打开手电,照着鱼身,发现…  相似文献   

12.
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名人、伟人,一辈子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是,她确是一位能人,一位强人,她以自己的优良品格和高风亮节,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伟大。我的母亲是一位完美的母亲。虽然她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历和专长,但是,她确是北方农村女性当中的佼佼者,她以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言传身教,给我们铺就了做人做事的人生之路,使我们获益终生。所以,母亲在我的心目之中最完美。  相似文献   

13.
陈兆 《重庆工运》2003,(8):53-53
“城里的媳妇乡下的婆”,结婚初期,我一直担心妻子与母亲是否能和谐相处,因为她们毕竟没有血缘关系,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也是明摆着的事实。远在乡下的母亲也迟迟不肯进我城里的小家,即使偶尔来看一下我们,母亲也只住一两天便匆匆告辞。在妻子面前,母亲总说老家忙,有许多农活要干。其实,母亲早已从农田“退休”,所谓农活也不过是几块蔬菜地要侍弄而  相似文献   

14.
母子恩怨     
罗伟 《农村青年》2011,(5):26-29
他是湖北竹山一位命运多舛的打工仔。15岁的时候,他亲手将母亲送进监狱;流浪5年,他痛恨没有给他温暖的父亲和母亲;找到母亲后,他却再次踏上了奔走之路。只不过,这次他的目的只有一个:拯救身患重病的母亲……  相似文献   

15.
今年21岁的刘方艳是一位女大学生,她为了照顾双目失明的母亲,毅然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带着母亲打工挣学费,背着母亲上大学,不折不扣地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刘方艳背负的不仅仅是年迈的母亲,也是一座感恩的大山。2006年8月24日,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召开了刘方艳先进事迹报告会,她的事迹感人至深,集中体现了当代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范。  相似文献   

16.
2011年2月21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刚上班,书记员就把厚厚一摞卷宗放在未成年人案件审判庭副庭长张勇的办公桌上。张勇拿起起诉书,只见上面写着:“×××,女,14岁,涉嫌故意杀人罪,被害人系其母亲……”  相似文献   

17.
梅若雨 《时代风采》2008,(24):34-34
中秋的前夜,又一次梦到母亲,在老家的小院里,看到了母亲和姥姥,姥姥在屋里坐着,幸福地微笑。母亲却一如她的人前,匆匆地准备出门,似乎是要去田间劳动或者是要去做点小生产什么的。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房子     
母亲常常对我们说:你爹这一辈子就拼房子。而父亲常对我们说:房子就是日子。 我是在“文革”期间出生的,十岁以前,我和父母、哥哥就一直住在爷爷奶奶留下的老宅子里。老宅子是三栋旁屋,北房太旧了,按现在的话沈就是“危房”,当然不能再住,  相似文献   

19.
翟杰 《工友》2013,(12):56-56
母亲外出买菜,带回来一个人,看样子,年纪和她差不多大。见我愣着,母亲提醒道:“你应该叫舅。”看着面前头发有些蓬乱,皮肤粗糙且黝黑的男人,我条件反射似的喊了一声。对方似乎有些不知所措,只是连连点头。随即,母亲招呼他坐下。  相似文献   

20.
不灭的油灯     
闻之 《农村青年》2007,(5):33-34
母亲去世了。 母亲生于1946年的冬天,逝于2006年的春天。她在这个世界上如一株卑微的小草一样,经历了60春秋的兴盛荣衰。母亲走得很平静,平静得如同一盏油已燃尽而自己熄灭的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