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辛亥革命的影响密不可分,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政治前提、阶级基础和思想条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客观地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发扬了孙中山的崇高精神,继承辛亥革命的未竟事业,完成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累基础。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创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学习毛泽东关于辛亥革命的论述,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百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曾减少.特别是近年,更加关注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研究.但由于对“辛亥革命”历史名词概念的模糊,有些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偏离其历史真实,有些则是对辛亥革命的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孙中山及同盟会是领导了辛亥革命,实际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泽东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新军,是新军中一名勤学苦练的优秀士兵。他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其意义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对其失败的原因和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解剖和总结。毛泽东十分珍惜辛亥革命的思想成果,并在以后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加以继承、弘扬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对辛亥革命的正确评价 ,涉及到用历史唯物主义对待中国历史 ,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的问题 ,关系到正确全面评价20世纪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问题 ,因而中国共产党人 ,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非常重视科学评价辛亥革命和孙中山。从这些评价中可以看出他们十分重视革命史的研究 ,给人以教育和启迪。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 ,建立了真正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提出了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领导发动了一场具有20世纪历史性巨变的辛亥革命。这场革命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创建了中国历史上…  相似文献   

6.
记者:周会长,您好!一百年前爆发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所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推翻了中国数千年封建帝制,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的闸门。作为一次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辛亥百年之际,我们怎样正确地看待和评价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呢?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毛泽东半个世纪论说述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论述孙中山及孙中山手创的三民主义和他领导的革命事业 ,是毛泽东一生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关于辛亥革命、关于三民主义、关于孙中山的历史地位和革命精神、关于继承孙中山的历史遗产。所有这几方面的论述 ,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都同“五四”以来中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密切相关。毛泽东对孙中山的业绩、思想、精神、历史地位 ,一直是以十分尊敬的态度和历史主义的眼光作出很高的评价的。他的不少论断具有开创的性质 ,体现了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如关于辛亥革命伟大功绩和失败原因的论断 ,关于三民主义发展阶段及其与共产主义关系的论断 ,关于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历史地位的论断 ,关于应当总结继承孙中山“珍贵的遗产”、“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的论断等。同一般学术研究相比 ,毛泽东的论述政治色彩突出 ,特别是关于三民主义的论述 ,可以说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同时对史学研究也具有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至今100年的中国历史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振兴中华,百年求索。早在1894年孙中山就喊出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客观上成就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90年前,中国共产党创建后,继承辛亥革命百折不挠的精神,并将"振兴中华"当做自己的神圣使命。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也好,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9.
(2011年10月9日)同志们,朋友们: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1927年曾专门发文纪念,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吴玉章等人还就此发表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纪念辛亥革命是一件大事.往往和纪念孙中山结合在一起,一般情况下,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忌辰和辛亥革命爆发日,每逢十周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本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举行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作简要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金民卿 《党建》2021,(11):25-27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事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今天,我们要深刻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不断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12.
革命领袖和党的领导人对辛亥革命有过很多评价。关于辛亥革命的性质。 列宁认为,辛亥革命是一次民主革命,为“四亿落后的亚洲人争得了自由”,它是“真诚的民主主义的高涨”。毛泽东认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11,(10):F0002-F0002,F0003
100年前,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封建帝王专制制度,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新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日前召开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局限、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以及怎样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并对有关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进行了评析。现将研讨会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9日,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皇权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辛亥革命的成功,是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香港、澳门的经历和活动分不开的,与港澳爱国华人的积极参与也关系甚大。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孙中山出生在原隶属澳门的香山县翠亨村。他早年“常往来于香港、澳门之间”,特别是在港澳就读时,不仅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文  相似文献   

17.
辛亥革命之所以成为更具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关键在于有一个资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广泛的革命联合战线。探讨这个联合战线的形成过程 ,对于研究辛亥革命的成败得失 ,具有重要意义。一1 894年至 1 90 2年 ,是辛亥革命反清联合战线的萌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早在大学时代就注意“物色有志学生 ,结为团体 ,以任国事”。中日战争的爆发 ,进一步激发了孙中山联合同志以举事的革命思想。 1 894年 ,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随后到香港等地进一步扩大组织。兴中会成立初期 ,主要力量在国外 ,并且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8.
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相似文献   

19.
邹国振 《党史文苑》2012,(14):19-21,27
纪念活动是中共重要的话语方式。新中国建立以来,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任务。中共借助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对唤起社会历史记忆、树立孙中山之旗帜、促进统一战线工作、表达中共对台主张有重要作用,是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积极措施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10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今天,我们隆重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缅怀孙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