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和科学技术与价值的关系这两个问题有着密切联系,但这两种关系不能混淆。科学技术活动应该被认为是一种深刻的道德实践活动。从历史上看,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儒道两家对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关系的认识虽有所分歧,但都对科学技术实践活动保持了高度的道德戒心。西方文化背景下科技与道德二者之间却历经了高度融合、相对分离和再度融合的发展过程。从现实中看,不可否认,科学技术与道德之间既存在双向内蕴关系,又存在良性促动关系,还存在对立冲突现象。当前科学技术实践活动必须融入道德的向善态度和善的目的性,而不是用道德来判断和仲裁科学技术本身的合理性及其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评析,该理论有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前者是从技术的渗透层面、机制层面和人性层面来揭露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所发挥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后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评析该派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等同化;二是该派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3.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评析,该理论有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前者是从技术的渗透层面、机制层面和人性层面来揭露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所发挥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后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评析该派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等同化;二是该派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4.
李大棚  白晓剑 《世纪桥》2008,(11):39-40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为指导,从历史的维度出发,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进行评析,该理论有合理之处和积极意义,同时也存在错误和缺陷。前者是从技术的渗透层面、机制层面和人性层面来揭露科学技术在发达工业社会中所发挥的消极的社会政治效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后者是从两个方面来评析该派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科学技术与意识形态概念的等同化;二是该派陷入了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日益呈现出信息化、全球化的新态势。这次科技革命的实质是生产力革命,它通过科技与生产的融合促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为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物质条件。现代科技革命的这些促进作用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合理性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的几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关于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论述,一般情况下,都会出现在我们党的具有社会主义探索性的纲领性文件或报告中。然而,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初构想和历史起点的标志性文章——《论十大关系》中,却没有提到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这一矛盾关系。遵循《论十大关系》以苏为鉴的根本宗旨,结合当时国内、国际背景,剖析十大关系中缺少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关系论述的原因,为解读《论十大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角度,对以苏为鉴进行新的解读,也对社会主义存立合理性不乏启迪。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以对合理性的追求而确立并发展到今天,虽然理性化促使资本主义取得了物质文明的巨大成就,而其价值理性却并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均衡发展,这使得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内面临着两难抉择的困境,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涉及到环境、生物、生命等科学技术领域,进而关系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等哲学领域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问题的探讨 ,借助了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理论概念。在韦伯社会学中 ,实质合理性有时也称为价值合理性 ,形式合理性也称为工具合理性。在马克斯·韦伯看来 ,形式合理性具有事实的性质 ,它是关于不同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判断 ;实质合理性具有价值的性质 ,它是关于不同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判断。形式合理性主要被归结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 ,是一种客观的合理性 ;实质合理性则基本属于目的和后果的价值判断 ,是一种主观的合理性。从纯粹形式的、客观的行动最大可计算的角度上看 ,韦伯认为 ,科学、技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9.
刘炜  陈景新  张建军 《求实》2006,(Z2):243-244
生态农业(Ecological agriculture)一词最初是在1970年由美国土壤学家Albrecthe W.提出,目前通行的定义为: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要求司法裁判不仅恪守合法性,还要追求合理性,力求裁判结果与道德伦理、国家政策、民意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司法合理性与和谐社会在价值追求、利益分配方面是一致的.它包括形式合理性、实质合理性和程序合理性.在和谐社会下,实质合理性与程序合理性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刘社欣  罗希明 《求实》2014,(3):26-29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合理性问题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界一直都感到迷惘与困惑。要对合理性问题"解魅",必须从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中吸取营养。马克思的实践合理性具有基本规定性,其基本特质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社会合理性发展与人的合理性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弊端日益显露,20世纪20年代开始法兰克福学派便认识到技术对人的异化,马尔库塞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单向度"理论,尖锐地批判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单向度性,在极权主义制度上势必塑造"单向度的人"。同时代的阿道司·赫胥黎也认为科学的盲目发展使现代社会堕落,堕落的社会塑造"非人",这些观点无疑是马尔库塞"单向度理论"合理性的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4.
现代性表现为:围绕着合理性经济制度的确立,个人行动的目的合理性和其他社会制度的形式合理性占据统治地位,并分解实质/价值合理性。而后者的被支解,又导致了人生意义、人类自由和个性的丧失,从而使现代性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5.
阳海音 《世纪桥》2008,(10):63-65
马克斯·韦伯主要从社会、文化以及个人三方面阐述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表现形式。他将合理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目的合理性,另一种是价值合理性。马克斯·韦伯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之前,在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头脑中价值合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之后,价值合理性逐渐衰落,目的合理性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马克思·韦伯的合理性理论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探讨现代性的重要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6.
马东斌 《学习论坛》2007,23(9):79-80
就行政行为而言,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其重要的判断标准,行政合理性的存在与发展推动了行政合理性司法审查制度的形成。对行政行为进行控制的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司法审查,其中对行政自由裁量行为合理性进行司法审查,是各国尤为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网络要不要实行实名制,实行什么样的实名制,既是一个激烈争论的问题,也是一个正在实践的问题。本文认为,网络实名制必须权衡政治的合理性,评估管理的有效性,并且在操作中讲究适用性。一、政治合理性的权衡任何公共政策首要考虑的是政治上的合理性。政治上没有合理性,或者合理性不够,则整个政策就失去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效实现自身的功能价值,在其内容的设定上必须具有合理性。这一合理性包括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个向度。形式合理性的主要表征是满足社会的价值期待、符合具体的国情、具有完整性与和谐性。获得实质合理性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权利和义务、自由和责任、实现个人价值和满足社会价值期待、内在美德和外在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合理性与合法性是公共行政追求的两个价值目标,公共行政变迁的过程实质是不断追求实现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过程。管理主义单纯地追求技术合理性,导致公共行政合法性的迷失:官僚制行政时期合理性与合法性产生分裂,市场制行政时期出现了合理性对合法性的排挤。只有到了民主制行政条件下,实现合法性对合理性的超越,将民主价值贯穿于公共行政,政府做到依法行政、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使其行为合乎法律、合乎理性、合乎公意,公共行政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才能得到最终解决,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才能得到捍卫。  相似文献   

20.
马克斯·韦伯对于"现代性"问题的考察,是以"合理性"概念的构建为中心而展开的,在韦伯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都呈现出一种严格、精确的形式合理性倾向。按照韦伯的观点,目的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是人类行动的两种基本属性,现代性的问题就在于,在一个合理化或者说祛巫的世界中,目的合理性成为支配性的主导原则,而价值合理性在现代世界中日渐缺失,由此而导致了作为行动者的人或者个体生命意义的枯竭。有应于此,韦伯提出了"人格"的概念,构建了一种有关现代生活样式的精英主义伦理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