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北 《法制博览》2011,(4):20-20
一个国家,有百年流传的故事;一个企业,有百年流传的故事;一个人,有百年流传的故事。 1797年,一个5岁的孩子,不幸坠下危崖,溺水身亡。父亲将孩子掩埋在自家庄园的一个坟冢里。  相似文献   

2.
贾容韬 《工会博览》2013,(30):38-39
我们正处于一个网络时代,为防止网络的负面影响而让孩子和网络隔绝是不现实的。但是,身为家长的我们有责任让孩子理性地接触和运用网络。贾容韬老师曾帮助500余名“网瘾少年”走出虚拟世界。在他看来,拯救一个沉迷网络的孩子,父母是在和虚拟世界进行一场拔河赛,只要坚持,就能把孩子赢回来。现在让我们一起看看贾容韬老师是如何帮助他的孩子戒除网瘾的。  相似文献   

3.
邓笛 《法制博览》2008,(20):32-33
一群孩子看一张家庭合照。照片里,一个小男孩的肤色和其他家庭成员不一样。于是,看照片的孩子中有人说,这个男孩一定是这家人收养的。“什么是收养?”另一个孩子问。“我知道,”一个女孩抢着说,“我就是收养的。收养就是,你不是被妈姆际在肚子里,而是怀在妈妈的心里面。”  相似文献   

4.
武骏 《法制博览》2011,(18):54-55
网上流传一个段子。公交车上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对旁边的小女孩说:“谁说不能预测未来?至少我能知道以后我的孩子姓什么,可是你就杯具了,你的孩子姓什么还是未知数呢!”小女孩反唇相讥:“哼哼,那是!但是,我的孩子肯定是我的孩子,你的孩子就未必了?”  相似文献   

5.
郑氏胡说     
郑渊洁 《法制博览》2010,(10):51-51
成人与孩子 一般来说,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自己都不是龙。 孩子把玩具当朋友。成人把朋友当玩具。 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这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  相似文献   

6.
人到中年烦恼多,最头疼的莫过于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才好。中年家长的孩子已经到了最容易叛逆的阶段,做父母的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孩子,在与孩子的交流上很容易发生障碍。万一孩子对父母产生了偏见,又得不到及时纠正,两代人之间的矛盾隔阂就会越来越深。这时候,最需要一个“和事佬”。那么谁能充当这个“和事佬”,化解笼罩在家庭上空的紧张气氛呢?  相似文献   

7.
变形记     
北海 《工会博览》2013,(32):45-46
下午我看了中央电视台第二频道播出的《变形记》。它说的是两个不同阶层家庭的孩子互换体验生活的故事。城市家庭的孩子周云峰,去贵州山区农村一个姓陈的家庭体验一个星期的生活。陈家的孩子陈玉林到周家体验生活,两个孩子都是十四岁。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人看来,自私是不好的。其实未必。比方说,我就曾经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我的孩子,或孩子的孩子,也吃了三鹿奶粉,会怎么样?这种想法,当然很自私。但,如果三鹿集团的领导人,当初也这样想,也这样“自私”呢?惨案和悲剧,大约就不会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会欣赏     
有一个名叫艾伦的孩子,他9岁时,在祖父的农场里开始他的第一份工作——赤手去捡牧场上的牛粪饼。一般的孩子嫌这份活儿脏,都不愿做,而艾伦却干得好极了。由于他捡牛粪饼表现出色,祖父给了他一个向往已久的工作——放牧马匹。  相似文献   

10.
那是去年冬天的一个星期五上午,我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下课铃声响了,我正在关闭多媒体系统,突然一个叫“向首”(化名)的孩子来到了讲台,她是一个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孩子。她拉了一下我的衣角.说:“老师,能告诉我您的QQ号吗?”说这话时,她腼腆极了,可能害怕我会拒绝她或者她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侯会 《法制博览》2011,(14):16-17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变得特别金贵。可能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吧?孩子一家只有一个,可父母加上四位老人,“幸福六加一”,真应了那句话: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脑袋上怕吓着。  相似文献   

12.
在铺天盖地的留学广告的宣传下。在与其他家长的攀比之下.有多少父母倾其所有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以为“等孩子回来就会找到好工作挣到大钱”。事实上有多少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一个人出国留学呢?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国外究竞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对孩子健康成长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遗憾的是,有些父母却以暴力伤害孩子,由此带来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残忍的快乐     
余杰 《法制博览》2008,(20):31-31
在一个节目中,有一档属于“恶作剧”。最初遭到戏弄的,都是请来充作嘉宾的成年人。后来,为了给观众以新的刺激,编导们居然开始把小孩当作恶作剧的主角。例如.在有一期节目中,他们选择了一些四五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预先设计好在一个雨天,让幼儿园老师给孩子一把雨伞,然后老师借故离开一会儿。吩咐孩子等在门口,并且再三叮嘱不要与陌生人搭话,不要把雨伞给别人。  相似文献   

15.
孔玉华 《工会博览》2009,(6):135-135
大庆市幼教中心成立于1993年4月,有十所幼儿园,3000多名小朋友,从家长朋友们满怀信任和期待把孩子交给我们的那一刻起,可以说就是把一个家庭的幸福和未来交给了我们。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事关每一个孩子的健康和生命,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宁,所以孩子们在园的每一天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涉及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件事我们都要时时刻刻用心去做、  相似文献   

16.
母亲节那天,我为了启发孩子,问了他一个极为呆板的问题:“孩子啊,你知道咱们每天吃的这些可口的饭菜都是从哪里来的吗?”  相似文献   

17.
方小晶 《法制博览》2009,(16):23-23
在一个村子里有两个母亲,她们都有一个不孝顺的儿子。 一个母亲对儿子的不孝十分的痛恨,见人就诉苦,说自己多么多么不容易,孩子他爹去世早,自己又养老又养小的,吃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娶了媳妇,终于盼出头了,没想到孩子不孝顺,不给粮不给面,养老费也常不给。听者都了解她家的情况,对她十分同情,  相似文献   

18.
1999年1月1日凌晨1时40分,在上海市云南南路发生一起六人持刀抢劫案。在过路群众的协助下,其中一名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可是谁也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只有十五、六岁的孩子。据他交代已经逃走的另外五人也都是孩子。 六个花季少年居然在深夜的街头持刀拦路抢劫,他们是不良少年吗?不,他们都是学习努力,遵守纪律令老师们引以为傲的好学生;是他们家庭残缺,无人管教吗?不,他们都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父母大多在令人羡慕的岗位上工作,收入颇丰,文化水平一般较高,对子女的管教也十分得法。 那么,这些孩子为什么会结伙拦路抢劫呢?事…  相似文献   

19.
陆勇强 《法制博览》2008,(16):44-45
有一个孩子问我一个问题,《西游记》里唐僧到西天取经,他的徒弟个个会腾云驾雾,何必要辛辛苦苦的走,让孙大圣翻一个跟斗,不就到了吗?真是麻烦。  相似文献   

20.
何东平 《南风窗》2008,(16):90-91
一个成人世界的政治游戏,在八九岁孩子的世界里是什么样子?事实上,从这个想法实施的那一刻,"孩子与民主"就变成了一个伪命题,家长介入竞争后,孩子即时变成表演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