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化建设,不仅呼唤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管理型人才,而且呼唤作风强悍、素质过硬的技术型人才。而职工的技术素质可以说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最近,我们对电建企业青工技术现状的调查发现:有65.3%的一线青工在技术岗位扮演着重要角色;部分青工已是各自岗位上的技术标兵、行家里手。然而,我们也看到,相对于企业商品经济竞争以及搞好大、中型企业的迫切要求,部分青工的技术素质稍显低劣,青工学技术、钻业务的风气远未形成,且陷于某种“误区”。因而探讨青工厌学技术的原因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一、不容乐观的现状问卷情况表明:青工学技术的现状令人喜忧参半。当问以“您愿不愿学习本职技术?”时,53.5%的青工表示愿意学;32.3%的青工回答因各种原因不愿学;15.2%的认为无所谓。当提及“您认为目前青工学技术的积极性如何?”时,38.6%认为较好;27.3%认为一  相似文献   

2.
株洲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现有56家大中型企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7%,利税占60%以上。这些企业,一线青工占一线岗位职工总数的76.4%,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一线岗位的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源泉。为此,笔者于今年4—5月份,到16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查,先后召开座谈会24个,完成调查问卷500份,对当前大中型企业一线青工生产积极性的制约因素与启动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制约因素从整体上看,当前一线青工积极性的制约因素,呈现出一种由社会环境、企业管理、青工素质三类因素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牵扯的网状结构,其中社会环境制约因素相对减弱,企业管理制约因素上升,青工素质因素仍不可忽视。由此而导致当前青工生产积极性现状呈现出“三强三弱”的特征:一是青工对物质利益和实惠的追求意识明显加强,利益、需求已升为主导地位,精神和认知动力相对减弱;二是由于利益分配关系没有理顺等原因,导  相似文献   

3.
主人翁意识是支撑企业发展的支点,而企业青工主人翁意识的淡化则影响到企业的顺利发展。最近,我们对汾西机器厂青工思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企业青工的主人翁意识正在淡化,思想状况越来越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给多少钱干多少活。青工中认为自己是受雇于这个企业的思想普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部分青工只是把自己份内的那一份活干完为限,其余一概不管。给钱就干,不给钱就不干,付高梁面价,绝不干白面价的活,好象已成“定理”。甚至有的青工把自己的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工不愿学习技术、技术绝活失传、技术岗位后继乏人等问题已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工学技术积极性为何不高?笔者于去年8月在我矿部分青年技术工人中中做了调查。从调查情况看,青工不愿学技术即有青工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不思进取,信奉中庸之道。一部分青工缺乏理想,没有向前奔的劲头,“知足常乐”。他们认为人的精力有限,追求过多,也容易使自己从希望到失望,最后到绝望。还有一部分青工认为进入企业后就意味着自己终身工作有了保障,满师、晋级将随着时间累计而累进,无需努力、竞争。二、追求实惠,价值观念倾斜。商品经济的发展,使部分青年社会价值参照系发生变化。他们认为,“技不在提、有钱则行”。他们受社会价值导向不合理的影响,不安心本职工作。有的青工、本职技术不学,  相似文献   

5.
新艺机械厂是航空航天工业部飞机发动机叶片专业化生产厂。有职工3800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占职工总数的60%以上。今年2-3月份我们以“青工看形势”为题,在全厂10个主要生产车间和部分科室进行了调查。先后召开了党支部书记、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一线青年工人等座谈会。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定500名青工做为调查对象。在下发500份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479份,有效率为95.8%。在回收的问卷中,25岁以下的占50.7%,25岁至28岁的占21.1%,29岁至35岁的占28.2%。男性占52%,女性占48%。一线青工占63.8%,其他人员占36.2%。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占6.9%,中专和高中文化的占67.9%,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的占23.2%。党团员占60.2%。调查中共得到数据1270个。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归类整理,综合分析,写出此报告。  相似文献   

6.
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河北省邯郸市部分企业受市场疲软的影响,生产陷入了一定的生产困境。据对市纺织、机电、二轻、轻工、化工、塑料六个行业28家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企业的调查。 3400余青工中,46.6%没活干,属于“待业职工”,他们每月平均领取70%的基本工资。突出表现在:(1)听从指挥,坚守岗位。在没活干的情况下仍坚持按时上班、出满勤的青工占“待业青工”总数的83%。(2)关心企业,爱厂如家。据对纺织系统1740余名青工分析,主张离开企业到社会上从事个体经营的只占5%。有60%以上的青工表示愿意同企业同甘共苦,共度难关。(3)理解大体,顾全大局。广大青工对党的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表示理解;对企业目前面临的困难表示理解;对党中央提出的“过几年紧日子”的号召表示理解。在问卷调查中,认为治理整顿对企业发展有利的青工占95%。(4)齐心协力,勇做贡献。一些企业团组织,积极发挥突击队作用,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各种活动深受党政领导和青年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作为国家财政收入支柱的国有企业,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除正确决策外,职工技术素质特别是青工技术素质是关键所在。青工是企业生产的主体,是企业经济腾飞的主力军,青工的技术素质决定着企业的兴衰。目前,企业中青工的技术素质如何呢?从全国来看,我国青工约800O多万人,其中80%的青工为初级工,中级工达不到20%,而高级工仅为1%。我公司现有青11000多名,占公司职工6O%,这些青工大多在生产第一线,是公司生产经营的一支强大生力军。但是技术素质偏低。我…  相似文献   

8.
作为时代变革的最为敏感的体验者,当代青年正经受着时代风潮的洗礼,内心发生着最为丰富又深刻的变化。北京团市委宣传部于近期开展了关于青年工作积极性状况的调研活动。调研活动采用发放调查问卷和组织座谈、随机采访的方式进行。1000名35岁以下的青年接受了问卷调查,其中企业青工500人,党政机关干部300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100人,民办企业职员100人。回收问卷990份  相似文献   

9.
天津是我国大工业城市,拥有青年职工百万人,这是一支积极的、活跃的、不可低估的社会力量。从发展的角度看,青工队伍不仅是推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生力军,也是保持社会整体平衡的重要政治力量。今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平息以后,反思过去,思考未来,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青工问题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局部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未来的问题。因此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基于此,我们于1989年9、10两个月,对天津市青工状况进行了系统调查分析,这期间运用了个案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取了类别选择、层次定向、随机抽样的方法。走访了40多家企业,召开43个座谈会,向具有代表性的(诸如盈利企业,亏损企业;国营大企业,集体小企业;获各种奖励、称号企业;经济滑坡企业)等20家企业投放问卷1000份,实际收回995份,回收率为99.5%。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体制改革、技术革新迅猛发展。改革把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使职工同企业共命运,从而焕发了生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劳动节奏的加快,管理制度的变严,又会使职工产生“冷酷感”。因此,协调职工同企业、以及企业领导之间的感情就显得格外重要。鉴于眼下企业中青年工人的大批进入,企业成员构成比例正在急剧发生变化,从绝大部分企业来看,30岁以下青工约占职工总数70%以上,有的占80%。再从青年工人的地位看,如今青年工在企业所处的角色,已再不是以往“接班人”的概念,而已名符其实地成了企业“当班人”。正由于这个原因,协调企业青工与领导的感情关系,不仅必要,而且成为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调适的“大头”。为此,专门就企业改革中青工与领导感情协调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是颇为必要的。特别是对当前改革中企业客观存存着的影响青工与领导心理相容的某些不正常、不键康因素,以及两者感情上出现的鸿沟,适时进行诊断,研究其相应对策,就更为急需。  相似文献   

11.
成才有多种渠道,对企业生产一线青工来讲,最重要的途径莫过于“岗位成才”。我们姑且把青工从事岗位工作的能力和专心认真、自觉的程度称之为青工岗位素质。从总体上讲,当前青工的岗位素质基本能适应企业的生存。但勿庸讳言,企业青工岗位素质与迅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距离,与企业发展竞争的需要还存在着反差。一些企业青工岗位素质现状表明:①生产一线的青工自觉学习岗位业务知识的很少技术素质偏低,技术意识淡薄。相当多的青工没有把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同企业的发展相联系,更没有与实现四化的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相联系。这种淡漠的技术意识决定了岗位素质低下,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②青工岗位进取意识不强,责任心不够,致使生产效益不高。全社会的精神“疲软症”在企业青工身上反映的更加强烈。一些青工觉得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吴静 《疏导》2000,(Z2)
一、青工下岗的原因我段目前有35岁以下青工1341人 ,其中团员417人 ,一线班组的青工占青工总数90 %。段实行竞争上岗、尾数下岗、脱岗培训机制后 ,第一批脱岗培训32人 ,青工占75%。出现这种情况说明我们青工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政治学习氛围不浓。目前 ,一些青工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 ,每到政治学习 ,各自都采取“溜”“逃”“躲”等方法以达到不参加政治学习的目的。(二)是部分青工技术业务技能偏低。有的青工一走进单位 ,就认为学技术没出息 ,从内心里就没想到过学技术、练基本功 ,抱着“当一天和尚 ,撞一天钟…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给工厂企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企业不吃国家大锅饭,个人不吃企业大锅饭”已是大势所趋。创名牌、争优质、高产值、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技术改造是当前企业振兴发展的主要目标。有远见的企业家们看到: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提高职工文化技术素质是企业的根本出路。人们欣喜地看到,一个空前的学习热在企业生产第一线占90%以上的青工中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企业中青年职工占整个企业职工队伍的60%以上。他们的劳动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就青年职工劳动意识问题,1990年8月,黑龙江省青少年研究所和哈尔滨团市委研究室联合在哈尔滨市12个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以书面问卷为主,辅以座谈会、个别谈话,共发出问卷1900份,收回有效问卷1502份,回收率为79.1%。由于条件所限,我们仅采用抽样分析法,对其中500份回收有效问卷进行了综合分析,从中我们初步了解到当前青年职工劳动意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企业中青工技术素质与企业的各项改革工作,与我国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不相适应,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在制约因素。 笔者到北京、湖南、黑龙江等地的一些企业,就青工技术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青工的技术现状有以下两种不对等: 技能与理论不对等。  相似文献   

16.
东方汽轮机厂是一个生产高精度、高技术产品汽轮机的国有大型企业,现有职工近万名,其中35岁以下青工和青年科技人员分别占职工总数和科技人员总数的57.6%和65.3%,因此,提高青工素质对提高企业整体素质至关重要。我厂团委紧密配合企业改革和中心工作,把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和“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提高青工素质作为重点工作,使青工在促进企业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994年,通过对青工基本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由于技术水平高低与职工个人收入、福利等利益脱钩;领导不够重视;有些老师傅缺乏…  相似文献   

17.
又到了报刊征订季节,许多踊跃订报的好消息飘至案头—— 解放军某部近日作出一项规定,对今年立功嘉奖人员,除按《纪律条令》实施奖励外,给每人还增订一份自选报刊。 一家印刷厂在青工中开展“少抽一条烟,多订一份报”活动,一周内74名青工订阅报刊149份。 某街道居委会向所属住户发出倡议,家有55岁以上老人的家庭,子女要为老人订一份老年报、一份健康杂志,目前已有85%的家庭响应这一倡议。 还有单位将机关办公费、接待费减少15%,为职工办起了报刊阅览室,订阅报刊20余种,深受职工欢迎。 可见,订阅报刊已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人的劳动积极性,有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这就是人的“主人翁意识。”它历来是支配人的劳动积极性的重要动力源。在女青工身上,这种“主人翁意识”的支配力更为显著,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妇女最初并不是社会劳动力的构成部分,而只是男性劳动力的生活附庸。我国50年代提倡“解放妇女劳动力,”以后妇女逐渐成为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构成部分。每年新充实的劳动力中,女青工占了很大比重。由于妇女的历史遭遇和现实地位具有强烈反差,一方面,“三重四德”的“积淀”在她们身上反映特别厉害;另一方面,日益觉醒的“个性意识”又在她们身上萌动欲出。所以“主人翁意识”在女青工身上反映往往特别强烈,因此,考察城市青工的“主人翁意识”,分析女青工的“主人翁”心态较于男青工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启东县惠萍乡四十多个乡镇企业中,共有青年职工二千九百七十一人,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六十八。近年来,一些青工被金钱和物质利益诱惑,出现了“理想看不见,实惠最保险”的思想倾向。在新的情况下,乡党委以职业理想教育为侧重点,针对具体的思想问题,有的放矢地对青年职工进行职业理想教育,培养青年职工的良好职业行为。第一,针对“唯钱是干”的思想,弄清“金钱与精神”的关系,启发青工发扬共产主义精神。去年,阀门厂纠正了滥发奖金的不正之风,奖金少了,工人的情绪有所下降。尤其是部分青工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金工车间几位青工竟在车间睡觉,让  相似文献   

20.
当代的企业青工,将是跨世纪的一代骨干力量,是企业生产经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有计划地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职工教育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针对当前青工的思想状况,笔者拟谈谈对青工职业道德教育一些看法和构想。 一、对青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一)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青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